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的极致重生(451)+番外

这时,外头得到消息的奴婢们也都纷纷进来服侍。

在奴婢的搀扶下,阿起身告辞。

萧南命人准备了一些孕妇能吃的水果,让阿带上。

阿也没有客气,直接让奴婢拿好。

萧南亲自送阿出了中庭,上了史家的牛车,最后目送牛车驶出荣寿堂。

崔家后街,阿禄勤快的烧水煮饭,帮赵妈妈清理伤口、上药、包扎。

经过几天的休养,赵妈妈的伤口已经愈合,她也能下床自理生活,连赵妈妈的丈夫儿女们都放心的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

但阿禄却坚持每日来照料赵妈妈,而且每次都异常认真,让赵妈妈看了,心里着实有些感动。

过去,赵妈妈说提拔阿禄,只是口头说说,是一种习惯性的‘空卖人情,,但这几日里,看着阿禄满头大汗的忙前忙后,赵妈妈真心想给阿禄安排个好差事。

当然,前提是赵妈妈回到大夫人身边继续当差,且依然受宠。

问题来了,赵妈妈回去当差这绝对能行,但能不能还像过去一样受重用,就不好说了。

赵妈妈自己心里都没底,要知道大夫人身边还有她的老对头葛妈妈呢。

一想到未知的前途,赵妈妈满心忧虑。

阿禄捧着碗刚熬好的汤汁进来,抬眼看到赵妈妈愁苦的样子,心下暗喜,脸上却还是一副忠厚老实。

“赵妈妈,该喝药了!”

赵妈妈回过神儿来,接过药碗,大口大口喝着,然后一仰脖将苦药汤全都灌入肠胃里。

阿禄体贴的递上一碟子蜜饯,赵妈妈捏了一个丢入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赞道:“唔,不错阿禄你这次买来的蜜饯味道很好,一点儿都不输府里厨娘做的。”

阿禄心说话,就是小厨房的厨娘做的呀!

不过,她还是甜甜一笑,道:“赵妈妈喜欢就好,下回我还去那家买。”

赵妈妈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起大夫人的近况。

阿禄犹豫了一下,抬眼看了看赵妈妈,最后才期期艾艾的说:“夫人,夫人前日被送去感恩寺了。”

赵妈妈一愣,急声问道:“怎么回事?夫人怎么回去感恩寺?还有,谁跟着夫人去的,是不是葛家的那个老货?”

阿禄简单的将夫人险些误伤了崔灵犀,接着又不慎惹怒了老相公被相公以‘尽孝,为名送去感恩寺思过。

随后,阿禄还提到:“夫人走的时候,葛妈妈跟着去了还有琉璃姐姐等四个大丫鬟。哦,对了,咱们这边的小大娘也跟着夫人去了,说是去照顾夫人。”

赵妈妈一抬手,“等等,你说小大娘也跟着去了?可是迎晖院的那位?”王氏怎么舍得?还是说她笃定大夫人很快就能回来?

阿禄点点头,“是呀,大家都说小大娘孝顺,不忍夫人一个人去庵堂吃苦,自己也非要跟去呢。”

赵妈妈的一对眼珠子咕噜噜转来转去好一会儿,她才下定决心,招手对阿禄说:“快,给我准备辆马车,最好不要府里的,再给我准备些换洗衣物。”

阿禄已经猜到了赵妈妈的打算但她还是不解的问道:“赵妈妈,您这是要做什么?”

赵妈妈却等不及了,腾地一声站起来,围着屋子溜达,边走边说:“你就别多问了,我这么做自有道理。对了,你再去东市,买些上好的吃食,唔,要荤的。”

大夫人现在是无肉不欢,却被困在禁荤腥的庵堂里,几日不见鱼肉,这会儿还不定怎么嘴馋呢。

待会儿,她就悄悄将那些肉食偷运进去,夫人看在这些吃食的份上,定不会计较之前的事儿,而她的‘回归,计划也就成功了一半。

赵妈妈越想越兴奋,她甚至有些亟不可待了,连声催促着阿禄去办事儿。

阿禄见完成了任务,心里暗喜,脸上却挂着疑惑的表情,嘀嘀咕咕的出去买东西、租马车去了。

一个时辰后,一辆半旧不新的马车停放在赵家门前,赵妈妈提着个小包袱,在阿禄的搀扶下,费力的爬上马车,又从阿禄手里接过一个蓝布小口袋,口袋里叮当作响,听声音应该是铜钱。

“好了,你快回去当差吧。等我回来后,定会给你升三等丫鬟。

赵妈妈冲着阿禄挥挥手,然后小声跟车夫交代了几句,车夫一甩鞭子,马车驶出了崔家后街。

另一边,崔幼伯得了弘文馆学士的任命诏书,次日便开始正式上班了。

这天傍晚,崔幼伯从衙门回来,刚下了马,便被一个小厮拦住了。

崔幼伯认得此人是大兄身边的人,问道:“可是大兄唤我?”

小厮点点头,引着崔幼伯去了迎晖院。

迎晖院里,崔彦伯坐在堂屋里,双眉紧锁,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凭几。

阿娘已经接连派了三波人回来诉苦,说是感恩寺荒寂,房舍破旧,尼姑蠢笨,吃食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表示她再那里住下去,用不了几日,他崔彦伯就要去给亲娘收尸了。

崔彦伯知道阿娘没吃过苦,可她才刚去没十天呢,吵着要回来,哪怕是他向阿翁求情,阿翁未必也能通融呀。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苦主,,也就是崔幼伯出面,帮阿娘求情,或许还有几分希望······

☆、第036章 阿槿复宠(一)

见了崔幼伯,崔彦伯也没有嗦,直接把大夫人写的诉苦递给他,叹道:

“阿弟,我也知道,那晚阿娘做得确实不对,可不管怎么说,她都是你我的生身之母,如今她在庵堂受苦,作为儿女咱们岂能坐视不理

崔幼伯将几封信逐一看完,信确实是自家阿娘写的,大夫人的笔迹他认得。

但这几封信,按照时间排序,内容一封比一封‘精彩,,措辞一封比一封犀利,字迹一封比一封潦草,最后一封信中,大夫人干脆就直接说,如果几个不孝子再不把她接回来,她就死在感恩寺了。

看完信,崔幼伯面色凝重,其实他很清楚,阿娘这么说,百分之二百是在夸大,想他跟娘子在洛阳吃了三年素,也没说饿死呀。

可…···崔彦伯说的话又非常有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管怎么说,大夫人是崔幼伯的母亲,崔幼伯对她或许失望,但绝对不想看着她受苦。

崔彦伯见崔幼伯脸色虽郑重,神色间却有了些许松动,趁热打铁的说道:“阿弟,阿娘今年已经六十有五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万一阿娘在庵堂里——”

崔彦伯顿了顿,故意没有把话说,但他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以崔幼伯的聪慧,他当然听懂了大哥的意思,只是一想到娘子和女儿……崔幼伯沉默的坐在榻上,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良久,崔幼伯才艰难的说:“大兄的意思我明白,阿娘那儿,我也不忍心,但此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我还需跟娘子商量一番。”

毕竟真正的苦主是自家女儿呀。

再说,娘子顾及他这才没有用郡主的权势逼迫阿娘,可娘子的忍耐也有限度呀·还有萧家···…万一惹火了娘子,后果不堪设想呀。

上一篇:亡妻之战 下一篇:清朝出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