关灯
护眼
字体:

最春风(756)+番外

卫喜是皇帝身边的人,他从不敢小看这些阉人,他们比起阁老们更会揣摩皇帝的心思卫喜是看出皇帝对他的厌恶了吧,所以才会说出那番话来。

高蕴摆摆手,对幕僚们道:“卫喜三天后出宫,待本官会会他再说。”

以高蕴目前的处境,也只能如此了,幕僚们除了派人到外面打听情况,也没有别的办法。

但是高蕴却没有闲着,幕僚们走后,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到嫡长兄杨善宗手中。

直到送信的人出去,他这才发现自己全身无力,额头滚烫。

高蕴这一病,直到卫喜出宫的那天还没好,可他也顾不上身体了,别说只是小病,就是奄奄一息,他也要找卫喜问个清楚明白。

卫喜刚到槐花胡同的宅子,还没来得及和两个小妾逗闷子,高蕴就来了。

看到高蕴,卫喜吓了一跳,这不过短短三天,高蕴就瘦得脱了形,他长得本就高瘦,气质儒雅,表有高古之风。可是现在脸色腊黄,满眼血丝,皮包骨头,乍看上去就像是一具穿着衣衫的骷髅。

“高首辅,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还病着?请太医看了吗?哎呀,早知如此,洒家无论如何也要登门拜访啊,怎能再让您跑一趟啊,快快坐下,来人啊,给高首辅拿张软垫过来。”

高蕴坐到椅子上,却又欠起身子,对卫喜道:“卫公公,不瞒你说,这几日我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你是圣上身边的人,圣上对我是不是很失望?”

卫喜在心里直撇嘴,你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如果不是想要平衡内阁的权利,不让霍英和韩前楚做大,皇帝又怎会把你提上来?再说,皇帝现在心心念念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皇嗣,二是御驾亲征,哪里还顾得上你这点烂事儿。

他心里是这样想的,嘴上却安慰道:“唉,圣上抱恙在身,西北和南边又不省心,圣上想要御驾亲征,可也是无能为力,高首辅还是把心放宽些,若是能解圣上燃眉之急,必是首功一件,圣上仁慈,些许小事也就过往不咎了。”

卫喜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圣上想要御驾亲征,可是龙体有恙,单凭念念经烧烧香那是不行的,还要......

高蕴张张嘴,可是嗓子里像是堵了成千上百只苍蝇,恶心得他说不出话来。

卫喜暗示给他的,是比杀人放火更恶毒,比贪赃枉法更卑鄙的事情。

可是如果他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是不是就别无他法了?

如今关于他是外世子的消息,传遍街头巷尾,御史们的折子还摆在龙案上,而他就像是待宰的羔羊,正等着被人开膛破肚。

他为官多年,又怎会没有树知,远的不说,眼前就有一个韩前楚,这些人平时就想整他,现在机会来了,肯定会争先恐后上来踩他几脚,直至把他踩得万劫不复。

但是要让他做出这种事来......

他本来就还病着,此时一急,竟然哇的一声,就在卫喜家的客厅里呕吐起来。

呕吐物的酸臭味混杂着药汤子的味道,卫喜差点也跟着吐出来,难怪就连瑞王世子也没把高蕴放在眼里,果真是个难堪大用的,这才屁大点儿事,就给折腾成这样?想当初秦珏弑父的事情传遍京城,两位御史到大理寺击鼓告他,又在朝会上公然参他,和弑父相比,高蕴这点儿事算什么?可人家秦珏不也是泰然处之,从容不迫吗?就那份气度,也甩了高蕴几条街。

可惜像秦珏那样的人,别说是他卫喜,就是皇帝也拿捏不住啊,所以还是高蕴这种人最合适。

卫喜强忍着也想呕吐的冲动,好好安抚了高蕴一番,这才派人送了高蕴出去。

不用说了,高蕴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病情也加重了。

而外面的传闻愈演愈烈,更多的御史上折子,霍英与其他几位阁老却没有登门探望,而是各自打发亲信过来,送了些药材和补品而已。

若是往常,高蕴生病的消息传出来,送东西送帖子的,就能踩破门槛,可是现在却是门可罗雀,甚至还有些人家派人来打听,皇帝有没有让内侍来过。

如果内侍来过,那就说明皇帝还重视高蕴,如果没有,那就证明皇帝连最后一点脸面也不给他了,那么别人也就不用再巴结他了,免得被他连累。

高蕴躺在床上,一会迷糊,一会清醒,太医也说他这是心病,心病好了,别的病也就跟着好了。

可是到了今时今日,他的心病也只能越来越重了。

好在又过了几日,杨善宗终于有了消息,高蕴闻听后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问道:“信呢?快点把信拿过来!”

服侍他的丫鬟道:“杨老爷派了两个人过来,信在他们手上,说要亲手交给大人。”

“你怎么不早说,快服侍我更衣,快!”高蕴一扫几日来的消沉,甚至忘了自己还在病中。

他和杨善忠也没有见过几次,但是兄弟俩的关系很好,尤其是在他进六部之后,这位嫡长兄几乎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需要关系铺路时,杨善宗派了自己的儿子和幕僚过来为他疏通,需要银子打点时,更是全不吝啬,几万两的银子送过来让他花用。

这一次,大哥又要帮他了。

第八三二章 王承秋

♂!

杨善宗派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高蕴认识的,这是跟在杨善宗身边二十多年的幕僚欧阳杰,另一个则是生面孔,三十多岁,高瘦挺拔,隽秀飘逸,与五短身材的欧阳杰站在一起,犹如鹤立鸡群一般。

高蕴不由得多看了这人几眼,待他看完杨善宗的书信,这才大吃一惊。

杨善宗在信上说,让他不用去管那些流言蜚语,至于御史,更不用搭理,没有真凭实证,他们又能怎样?只要圣上一如既往信任他,这些谣言便会不了了之。而跟着欧阳杰一起来的这个人,名叫王承秋,可称他王真人。灵虚子会的,王承秋更加精通。

高蕴把这封信仔仔细细看了几遍,最终落到王承秋三个字上。

如果他没有记错,早年的玄一道门徒,名字中都有一个承字,只是当年玄一道在江南盛行之时,文人墨客附庸风雅,都会取个带有承字的名号,以示自己离仙人不远矣。后来玄一道被英宗厌憎,渐渐败落,那些才子们便纷纷把带有承字的名号弃之不用,渐渐的,也没有人记得此事了。

若非今年柳村的那个案子,牵扯出玄一道的事,高蕴还想不起这些事来。

眼前的王承秋俗家打扮,杨善宗在信里说他是王真人,显然他便是玄一道的了。

玄一道并不为正统认可,灵虚子名声鼎盛之时,也绝口不提自己是玄一道的事,可见玄一道当年的名声有多臭了。

高蕴直视着王承秋,问道:“你是玄一道的人?”

王承秋拱手,向他行了俗家礼,微笑道:“正是。”

高蕴面如寒霜,厉声道:“大胆,歪门邪道之徒,也敢来见本官?”

上一篇:重生之魂香师 下一篇:悠悠田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