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的极致重生(147)+番外

再说了,又不是要把他怎么样,更不会要他的命,只是帮大郎挨几句骂,不疼不痒的,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还有这个六郎也是,既然已经出面帮大郎把事应了下来,那就好事做到底嘛,左右大郎也不会亏待了他,他干嘛还要捅到老相公那里?

难道他帮大郎,是另有图谋?

想到这里,大夫人目光不善的扫向跪得笔挺的崔惠伯,正巧看到他微微上扬的嘴角——果然有问题哼,难怪二弟妹不待见这个庶子,今日一见,还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

一方面摆出兄友弟恭的姿态帮大郎顶罪,人前人后赚足了赞许;另一方面,又屁颠屁颠的跑到长辈面前告状,丁点儿亏都不吃的同时,还阴了大郎一回。

大郎,她的大郎,自六岁启蒙后,就再也没有被长辈斥责过。

三十多年来,大郎一直都是崔家伯字辈的典范,是她大房的骄傲。

今天,大郎还是生平第一次如此丢脸呢。

难道,这正是六郎真正的算计,让仕途正好的大郎先在家里丢脸,随后又在外头毁掉清名?

大夫人越想越觉得有理,看向崔惠伯的双眼里已经是森寒一片。

“好了,都别说了,”

老夫人跪坐在堂上,老辣的双眼早就把在场众人的表情看了个清楚,对于郑氏的自私护短,老夫人都没有力气叹息了,直接一拍几案,问向崔彦伯:“大郎,崇仁坊的女人还有谁见过?”

不就是养个外宅吗,在京城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老夫人并不是为此而生气,她气的,是两个侄孙儿处理的手段,实在是太拙劣、太上不得台面了。

崔彦伯想了想,摇头:“除了六郎和他的那个朋友,并没有其它人见过。”

真是巧的不能再巧呀,他给柔娘准备的宅子,竟然就在六郎挚友的隔壁。

老夫人目光转向崔惠伯,“六郎,那人还可靠?”

她现在已经没有精力去猜测六郎是不是故意把事情抖出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必须把事情处理干净。

崔惠伯双眸闪烁了下,然后笃定的说道:“可靠,老夫人放心,他绝不会出卖侄孙儿的。”

不出卖崔惠伯,并不意味着不会不出卖崔家。

老夫人心里冷哼一声,目光又落在崔泽身上,“阿泽,这事儿可大可小,按理说,京城里的勋贵高官养外宅的人多了去,但大郎却是国子司业,为人师表,私行不得有亏,这事儿必须好好处理。六郎既然已经把事应了下来,那么这事就是六郎做的,那个孩子先把他接回来妥善安置,那个女人嘛——”

顿了下,老夫人问向崔彦伯,“那个女人还有亲人吗?如果有的话,让她的家人写一份纳妾文书,把户籍落在六郎这儿。”

崔惠伯抢先回答:“老夫人,您放心,那个女人为了让儿子认祖归宗,已经提前自缢了,她也没有什么家人,只需把孩子好生安置就可以。”

老夫人闻言,眉头却是一皱,追问道:“户籍呢?那女子的户籍在哪里?”

没有家人?难道是官奴或者贱籍女子?

崔彦伯涨红着脸,道:“柔娘是抄没的犯官家眷,家人都不在了,她的户籍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不是来历不明的女子。

老夫人眉头略略一松,但心头还是有种不安的预感,她扭过头,对崔守仁说:“阿弟,这事儿先这么办吧,就按六郎的说辞,把那孩子记做养子吧。大郎那里,让他去祠堂反省反省,具体怎么做,你是家主,你来安排。”

崔守仁愧疚的低头称是,“都是阿弟管教不严,让阿姊受累了。”

老夫人摆摆手,“说这些虚话做什么,我累不累的倒也不值什么,只是你们几个都是为官之人,做事更需小心谨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咱们家在京城立足不易,千万别因为一些小事而导致家族衰败啊。”

崔守仁、崔泽和崔彦伯齐声躬身应道,“是,谨记老夫人(阿姊)教诲。”

就这样,崔彦伯请了半个月的病假,崔惠伯多了一个养子,大少夫人王氏侍奉夫君汤药、疲劳过度也病倒了,大夫人又是看顾儿子、又是管家也躺下了,崔家的中馈由三少夫人韦氏和刚回京城的二夫人共同主持。

当然,这是崔家的官方说法,而坊间,则流传着‘弟弟代兄长顶缸’‘崔大郎豢养外宅,气病发妻、嫡母’的种种不堪言论。

崔家的纷纷扰扰,萧南一概不管,就连重阳节时,为迎接二房回京而举办的家宴,萧南也没有参加,只是事后托崔幼伯给二房诸位亲眷送了礼物。

时间过得很快,当崔家的绯闻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时,冬天悄然来临。

而萧南,也到了瓜熟蒂落的日子。

这天,崔幼伯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来崇仁坊探望萧南。

就在萧南纳闷的时候,萧镜带来了一个爆炸性新闻。

“崔老相公的嫡四子找到了。”

萧南惊诧不已,“嫡四子?卢老夫人就生了三子一女呀,哪儿来的嫡四子?”

而萧镜接下来的话,更具震撼性:“那人就是把儿子过继给三戟崔家崔洋的人,是崔嗣伯的生父”

第117章 喜庆(一)

萧南只听得目瞪口呆,双手无措的抱着硕大的肚子,不知该说什么好。

萧镜最近也是冬日无聊,访友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八卦回来,恰巧又跟女儿的婆家有关,这才细细打探了一番。

“……二十多年前,崔家不是发生了一件祸事吗?坊间有流言,说是崔家出了叛奴,为了报复主家,竟将卢老夫人刚产出的嫡幼子偷了出去,引得崔家大乱……”

萧镜缓缓将听来的官方说法讲了出来,狗血的桥段、离奇的情节,简直比坊间最火爆的传奇故事还要传奇,连大公主也听得入了迷。

“现在三戟崔家和双相崔家两方的家主都坐到了一起,正在商讨崔清,哦,也就是崔家那个被偷走的嫡四子,商量他的入籍问题。”

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萧镜才把这个京城最大的八卦讲完。

大公主体贴的递上温热的红枣姜片茶,随口问了句,“这么说来,崔嗣伯竟是崔老相公的嫡亲孙子?”

要知道,皇后之所以不同意兕子和崔嗣伯的婚事,与崔嗣伯嗣子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崔嗣伯是三戟崔家长房的嗣子还好些,好歹也能继承家业。

偏过继他的是个不怎么出色的庶子,唉,庶子的嗣子,出身也太低了些。

皇家公主又不是嫁不出去,怎肯如此委屈呢。

但,若崔嗣伯是前宰相的嫡孙、现宰相的亲侄,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据大公主所知,崔家靠恩荫出仕的只有一人,而崔家从老相公到第三代的崔彦伯,都位居高官,也都达到了门荫子孙的资格。

更更让人惊喜的是,双相崔家的门荫机会多、人选却有点儿少,崔嗣伯若是认祖归宗,不管是出于补偿,还是家中客观条件,他都能得到祖父的门荫。

上一篇:亡妻之战 下一篇:清朝出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