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的极致重生(661)+番外

哄~

在场的百官纷纷喷笑出声,有几个老汉,还笑得‘啪啪’直拍大腿。

崔幼伯还嫌不够劲爆,又补了一句,“如若吴御史不信,大可去寻我大伯父核实。当年为了此事,我可是足足挨了三十杖的家法呢。”

崔幼伯口中的大伯父是指崔泽。

作为一朝宰相,崔泽坐在群臣的最前列。没错,他是有资格在殿上跽坐的。

听到崔幼伯的话,崔泽直起身子,冲着皇帝行了个礼,一本正经的说道:“崔幼伯所言不差,当年臣自觉管教不利,亲自执行了家法,并连夜赶出城,寻到那户田地受损的农家,按照市价的双倍赔偿了银钱,又令崔幼伯亲向农户致歉。”

说罢,崔泽想了想,学着崔幼伯的语气,也补了一句,“如果吴御史不信,大可去京西一户姓乔的农家询问,虽已过了十余载,想来那乔老汉应该还记得崔幼伯。”

其它朝臣听了,忍不住点头,心说话:肯定记得住呀,谁见过宰相之子跟个田舍奴道歉的?!不管人家崔泽是作秀还是真心,他这一番举动,绝对称得上高明。

圣人也忍不住莞尔,不过想起眼前的正事,他不由得板下脸,严肃的对吴御史说:“你就是这般做御史的?”

御史是监察百官,而不是吃饱了撑的去调查百官幼时的糗事的无聊闲人,如果吴御史弹劾崔幼伯的罪状全是如此,那、那这个姓吴的就有问题鸟。

吴御史艰难的咽了咽口水,双眼咕噜噜乱转,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直接跳过那些似是而非的罪名,将重点引回京兆府的官司上。

“微臣知罪,不该没有核实清楚就……不过,崔舍人侵占他人祖产,却是事实,如今苦主已经向京兆递了状纸。”

说着,吴御史故意瞥了眼人群中的韦季,不怀好意的误导道:“只是,不知为何,两日前京兆府就接了状纸,却迟迟未曾审理。而且,微臣听闻,韦京兆接了状纸后,当下便命心腹之人进了皇城寻找崔舍人……”

言下之意很明白了,吴御史这是在指责韦季徇私枉法,不但将案子的情况泄露给当事人,还故意拖延审理时间,以便被告能有时间去销毁证据。

而韦季和崔幼伯同是太子的人,吴御史把他们弄到一起说,很有剑指太子的意味。

听了这话,崔幼伯也微微皱起眉头,看来,对方的真正目标并不是自己,而是太子呀。

不管此事最终如何收场,太子也免不了一个任人唯亲、识人不清的糊涂名声。

韦季一听,脸色微变,他真是没想到还有人监视自己,照吴御史这么一说,他很明显在渎职呀!

而圣人最厌恶渎职、枉法之人,惩处起来,才不管你是太子的小舅子、还是什么世家子呢。

他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到太子身上,正好看到太子满眼焦急的惊慌模样,这、这件事该怎么做?他主动认罪?还是——

PS:一更,今天去桂林,嗷嗷,可以见到传说当中的大神,某萨真是太激动了!

☆、第189章 崔大的手段(二)

  不等韦季站出来认罪,抑或辩驳,就听得崔幼伯一阵大笑:“我竟不知堂堂一朝御史,居然如市井坊间的无知妇人,捕风捉影、凭空猜测……”

这话说得……在场的御史齐齐嘴角抽搐。

同坐在前排的御史大夫扭头去看崔泽,他就知道,崔家人都不是什么好相与,当年这位就直斥御史尸位素餐,眼睛耳朵都被米汤糊住了,还不如个市井闲人耳聪目明。

如今到他儿子,更刻薄了,竟然直接把御史骂做妇人,还是那种蠢笨没见识的民妇。

啧啧,这算不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崔泽感觉到有数道打探自己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过,他却没有任何反应,依然腰杆挺得笔直,表情淡然,仿佛在朝堂上与御史吵架的年轻人与他无关一般。

然而,崔泽的心里却并不如他表现得这般无波无痕。

耿子西、孙灵去京兆府状告崔幼伯夫妇的事儿,崔泽早就知道了。今天有御史弹劾,他也提前猜到了。

不过,他非但没有施以援手,更没有把崔幼伯寻来问话、适时的予以提点。

这倒不是说崔泽对过继出去的儿子不关心,而是他在观察。换言之,耿子西这件事,是老相公和崔泽有意在考验崔幼伯。

对于崔幼伯这个幼子,崔泽是喜欢的,但并不十分重视,因为他有更需要重视的嫡长子和长孙,崔彦伯父子才是崔家传承的根本。

但,近两年来,崔幼伯的表现越来越好,虽称不上出色,但已经算是同辈子侄中表现突出的一位。

当然,以崔幼伯的情况。他还不足以让祖、父把他当接班人教导。

不过,他距离接班人的要求越来越近了,为了能更确定他的能力和胆识,崔泽便想借这件事实际考察一下这个儿子。

而老相公恐怕一开始就打着这样的算盘。

否则当初孙灵刚从洛阳来京的时候,老相公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就认下了孙灵。

把一个来路不明、且极有可能是政敌安插进来的眼线放在崔幼伯身边,这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如果崔幼伯能毫发无损,且不损及老夫人、崔家名声的前提下,将这件事圆圆满满的了结,那么便是通过了崔泽的考验,之后。老相公和崔泽都会适当的给崔幼伯多分一些政治资源,以便他能迅速成长,努力繁荣崔氏!

所以。今天的崔泽只是一个看客,静静的观察儿子如何应对御史的问责、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

发展到现在,崔泽对崔幼伯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镇定、淡然、傲气以及沉稳,这既是他心理素质强大的表现,同时也表明他对目前的困境是有预测的。估计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恩恩,那他更要好好坐下来看戏了,崔泽面含微笑,仿佛庙里的泥胎。

另一边,吴御史被崔幼伯一通嘲讽,气得面红耳赤。颤抖着手指着崔幼伯,“你、你——”

你了半天,竟连句整话都吐出去。哪里还有刚才口如悬河的潇洒做派。

不得不说,崔幼伯的口才着实不坏,他心里虽不甚喜欢萧家那位老国公,但对于这位的毒舌功力,还是很钦佩的。闲暇之余。他也曾借了萧家祖先的手札、笔记和随笔来看,其中就有萧禹的一些读书心得。

哦。不对,不能说是心得,更确切的说是‘吐槽’!

萧老国公的毒舌功力,在这些吐槽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把崔幼伯看得大感畅快。

不知不觉间,他也学了几分。

今日对上吴御史,崔幼伯第一次亮出他的毒舌,目前来看,效果极好,硬是把一个靠嘴皮子吃饭的御史,挤兑得昏头转脑、摇摇欲坠!

不过,人家吴御史也不是废柴,张口结舌的楞了一会儿,立刻回过神来,打消跟崔幼伯斗嘴的心思,继续把重点拉回案子上。

上一篇:亡妻之战 下一篇:清朝出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