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春风(64)+番外

张承谟进宫时,让两个儿子抬着一只巨大的卷轴进来,打开卷轴,竟是一幅舆图。

这幅舆图详细记录着大周朝的山山水水,比宫中珍藏的舆图更加详细。

赵极又惊又喜,这才知道张承谟失踪五年,绘制了这幅舆图。

张承谟献了舆图便跑到香山看红叶,反倒是赵极对着舆图看了足足三天。

之后张承谟多次担任主考,并以翰林学士的身份编修、主修多部书籍。但他生性疏散,后来连国子监祭酒一职也辞了,专心修书。罗锦言进宫时,他已致仕返乡,游山玩水四处讲学。

但世人对他追崇未减,他每到一地,便引起轰动,以至于罗锦言在宫里也常能听到他的名字。

因此,看到罗绍那副两眼冒光的模样,罗锦言并不诧异。罗绍只有二十几岁,又是读书人,得知张承谟就在附近,他若是不想去看看真人,那才叫奇怪。

她倒是懒得去看。

未己,罗绍就垂头丧气回来了,显然是没能见到。

罗锦言不想惹得父亲不快,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跑过去催促父亲早点下山,带她去状元楼吃螃蟹。

反倒是腾不破和方金牛,又去找了一圈,哪里还有老七的影子,以至于方金牛自己都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眼花了。

过了中秋,便是重阳,林总管在重阳节的前一天回到了京城。

霍英的家眷安顿在茴香胡同的一处宅子里。

罗绍带着罗锦言登门拜访。

灰堵堵的外墙,陈旧的大门上帖着的门神已被雨水冲刷得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进了大门,里面是一处三进的庭院,院子里种着香樟树和西府海棠,庑廊下摆着应季的菊花和金桂,和外面的灰败陈旧完全不同,房子里外都被翻修得焕然一新,屋子里刷得雪洞似的,一水的黑漆家俱,挂着观音跌坐图,摆着玉石盆景,龙泉大瓶,富丽而不张扬。丫鬟婆子动作轻快,中规中矩,俨然一副大户人家的作派。

罗绍颌首,对焦渭的办事能力很是满意。

霍英的夫人姓郭,比罗锦言想像的要年轻,年约五旬,面团儿似的一个人,只是一路奔波,有些憔悴。

罗绍见到郭老夫人,撩衣便拜,郭老夫人连说使不得,忙让孙儿扶罗绍起来,罗绍不肯,执意给郭老夫人叩了三个响头。

郭老夫人的两个孙儿霍星和霍辰,一个十二岁,一个只有十岁,霍家出事时,他们两人年纪尚幼,因此不用随祖父和父亲一起发配。

罗绍这才向郭老夫人引见了站在外面的罗锦言,罗锦言给郭老夫人曲膝行礼。

郭老夫人看到她,眼睛就挪不开了,笑着道:“怎么就能生得这么漂亮。”

一一一一

亲们,今天的更新送上~~~

预订十月一号的保底月票啊,有保底月票的亲,记着留给《最春风》

第六十九章 柳梢黄

郭老太太褪下手上的镯子,给罗锦言做了见面礼:“这是我当年从娘家带来的,是老物件了,样子不时兴了,你别嫌弃。”

罗绍和罗锦言都知道当年霍家被抄家,东西都被抄没,这对镯子想来是郭老夫人随身之物了。

罗锦言连忙推辞,罗绍也道:“师母,这可使不得,她还是小孩子,当不起这样的物件。”

郭老夫人佯装不悦:“长辈赐,不可辞,这镯子我戴了几十年,看到惜惜我喜欢,这才摘了给她,你们若是再推辞,那就是嫌弃了。”

罗绍无奈,这才让罗锦言收下谢过。

郭老夫人和罗绍又寒暄几句,说的只是来京途中的见闻,于霍英起复之事却是只字未问。

罗绍暗暗思忖,这位郭老夫人城府甚深,且波澜不惊,绝非表面看来的柔弱妇人。

二人说话时,郭老夫人则让跟在她身边的一位嬷嬷带着罗锦言去隔壁屋里见自己的儿媳和孙女们。

霍英膝下三子一女,女儿早年嫁给了华亭同乡的一户人家,三个儿子则都摘了乌纱跟着霍英流放了。

儿媳薛氏、林氏和许氏,其中许氏还是双十年华,霍家出事时她的女儿刚刚满月。

三个孙女之中最小的霍宝儿就是许氏所出,刚刚三岁。另外两个孙女,一个是大太太薛氏的女儿霍亭儿,今年十岁,另一个是二|太太林氏的女儿霍玉儿,和罗锦言同龄,比她大了两个月。

霍亭儿和霍玉儿俱是相貌出众,举止典雅,罗锦言看到她们有些感慨,前世毛文宣死时,李文忠的地位已经稳固,朝堂之上再没有霍英什么事,霍家终生未能再回京城,也不知霍氏姐妹嫁了什么人。

这一世毛文宣提前隐退,若是霍英能够抓住机会顺利起复,霍家会比当年更加兴盛,这三姐妹的境遇也会改了吧。

常贵媳妇打开随身带的包袱,是些鞋袜、汗巾、荷包之类的小物,常贵媳妇笑道:“得知老夫人、太太和小姐们要回来,大小姐就日夜赶制了这些,只是不知道老夫人、太太和小姐们的尺寸,这鞋子都是估摸着做的,或许穿着不太合适。大小姐还给带来两位针线上的媳妇子,以后就留在府里,京城的花样子比不上江南,太太和小姐们还要指点指点她们。”

霍家的女眷全都讶然,想不到罗家竟然这样细心,不但送了些女子的随身之物,还送了两位针线婆子。

薛氏不由得重新打量罗锦言,听说罗绍发妻早亡,一直没有续弦,按理说家里并没有主持中馈的女眷。像这种送针线婆子的琐事,罗绍应该不会想到,难道是罗小姐自己的主意?

她看向罗锦言的目光便又亲和几分。

从那天起,罗锦言便常常让人给茴香胡同送东西,有时是京城里刚时兴的尺头料子,有时是两筐秋梨,还有时甚至是昌平刚送来的鸡蛋。

而她和罗绍却没有再来,只是每逢初一十五,便让常贵媳妇过来给郭老夫人请安。

这令郭老夫人很是满意。

此刻朝中对毛文宣的弹赅越来越烈,墙倒众人推,毛文宣即使明天便大病痊愈,也再无回天之力。

而与此相反,霍英的起复呼声也如暗涌袭来,这让霍家又一次处身风口浪尖。

这个时候,霍家越低调越好。

郭老夫人闭门谢客,也不让家中女眷出门,罗家父女的举动,既合礼数又不张扬,却又显得亲近,郭老夫人不由得对罗家高看几分。

十月时,吏部给了罗绍一个太平府fc县的缺儿,罗绍婉言谢绝。

这让帮他疏通关系的人很是奇怪,罗绍送了重礼过去,才把这件事翻过去。

而梅花里罗家长房那边又来过几次,转眼便进了腊月,长房大太太刘氏带着女儿罗锦屏、侄女罗锦绣亲自来到杨树胡同。

罗绍无奈,寒暄几句,见刘氏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只好让人请了罗锦言过来,男女有别,他不便招待,吩咐厨房,留了她们用膳。

罗锦言给刘氏见了礼,又和罗锦屏、罗锦绣相互见礼。刘氏在心中暗忖,刘嬷嬷果然没有夸张,这小哑巴不但会说话,长得似是比当年更加标致了,且,她还没见哪个这么小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气派,如果不知道的,说她是哪位勋贵家的小姐也能让人相信。

上一篇:重生之魂香师 下一篇:悠悠田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