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春风(149)+番外

不论是罗家还是李家,只有罗锦言一个人爱吃海螃蟹,海蟹很难运输,但煮熟的海蟹却能存放很久。

螃蟹到了,罗锦言便按照早就拟好的礼单让人挨家送节礼。

她从七八岁时便主持府里中馈,这些事情对她而言驾轻就熟,她还能腾出空闲在院子里和小丫鬟们跳百索、踢毽子。

父亲早就答应给她请位教武功的女师傅了,可是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请到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想找个知根知底的女师傅并不容易。

可能是霍星找过罗绍,苏州街上的那位刺绣师傅的事倒是不了了之。

但从那天以后,虽然同在一个府里,罗锦言却再也没和霍星碰上。

说来也怪,不论是到罗绍屋里请安,还是在府里,她都没有遇到霍星。

霍星还住在这里,他应是在避着她吧。

秦家派了管三平来送节礼,整整一车东西,罗绍见了礼单,特意把罗锦言叫过去,问道:“给秦家的回礼单子呢?”

罗锦言不情不愿把礼单呈给父亲,看得罗绍直摇头,自己亲自写了礼单,让常贵媳妇去准备了。

罗锦言嘟着嘴从屋里出来,迎面正遇到管三平,管三平对罗锦言施了礼,什么也没说,便进去见罗绍。

“等等。”身后传来一个纤细的女声。

管三平心头大喜,刚才他来见罗老爷,远山说大小姐在里面,让他到茶房里等一会儿,他便算着时辰,估摸着罗小姐该出来了,便迎面走过来。

他当了四五十年的仆从,这种事情谁也不如他有经验。

他闻声不紧不慢地转过身子,又向罗锦言施了一礼,低声道:“罗小姐,可是叫老奴吗?”

“就是叫你,你家在梅花里有间书局,我明天未初过去买书。”

“小姐放心,老奴记下了。”

管三平回到明远堂,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来到含翠轩。

“大爷呢?”他问空山。

空山正在树下打盹,见到是他,连忙站起身来,规规矩矩地道:“沈世子来了,大爷和他一起出去了。”

管三平叹口气,好在罗小姐明天才去书局,如果是今天去,大爷给错过了,知道以后还不给急死了?

秦珏直到用了晚膳才回来,一回来就知道了这件事,他站在那里半天没有动弹。

他已经好久没去罗家了,她还要兴师问罪?

上次的事他只是做了一点点事,主要还是她来实施的,也不算是多管闲事,她不应怪罪他吧?

那她找他有什么事吗?

该不会让他死心吧?

秦珏早早睡下了,这是他的习惯,他从来不会辗转反侧,他从小就相信,只有精神百倍,才能面对困难。

何况,她给他的困难,他求之不得。

他提前一个时辰去了梅花里,出门时又折回来,把书案上的那只黄杨木匣子揣进怀里。

未时,罗锦言带着夏至走进书局大门。

秦珏远远站在一排大书架前,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

罗锦言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问道:“你看我干嘛?”

“我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出色的人?”他的眼睛里都是笑,口气却很严肃,明明是赤|裸|裸的恭维,却让人相信这一定是肺腑之言。

“过誊了,如果不是有你,我也没想这样做。”

是啊,这种阴损的主意真不是她想出来的,但却很对她的胃口。

秦珏眼中的笑意更浓:“你该不会是专程来谢我的吧,不用谢不用谢,我只是凑巧而已。”

罗锦言懒得理他,直截了当地说道:“若是闽军攻入京城,那该如何是好?”

第一六三章 转应曲

这是京城民众迫在眉睫但无人深想的问题。

大周朝有文治武功比肩秦皇汉武的同德皇帝。

同德盛世,歌舞升平,四海臣服,宁王作乱伊始,上至朝廷下至黎民,俱都没有放在眼里,直至连失浙江和江苏,这才发现原来闽军已如猛虎出笼,势不可挡。

这一切和前世是一样的,连同赵极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也是一样。

前世,李文忠为首辅,一时是报喜不报忧,直到兵临城下才知晚矣。罗锦言初时不明白他为何会这样,现在她知道了,李文忠是瑞王的人,瑞王父子想借宁王之手攻入京城,断了赵极粮草增援,再与瓦剌军里应外和,将赵极余部一举歼灭。所以李文忠才会消息抵抗,宁王才能势如破竹。

可今世换了庄渊做首辅,韩前楚为兵部尚书,却依然挡不住宁王赵枥。

说来说去,原因还是出在赵极身上,南方兵力本就薄弱,他又把北直隶的精兵全都调去打瓦剌,这才给了宁王可乘之机。

罗锦言改变了事情的发展,毛文宣出局,霍英起复,庄渊做首辅,李文忠失势,古淑妃没有怀孕未能立后,但她仍然没有改变这场战争!

宁王像前世一样,在同年同月起事,也像前世一样,在八月初打进山东,接下来,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扫平山东,攻下天津卫和保定各卫所,打破了京城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一切还像前世这样,秦珏会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单枪匹马砍下宁王首级。

在前世,秦珏立下不世之功时,罗锦言只有三四岁,她是直到进宫以后才知道这一切的,那时已隔了十年。

这件事对她而言不但是传说,更是载入史册的赫赫战功。更因为秦珏以那之后做了文官,对于罗锦言来说,这件事就变得更加不可思议。

时至今日,她从昌平来到京城,从柳树林子到清心茶铺,她亲身经历着宁王从准备到起兵,更领教了王朝明的厉害。

在这些人不知不觉中,她和赵宥、赵栎、王朝明、毛文宣、庄渊、李文忠,全都交过手,没有胜败,但她得到了她想要的。

她从来没有关心过这场战争,她甚至巴不得宁王和瑞王杀了赵极,夺了大周江山。

宁王打出的是匡扶皇家正统的旗号,所以他要表现得比赵极更仁慈。一旦他攻入京城,至少十年之内,不会对皇室宗亲下手,勋贵和三品以上大员,但凡是愿意投诚的,他必会委以重用。像罗绍这样的五品小官,基本上是不会受影响的。

所以罗锦言根本没有担心太多,她更是早在一两年就让李青风屯了十几万两的福建茶叶,趁机发财。

何况还有秦珏。

可是她的想法从上元节后便开始发生变化,她也开始关心这场战争。

而到了现在,她开始思索前世的那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年仅十九岁的少年真的以一己之力扭转乾韩,改变了那场战争的输赢?

好像又有些日子没有看到秦珏了,他还着她,目光灼灼,眼底眉梢都是掩不住的笑意。

“闽军在浙江和江苏均未屠城,赵栎更将宏学大儒待为上宾,他的温文宽和与今上的好大喜功形成鲜明对比,很多见过他的人,都赞他如沐春风,有圣帝之贤。”秦珏侃侃而谈,书局内雅雀无声。

上一篇:重生之魂香师 下一篇:悠悠田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