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的极致重生(178)+番外

就是母亲这边儿,她的阿娘只是杨妃的养女,且已早亡。

南平虽有郡主的封号,但和真正的皇子之女有很大的区别,食邑也仅五百户,只比当初萧南那个县主多两百户,只是名头听着好听罢了。

唯一的依仗便是杨妃,可杨妃也是快六十的人了,从去年开始便病痛不断,御医诊断,杨妃的寿数顶多四年,最短、最短……极可能吃不到来年的西瓜。

算下来,南平除了封号,基本上没有什么吸引高门望族的条件。

至于五姓望族的嫡支,他们连公主都嫌弃,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光杆儿郡主了。

就这样,南平成了许多人嘴里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她也极厌恶萧南那几个小姊妹叫她姐姐。

但,这次南平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得一脸得意,“呵呵,这你也看出来了?还是阿婆说得对,人逢喜事精神爽啊。阿南,你还不知道吧,过些日子,咱们就是妯娌咯……”

第138章 进宫(二)

萧南听了这话,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微微挑眉,“哦,有这事儿?”

南平笑得眉眼弯弯,“当然,今儿圣人便会赐婚。乔木,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可要好好相处呀。”

萧南眼底闪过一抹恼意,但却仍做出一副不解的样子,问:“只是不知姐姐的如意郎君是哪个?崔氏子弟繁多,博陵在京中的也有好几房呢。”

南平娇嗔的白了萧南一眼,带着几分责怪的语气道:“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哼,还不就是崔相公的幼弟之子崔嗣伯?”

想当初这崔嗣伯可是晋阳看中的人,她南平只凭着个郡主的身份,硬是从堂堂公主手里抢了夫婿,这事儿想想就高兴。

哼,经此一事,她看谁还敢笑话她‘嫁不出去’。

萧南心底冷笑,她当然知道南平的‘丰功伟绩’,早在十几天前,晋阳来公主府找大公主哭诉的时候,萧南便知道了整件事的始末。

开始的时候,萧南也为晋阳难过,觉得南平太过分了,皇后对她几多包容,她竟这般回敬皇后。

还有,像晋阳这般善良、可爱、有才情的小公主,后宫前廷的人都很喜欢她,能伤害这样一个纯善的女子,也亏得南平下得了手。

不过,紧接着萧南忽然想到一件事,以皇后对小公主的爱护,她不可能允许有人抢走小公主的幸福。

长孙氏可不是一般的聪明人,早在十几年前初做皇后的时候,她便把后宫打理得极好,宫中的大事小情皆瞒不过她。

南平住在宫里,但凡有一点儿小动作,长孙氏很快便能知道。

至于南平打得什么主意,以长孙氏的聪慧和敏锐,只需稍加思索便能猜到。

长孙氏知道了南平的算计,却还装作无事人一般,继续纵容她随意出宫、恣意跟崔家子们游玩儿,最后直接将兕子中意的崔嗣伯拐走……这其间定有缘故。

还是大公主无意间的一句话,提醒了萧南,她这才明白了长孙氏的良苦用心。

同时,萧南对长孙氏处理事务的手腕也分外钦佩。

啧啧啧,姜还是老得辣呀,瞧瞧人家这手段:既让女儿亲眼看到崔郎非‘良人’的‘事实’,毫不拖泥带水的拍掉了不合格女婿,还给了杨妃一个大大的人情,且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兕子有多么善良、皇后则有多么贤良……

就是李二陛下那边,知道自己宠爱的小公主受了委屈,碍于杨妃和京兆韦家的面子,不好责怪南平,但他心里肯定会留有芥蒂。

而杨妃老了,且命不久矣,以他的气度,断不会为难陪了自己半辈子的女人。

反倒是京兆韦氏——

萧南记得清楚,在正史上,长孙氏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第二任丈夫便是出自京兆韦氏,且因夫家对她不够敬重,从而导致她早亡。

萧南第一世的时候,曾在天涯上看到一个帖子,提到新城公主是被家暴致死的。

当然,随后又有人提出了质疑,说新城公主不可能被驸马虐待致死。

萧南是个历史外行人,只有看热闹的份儿。

新城到底是怎么死的,萧南并不知道,但她有种预感,现如今这位长孙氏一定知道**的真正死因。

萧南虽不确定新城有没有被韦氏虐待,不过从一个母亲的心态来看,韦氏绝对不是女儿的良配。

如今新城也渐大了,晋阳的亲事定下来后,李二陛下便要为她挑选驸马。

而经过南平这一折腾,估计在李二陛下的心目中,第一个排除掉的肯定是韦家。

……几乎是一箭数雕呀。

萧南不服都不行,偏人家皇后殿下根本就没耍半分阴谋——崔嗣伯野心勃勃是真,南平明知兕子对崔嗣伯有意却还刻意勾引也是真,南平的阿耶出自韦氏更是事实,任是再胡搅蛮缠的人,也不敢说是皇后算计了谁。

正想着,身后传来一声娇憨的女声:“乔木,你来啦?”

萧南回过神,忙循声望去,好巧不巧的,来人竟是晋阳。

“儿请姨母安”

苦逼呀,她明明比兕子还大六岁呢,却足足矮人家一辈儿。

“儿请晋阳公主安”

南平的表情比较复杂,得意中带着几分尴尬,连笑容也僵硬了许多。

晋阳微微一笑,先是对南平客气的说,“南平郡主免礼。”

接着才用亲切随意的语气,问萧南:“小灵犀呢?没和你一起进宫?灵犀弥月的时候,我原想去瞧瞧,偏不小心染了风寒。”

余下的话,晋阳没说,萧南却明白,皇后定是担心晋阳的身体,不准她随意出门。要知道正史上的李明达可是今年,哦不,确切的说是去年病逝的。

唉,这样一算,去年还真是多事之秋呢,公主阿娘、兕子以及魏大大,都‘应该’在这一年过世。

公主阿娘和兕子,应该是长孙氏的功劳。

至于魏大大,则是萧南的手笔,准确的说是长孙氏和萧南先后发力,把病得七死八活的郑国公拉了出来。

提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到萧南的郡主诰封。

那日大公主为了给女儿换一个恩典,便把萧南用来作弊的一处山林送给了圣人和皇后,并将该山林的神奇之处悄悄告诉了父母。

圣人和皇后半信半疑的食用了大公主带来的样品,觉得确实比普通的果蔬鲜美,便将剩下的鲜果分派给了京中的重臣。

比如从年初就吊着一口气的魏征。

这原本只是圣人习惯性的对下臣的关心。

但却给了他一个惊喜——魏征食用了御赐的鲜果后,气色竟有所好转。

圣人和皇后惊讶过后,又忙命人飞骑去山林,将林中成熟的鲜果每样都摘了一筐,全部运回宫中,除去太极宫、东宫以及几个儿女食用外,圣人便将剩余的果蔬赐给那些老迈病弱的臣子。

年底的时候,魏大大已经能被家人扶着进宫了。

亲眼目睹了那山林的神奇,圣人龙心大悦,大手一挥便给了萧南一个郡主的诰封,并且还私下里许诺,只要萧南的夫君表现得好一点,便恩荫萧南的子女。

上一篇:亡妻之战 下一篇:清朝出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