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出阁记(270)+番外

“十三弟,这些事,皇阿玛心里有数,咱们只需做好分内事就行了,别去妄加揣测圣意。”胤禛淡淡地接道。若是被有心人听到,还以为他们想夺太子之位呢。事实上,他对太子一位真的没什么兴趣,若不是担心太子登基之后,恐怕会对他的姻亲、子嗣有所牵制,他根本就不想待在京城,待皇阿玛将大统之位传给胤礽后,他巴不得带着槿玺遨游世界去了……

“也是。还是四哥看得通透。”胤祥爽朗一笑,点头应道。许是这次太子被废一事传至宫里,会有不少兄弟心起希冀,不过,绝不包括他和四哥就是了。

他自小对朝政一事无心,喜爱山野闲适之生活。至于四哥,唔,若是皇阿玛不考虑四哥府邸只有四嫂一妻的话,四哥是最好的人选。无论能力、魄力,还是魅力,都让其他兄弟难以企及……

只可惜,皇阿玛不会让一个只有嫡妻一人的子嗣继承皇家大统,实乃,皇室绵延子嗣的重任,绝不可能只由一名女子担当……

胤祥望着走在他之前、挺拔静默的兄长背影暗叹惋惜……

…………………………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十六,銮驾抵京返宫。

随后几日,康熙亲书祭文,告祭天地、太庙、社稷,随后又诏发全国,告知全国百姓。

至于胤礽,远在木兰围场时就已被康熙下令拘束,回京后,就将其幽禁于僻静的咸安宫,说是让他反省自检,暂时不得自由出入宫邸。

至于他那些暗地里结营的党众势力,也被康熙以杀鸡儆猴的雷霆之势,全数除尽。

至此,太子一党,几乎于一夕之间,轰然垮尽。

对此,原本就在暗地里不停筹划夺嫡之事的大阿哥胤褆,自是喜闻乐见、兴奋不已。嫡子被废太子之位,接下来,自然是长子继位了。

于是,胤褆暗地里的筹划越发紧锣密鼓,甚至窜咄各路臣子轮番向康熙进谏,即立长为储的建议。

康熙早先因为还沉浸在太子废黜的事件上,忧思神薄,即使是下令除去太子一党的臣子,也有大半是出于下意识。待清醒之后,看穿大阿哥胤褆的野心,当即拟旨宣诏:胤褆秉性燥急、顽愚不通,绝不可立为皇太子。

此旨一下,如同当场泼了胤褆一盆冷水,冻得他犹如心头骤结三尺寒冰。

“老四,你倒是说说,大哥这么做有哪里不对?自古以来,哪个皇朝不是立长为储?这么多年下来,大哥我在朝中也算人脉颇广,处理政务也不在话下,无论是能力、人缘还是子嗣,自忖绝不比胤礽差,为何皇阿玛要这么对我?先前立胤礽为东宫之主也就算了,说起来,他确是诸多兄弟中唯一真正嫡出的。可如今,太子一位既然被废,皇阿玛为何还不将视线调到我等身上?难不成,我胤褆在皇阿玛眼中,真的是一无是处?哈,秉性燥急、顽愚不通……这都是什么评价?有皇父如此评判自己儿子的吗?还是说,在他心里,就只有胤礽是儿子,其他都是臣子不成?”

大阿哥胤褆不知哪根筋抽牢了,竟然在康熙下诏的隔天,醉醺醺地跑到雍郡王府大叹特叹起自己皇父的不是……听得胤禛好一阵无语。

递了杯刚冲的顶级龙井给胤褆醒酒兼润唇,顺便接过了话茬:“大哥这是什么话,皇阿玛对我们兄弟一视同仁,哪里有亲疏之分。”

即使有,估计也是防备吧。特别是胤褆这样,一国之君还健在,就紧锣密鼓地筹备夺嫡一事,没得让皇阿玛忌讳。胤禛心下暗叹。

“不然呢?!这么多年来我兢兢业业,努力着想让他看到,我并不是只拿俸禄、一事无成的皇室子嗣,更何况,远征葛尔丹还有我一份军功,没有大功劳至少也有不少苦劳……这些,难倒皇阿玛都没瞧见么?!”胤褆继续仗着早先在家闷头灌下的两坛烈酒,叨叨絮絮地诉起这么多年自觉所受的委屈。

胤禛摇头叹道:“皇阿玛若是没有看到咱们那些成绩,就不会封你我为郡王了。大哥,听弟弟一句话,别一味想着争储了,咱们只需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努力帮皇阿玛分担江山社稷之重担,皇阿玛自然都会看在眼里……说的难听些,只要皇阿玛一日不立储,大哥不是依然有希望吗?关键是,要让皇阿玛看到你的成绩,而不是这样那样的抱怨……”

“是吗?”胤褆轻哼,“可如今,你说再多也无用了,皇阿玛既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达了如此诏旨,我是彻底没希望了。老四啊,你是个聪明的,早早将自己摘除了皇家这个漩涡……呃……”胤褆打着酒嗝,拍拍胤禛的肩膀。

“大哥,你醉得厉害,还是让弟弟遣人送你回府休憩去吧,不然,大嫂也该担心了……等睡饱之后,许是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胤禛也不理会自言自语、似醉似醒的胤褆,命祈四将他送回直郡王府。这才摇头叹了一声,皇家这个漩涡,也不知何时才平息……

[正文 206 岁末]

太子被废黜、大阿哥在争取东宫之路上被除名,余下几位成年皇子里,三阿哥虽然脾性温和,不过能力上委实欠了点,四阿哥只有一妻,五阿哥不擅政务、七阿哥腿有残疾,似乎也就八阿哥能有机会被钦点为下任储君了。再往下,九阿哥素喜独来独往、和王公大臣交集欠多,十阿哥脾性粗犷、心思不够缜密,十二阿哥性格内向,不适合发号施令,十三阿哥热心忠厚、侠肝义胆,人脉却不够广,十四阿哥尚不够沉稳大度……

于是,在大阿哥被康熙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严厉踢除出荣升太子之位的队列后,精明能干、党羽多、声势大、在诸臣子王公中具有一定人脉关系的八阿哥胤禩,经过多日来的积极活动和造势,越来越多的大臣加入了拥戴八阿哥当选下任储君的队伍,对八阿哥的呼声也大大超出了其他众阿哥。

胤禛阅完这份刚由粘杆处传来的消息后,眉眼不显地轻嗤一笑,便将之丢入了火盆。

无论历史会不会偏离既定的轨道,他都不会去淌这趟浑水。于他而言,将“应惜商行”开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将家人保护地滴水不露、安全平顺,这就是他目前所遵循的生活准则。

他相信以皇阿玛的精明,绝对会即时宣旨,以结束目前这场类似夺嫡的混乱。胤禩,终究是自信过头了啊……

“爷,福晋遣人来,说晚膳已经备好了。”思忖间,苏培盛叩响了书房的门。

“嗯,就说爷马上去。”胤禛边应,边收拾起桌案。不忘将桌案上那个“惜玉阁”今日刚送到的两套新款玉石首饰套件,准备送槿玺和兰夜佩戴。

因小十八病逝、太子又被废,这年的冬季显得特别清寂。

往年一入十二月,皇室王公间。挨家挨户地轮流设宴请客,今年却没人敢开这个头。除了个别同僚好友的私下小聚会外,正儿八经的大型宴席、餐会恐怕要等到年底的除夕宫宴开场吧做表率吧。

上一篇:弃妇的极致重生 下一篇:时空倒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