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的美好时代(407)+番外

郑氏对王绮芳的本事可是了解的很,因为,她从来就没有把王绮芳当做嫡女培养过,别说请教养嬷嬷教习了,就是连基础的开蒙都没有过。

当年王绮芳出嫁的时候,她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这还是赵嬷嬷偷偷教的呢。

“恩?大太太,您这话好生奇怪呀,同样都是王家的女儿,九娘自幼有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管教,而七娘却连字都不认识?”

李靖天不听这话还好,一听郑氏这么说,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无名火,郑氏做了这种有失嫡母身份的事,还好意思以此作为笑柄嘲七娘生完气之后,他心里更是为王绮芳感到心疼,唉,这个丫头,在娘家究竟受了多少罪?

“厄?”

郑氏窒了下,她说这些话无非是想证明七娘不适合李靖天,但她没想到对方该关注的事情不关注,偏偏去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片段。

“盟主,大太太是王夫人的继母,是九娘子的亲母。”

李靖天身后的管事,却一本正经的提醒道。

“哦~~难怪呀”

李靖天恍然大悟,拉长声音别有深意的扫了眼面露尴尬的王名川和满脸懊恼的大太太,微微撇了撇嘴,幽幽的叹道,“唉,这就是清苑王家呀”

“厄,贤侄,咱们在说亲事,其他的今天先不提哈”

王名川被李靖天的一声转调的‘哦’字,弄得有些下不来台,他忙转移话题道。

“是呀,李盟主,你既然已经收了我家九娘的庚帖,那么无故退贴,似乎有些不厚道呀”

郑氏见李靖天似乎对她有所误会,也连忙改变策略,开始打可怜牌博得同情,“我们九娘已经开始绣嫁衣了,呜呜,这个实心眼儿的孩子,若是知道了自己被退了亲,日后她哪里还有脸出门,没准儿,九娘一个想不开会……”

“对呀,贤侄,婚姻大事可不能玩笑呀,如今你已经收了九娘的庚帖,而且你向我们九娘求亲的事也早就传了出去,外面的人如果知道我们九娘被退贴,她往后可就找不到好婆家了呀。”王名川苦着脸祈求道,但见李靖天听了他的话无动于衷,便异想天开的说道,“实在不行,贤侄可以先娶九娘过门,然后再纳七娘进府也可以呀。”

“嘭”

李靖天实在忍无可忍,他用力的将手里的茶盏墩放在桌子上,沉声道,“大老爷,您可否知道,您的女儿王七娘被圣上钦封为一品忠义夫人。试问,世上哪有让一品夫人当妾的道理?”

“这……那个什么夫人,不是今上为了补偿七娘的棉花种植园随便给的一个封号吗?”

这不是王名川说的,而是嫉妒王绮芳有诰封的郑姨娘散布出来的消息。据郑姨娘说,在京城,像这种‘安慰奖’比比皆是,根本就当不得真,除了名声好听些外,一点实际的作用都没有。

而王家的人呢,也习惯于王绮芳的没用和懦弱了,听了郑姨娘的话,纷纷觉得有道理,于是,王家的大房,从主子到奴才,没有一个人把王绮芳的忠义夫人当回事儿。

至于老太太那里,郑氏更是没有把王绮芳得诰封的事告诉她。

“什么?随便给的?王老爷,您究竟知不知道忠义夫人的含义?还有,就算是随便给的,忠义夫人可是一品的封号呀,那也是今上钦封,朝廷认证的诰封呀。”李靖天听了这话有些哭笑不得,他不知道该可怜王名川一家子的智商,还是该敬佩王绮芳的演技,竟然能发生这样的事。

随即,他仿佛想到了什么,不确定的问道,“对了,你们把七娘安置在哪里?不会是个偏僻的小院子吧?”

王名川跟郑氏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眸看到了些许的不解。或许,这会儿他们两口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对李靖天的话没有理解透彻呢。

看到王名川两口子的反应,李靖天有些无语了,他用力揉了揉睛明穴,道,“唉,王老爷,王太太,不是小侄吓唬你们,如果你们慢待了王七娘,或者对她有什么不敬,那便是犯下了藐视朝廷的大不敬之罪”

“大不敬?这……没这么严重吧?”

郑氏有些心虚,她不自然的挪了挪身子,讪讪的笑道。

“您说呢?”李靖天实在不想跟这对极品夫妇谈下去了,淡淡的说,“王夫人会不会追究你们的大不敬,我就不多说了。王老爷,我再一次声明,我要娶的是忠义夫人王七娘,而不是什么王玖芳,这庚帖,您还是收好吧。”

“李盟主,你不能这样呀,你退了九娘的庚帖,这让她以后怎么嫁人?”

郑氏一听这话,顿时把注意力又转移到女儿的亲事上,她哽咽的质问道。

“那个,这件事先放一放,贤侄呀,你容我们商量商量”

跟郑氏不同,此刻王名川的脑子里只闪现着一个词‘大不敬’……

第160章 渐入高潮

王名川还是慢了一步,当他拉着心有不甘的郑氏一起来到夕园时,发现,夕园里站着七八个陌生的丫鬟婆子,而王绮芳跟赵嬷嬷却不知去了哪里。

“哟,这两位就是王大老爷跟王大太太吧?”

说话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个头不高,人有些微胖,穿着七八成新的绛紫色袄裙,头上挽着抛家髻,整个人看起来利索中带着几分贵气,若不是她抢先一步屈膝给王氏夫妇行礼,旁人还看不出她是个下人。

郑氏点点头,表明她们的身份,不过,眼前这个颇有教养的妇人,一看便知是大家族里的高品级嬷嬷,可整个清苑豪门大家的贵妇少奶奶们,她都熟悉呀,那些太太奶奶们身边的贴身嬷嬷,她也基本上认得,眼前这位却从来都没有见过,只好矜持的抬高下巴,淡淡的问道:“你是?”

“回王大太太的话,老奴夫家姓杨,是京城礼部杨给事郎府上的嬷嬷,这次跟着我们家大*奶,特意来拜会王夫人的。”

杨嬷嬷听到郑氏的问话,很自然的欠了欠身,微微躬身回答道。

“杨给事郎?”

郑氏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她茫然的看向王名川,似乎在询问他可否听说过。

王名川也在闷头想着,唔,杨给事郎?礼部?等等,难道是……他终于想了起来,王锦珏的岳丈曾经提过的一个人,忙激动的问道,“厄,是不是九驸马的同窗,文渊诗社的副社长杨远杨给事郎?”

杨嬷嬷微微颔首,欠身道,“回王大老爷的话,我家大少爷确实是九驸马的同窗,文渊诗社也是我家大少爷跟九驸马一起创建的。”

郑氏一听这话,脸上也闪现出惊喜的表情。杨给事郎是神马人,她不知道,可文渊诗社她知道呀,锦珏的岳丈曾经说过,这个地方可是天下士子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地方呢,据说只要进了文渊诗社,那就一只脚踏入大周的官场了呢。

因为这个诗社是九公主发起的,而九公主又是今上最最宠爱的妹妹,只要九公主推荐的人才,今上一般都会委以重任。而文渊诗社则是普通士子唯一能跟九公主搭上关系的桥梁呀,在民间更有‘小龙门’之称呢。

上一篇:美食计 下一篇:农女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