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的极致重生(809)+番外

在他的治下,鄯州不能说有多么繁荣吧,至少百姓们的生活还是太平、安乐的。

每年春耕、秋收的工作。郭继祖也都安排妥当,吏部大考的时候。他也能混个‘中中’。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郭继祖与历任刺史的争斗中,他从未拿国计民生的要务做筹码,也从未犯过背叛国家、盘剥百姓之类的原则性错误,是以,每每有人弹劾郭继祖,先帝总能一笑视之。

听完县令们的回禀,郭继祖满意的点点头,“诸君辛苦了。再有几日,待秋收全面结束,咱们也该集中训练府兵了,所以三位回去后,定要清点好兵役的人数,切莫——”

他的话还未说完,门外便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其中还夹杂着断断续续的说话声。

郭继祖不悦,扬声喝道:“什么人?难道不知我与诸位郎君在议事?!”

若是放在平常,听到这样的呵斥,外头的人早就吓得退到一边求饶去了。

但这回,门外的小厮似是吃了雄心豹子胆,竟直接推门闯了进来。

郭继祖大怒,正欲厉声喝骂。那小厮已经跪倒在地,急声道:“回禀别驾,出事了,程家往京城运送的湖盐,途经湟水山谷西侧的荒谷时,遭遇悍匪……”

“什么?”

郭继祖腾地一声站起来,快走两步,来到那小厮近前,一把抓住他的衣襟,厉声道:“你说什么?那些不长眼的匪寇抢了谁?”

小厮被硬生生的提了起来,他垫着脚尖,艰难的吐出几个字:“程、程家!”

嘭~

郭继祖松开手,小厮瞬间跌落在地上,只摔得他呲牙咧嘴。

郭继祖却顾不上这些,忙唤来一个机灵的小厮,命他骑快马赶往折冲府营地,希望还能赶得及,至少也要让董达把证据抹干净了。

但,郭继祖没想到的是,崔幼伯早已命人关闭了四个城门,没有刺史的亲手签章,谁也不能出城。

糟了,糟了,他最不愿看到的情况终于发生了。

直至此刻,郭继祖才知道自己上了崔幼伯的当。

什么软弱可欺,只不过是人家的计策。

好、好个会算计的崔肃纯。

其实,郭继祖还是把崔幼伯想得太纯善了。

第二天清晨,郭家的门房打开大门,准备打扫的时候,一抬头,却看到自家门前不远处的空地上,竟竖起一根高杆,杆子上则挂着一排血淋淋的人头……

PS:谢谢15335226216亲的小粉红,那啥,容某萨再啰嗦一句,求订阅啦~~~~

☆、第296章 立威

接到下人的回禀,郭继祖顾不得洗漱,便匆匆赶了出来。

站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抬头望着不远处的一溜人头,他的脸色阴沉得可以挤出水来,两只饭钵大的拳头,握得咔咔作响。

身侧的小厮绝对有理由相信,倘或此时新刺史在跟前,郭别驾的拳头早已落在他的脸上。

“好、好个崔肃纯!”够狠、够绝、够能算计,为了让他放松警惕,竟生生装了半个月的孙子。

就在郭别驾咬牙切齿的几欲寻人泄愤的时候,因城门关闭、不能回家暂时借居别驾府的两个县令,问询也赶了出来。

他们都是科举入仕的文人,虽不致像后世文人那般孱弱,但也不是什么彪悍汉子,一看到这血淋淋的一幕,直觉得胃里翻涌,捂着嘴闪到门边干呕。

只他们刚刚起床,尚未用朝食。所以呕了半天,也只吐出些酸水。

两人如此表现,若是放在平时,郭继祖早就骂上了,但此刻,他根本无暇他顾,因为他在担心董达那边的情况。

昨日崔幼伯控制了城门,消息传递不出去,外头的人进不来,郭继祖和董达之间的联系被生生砍断,董达那里到底怎么样了,他毫无所知。

为此,他心急如焚,一夜都没睡好,翻来覆去的想着、担心着。一会儿想崔幼伯和程家会赶尽杀绝,一举将董达的折冲府也抄了;一会儿又想那小子好歹是世家子,讲究礼仪、规矩,应该不会这么心狠手辣。

可现在,看到这么人头,他的心直往下坠——崔幼伯远比他想得狠多了,为了立威、为了震慑鄯州上下,他、他竟一口气杀了这么多人。

难道他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匪寇’并不是真的匪人。而是他与董达特意训练出来的府兵?

好吧,虽然这些兵奴也做了些打家劫舍的不法事,但罪不至死呀!

崔幼伯这么做,分明就是杀鸡骇猴,而他郭别驾,很不幸的便是那只被恐吓的老猴子!

“一、二、三……”

吐完酸水,两个县令的恶心感平复了许多,他们开始默默的数着高杆上的人头数:“八、九,总共有九颗人头?!”

不知为什么,两人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四个参军+三个县令+郭、董二人。正好是九人之数!

不会吧?!

两人瞪大了眼睛,对视着,从对方的眼中清晰得看到了自己的倒像。那倒像虽小,可他们却能清楚的看到其惊恐万分的模样。

这时,听到风声的大小官吏、以及一些热爱八卦事业的百姓们,纷纷凑了过来,他们并不敢靠近。只远远看着。

幸而那杆子很高,这年头人们的视力也好,隔着老远,他们便看到了高杆上的人头。

西北民风彪悍,且匪患不绝,就是小老百姓也不会被几个人头吓到。再说了,胆子小的听闻别驾府前有人头,他们也不敢来。

反倒是那些官吏们。同两位县令想到了一起,因心中有鬼,个个吓得面无人色,还有几个素日对郭别驾最奉承、对新刺史最轻慢的,已经吓得双腿发软。险些一屁股坐在地上。

就在大家围着那高杆指指点点、各怀心思的时候,一阵整齐的马蹄声响起。

哒、哒、哒。那刻意放缓速度弄出来的马蹄声,一下下的敲在众人的心头,他们纷纷扭过头,循声望去。

只见两队身着甲胄、骑着骏马的侍卫,缓步从州衙方向走来,两队人马加起来足有四五十人,他们不止装束一样,持盾的动作一样,连胯下骏马的行进速度也惊人得一致。

看过阅兵式的朋友应该知道,一群服饰相同、身高相近的精壮汉纸一起做整齐划一的动作时,很容易衍生出一种气势。

而面前这群人,数量不足一百,却硬是给人一种‘千军万马’的感觉。

那气势,那肃杀,那马蹄下的青石地板仿佛都变得颤抖起来。

在强大的气势下,原本还围成一个圈的众人,出于本能的纷纷闪躲,将道路让出来,而他们则分列道路两边,仿佛领导视察时,侯在路边夹道欢迎的人群,无比敬畏的看着从面前缓缓而过的马队。

接着,大家发现,马队走过后,又是一群身着靛青色胡服的男子,以同样整齐的动作,唰、唰、唰的步行而来。

他们虽没有骑马,但身上的煞气却不少,几十个满身肃杀之气的人凑在一起,营造出来的气势一点儿也不弱。

上一篇:亡妻之战 下一篇:清朝出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