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出阁记(177)+番外

“盟主此话客气了。莫说这三件事都不难,即使有难度,以盟主对我漕帮的恩情,翁某也一定照办不误。”翁兆荣拱手礼让。

胤禛赠他的阵法,相当好用。如今,但凡由漕帮接洽的任务,无一不能顺利完成。偶有不顺,那也是自己手下管理不当引起的。为此,他对胤禛除了皇四子这一层尊贵身份所带来的敬重外,还念念不忘其对漕帮所施的大恩惠。

胤禛倒不以为意,扬眉一笑:“翁帮主不必如此记挂先前的事。如今咱们既是盟友,有什么需要翁帮主出手相帮的事,我可是不客气地提了。倘若翁帮主有任何方面需要我出力的,也望尽管开口。如此,才不浪费了四方义盟这一互惠互利组织的成立。”

四方义盟成立的初衷,便是互惠互利。任何一方有难处,其余三方皆要尽绵薄之力帮之。

然而,事实上,碍于胤禛是皇子这层特殊的身份,四方义盟虽成立近一年,几乎没人找胤禛求助过。除了韩东培迁徙顺天时,算是被动接纳了胤禛的好意,住进了率先给他们安顿好的住处。

三方盟友的组成成员,先前大多数都是生活在底层的小老百姓,怎可能没有难处?无非是不好意思向份位尊贵的皇四子开口罢了。能解决的,都被三方首领私下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只要不触及组织存亡等根本利益,也就悬而未决地挂着。

胤禛岂会不知这些人的傲气。故而,趁着茶园一事,对翁兆荣挑明了。

至于另两方,韩东培还好些,毕竟有窦尔敦跟在秦朗月身边做事。也算是半个自己人了,商事上自然会与韩东培互通有无。

地处云南边界的马帮就有难度了。一来距离远且不便利。二来整个马帮,除了帮主杨盖天还算识得几个大字,其余没一个成员有文化,一旦离了杨盖天,想与马帮取得及时的联系就难了。

故而,胤禛打算趁着下半年的玉石矿开采,想增派几个暗卫前往滇南一带成立一处专递信息的机构。类似于现代的邮局。届时,马帮成员传递信息一概不收费。其余民众,则按距离远近酌情收取成本费。若是发展的好,他会考虑在大清各地推广。繁荣的区域多办几个点。贫瘠的地方少办几个。关键是,背后要有个强硬的组织做靠山。这一来,势必要增加祈鹰的工作量,因为,他还需要一个完全由特级暗卫组成的安保机构。

思及此,胤禛遂向翁兆荣谈及信息传递局的创办思路来。听得翁兆荣连连称好。并细心地提了几个需要改进的小点子,末了,两人索性拿出纸笔,头碰头地勾勒起信息传递局的分布和安保局的布置……

翁兆荣感慨地暗叹。眼前这位身份贵重的少年,即使除却皇子身份那也还是个人中龙凤。理该是他们四方义盟的盟主。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四方义盟的各个盟友组织,会发展地越来越红火。

……………………

那厢,槿玺由翁兆荣的妻女作陪正在翁宅的后花园赏花看景。虽然才二月上旬,江南白日的气温却已爬上十七八度了。眯着眼晒着暖馨的阳光,权当补钙。

“福晋年岁虽小。懂的可真多!”翁兆荣的女儿翁婷玉羡慕地说道。若非碍于娘亲在场,她都想赞赏槿玺的自由与眼界了。哪像她,从出生到现在,没离开过杭州城不说,就连家门,也是极少有机会跨出去的。

“哪里啦,都是随口诌的,让你们见笑了。”槿玺露齿一笑。对眼前这个仅大她一岁的明朗少女很有好感,许是对方长得有些像莫永絮吧。

“随口诌也是要有本事的。若是见识少,哪里懂那么多……”翁婷玉皱皱鼻,有些抱怨地说道:“真羡慕你有那么开明的一对爹娘……哪像我……瞧瞧,瞧瞧,娘亲又要说我了……”翁婷玉眼角扫到翁氏的表情。偷偷地朝槿玺挤了挤眼。看得槿玺一阵好笑。

“玉儿!别不分尊卑地乱说话!当心惹怒了你爹罚你一年不许出门!”翁氏带着警告严厉地瞥了女儿一眼。回头又赔笑着朝槿玺解释道:“我这个女儿呀,因是家里最小的,被她那两个哥哥都给宠坏了。万望福晋别见怪才好。”

“不会!我觉得这样很好。女生嘛,偶尔也是要活泼些的。”

反观自己,有时的言论还不及翁婷玉有规矩呢。莫怪乎阿玛总要瞪着她骂她不着调呢!对比之下,槿玺有些汗颜。想来,敏容与费扬古真的是宠极了自己,不仅由着自己出入府邸,对自己开铺子一事,也睁眼闭眼、从不横加干涉。

“你这话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要不,咱们交个朋友吧?听说你们京城贵女流行有闺中密友,我都快及笈了,还没半个朋友呢。”翁婷玉见槿玺替她解围,爽朗地建议道。

槿玺眨了眨眼,含笑点头:“有何不可?”话说,她在大清这么多年,也还没觅到半个闺密呢。原本以为会和额娘的闺密宋福雅的女儿成为好友。孰料,许是雅姨怕她带坏了乖巧的宝珍吧,私底下鲜少让她们单独往来……如今,有个和她性子相近的少女自告奋勇地要与她成为朋友,有何不可?

就这样,待胤禛和翁兆荣商谈完一个段落,出书房找她们用午膳时,槿玺和翁婷玉早就结成了彼此的第一个闺密,正窝在翁婷玉的闺房里叽叽喳喳地交流心得呢。至于翁氏,则无奈地候在外间,担忧自己女儿直来直去的性子冲撞了身份贵重的皇子福晋。

135 肥水不流外人田

两人在杭州统共待了十几天。

办妥计划内的两件事后,胤禛又花了三天时间考察了一番杭州的水利工程,并在翁兆荣的协助下找来几个经验丰富的”民间河工专家”详细询问了一些水利上的实践问题,整理成书面资料准备回京后再写成奏折呈报康熙。

此行南下,胤禛乃私人出行,并没打算通知当地官吏,一来想免去某些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二来也想顺道替康熙好好微访一番民间。于是,但凡需要求助的地方,除了找骆安处理、就是找家在杭州的翁兆荣帮忙了。

在胤禛考察河工的三天里,槿玺就在翁邸与新交的朋友翁婷玉胡天海地地闲聊。其间,还在翁婷玉的陪同下,绕着西湖游了几处驰名后世的名胜古迹,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院风荷……甚至还去了灵隐寺进香。

最后一天,翁婷玉应槿玺的提议,带着她去了趟集市,采买了一大堆的杭州特产,吃的用的把玩的,统统都有,打算带回京城做伴手礼。

胤禛结束河工考察,回来翁邸接槿玺时,差点被她收拾好的行李吓了一跳,好家伙,几乎塞不下一辆大马车,这丫头该不会是劫了某家综合商店吧?

哭笑不得地命祈四和祈五帮她把各种各样的礼品装上绛蕊和喜竹两人的马车,满满当当的车厢将两个大丫鬟挤到了驾驶位上。在槿玺的示意下,绛蕊坐到了祈四身旁,喜竹则和祈五并排而坐。男女搭档、干活不累的场景,看得槿玺偷笑不已。

上一篇:弃妇的极致重生 下一篇:时空倒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