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13)+番外

这声音听得林如玉一激灵,胳膊上的汗毛竖了起来,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

车外这人,莫不是沈戈的……

想想也正常,沈戈十六七岁的年纪,生得身量高挑剑眉星目嘴甜又会来事儿,没姑娘喜欢他才不对劲。

还不等林如玉向外看,马车便停住了,沈戈跳下马车,用与方才并无差别的声调回道,“是呢,娇姐也要走了?”

“托你的福凑齐了赎身银,那腌臜地方我是一刻也不想待了。”春娇双目含情地望着沈戈,“你哪天回来?”

沈戈笑着问道,“要是能在外边寻个好差事,我就不回来了。”

娇姐,赎身银,车外的人是唱春楼的春娇?林如玉微挑车帘,只见一个用银灰绢帕罩头,身着素朴衣裙,身材凹凸有致的女子正抬头望着沈戈,似是不敢相信地确认道,“就……不回来了?”

沈戈点头,“娇姐要去哪?”

“我……”春娇的两汪秋水,由沈戈脸上转到他身后的马车上,林如玉不由得暗叹一声这乌沙镇虽不大,出彩的人物却不少,春娇的模样当得起花魁二字。

春娇盯着马车,幽幽道,“我不知道……”

沈戈闻言,帮她出主意,“娇姐不如雇辆车,跟着时家的车队先去同安县再做打算,路上也有个照应。”

春娇的含情目又移回沈戈的脸上,低声道,“你问的事,我已打听清楚了。”

沈戈惊喜回道,“娇姐稍等,这人多眼杂,咱去边上说。三子——”

“来了——”

沈戈声音刚落,一个小乞丐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跑到了车边,“沈哥,啥事儿?”

“你先把马车赶到码头去,我稍后就到。”沈戈说罢,又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稳着点。”

听他这么说,春娇又将目光转向马车,那复杂的神情林如玉读懂了:唱春楼的头牌春娇姑娘心系沈戈,等在这里应是想跟他一起走。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得嘞!”三子蹿上马车抓起缰绳,赶向码头。

很快,三子便将马车停在码头边,靠在车厢边框上,甩马鞭摇晃腿,悠闲等沈戈追上来。

林如玉又将车帘挑起一条缝向外瞧,此时天已近大亮,码头上停靠着三艘大船,力工正一袋袋往船上扛粮食。

岸边放着一张长条桌,一个穿官服的人坐在桌后吃着热腾腾的茶汤,一个穿绸衣的男子弯腰站在一旁,用手指着桌上的文书请官爷过目,不过这位官爷对文书不感兴趣,眼睛正在四处乱瞄。十几个带刀官兵分列两旁,不住打着哈欠。

看到这样的场景,结合小姑娘的记忆,林如玉知道这些粮食是朝廷向乌沙镇百姓征收的田赋——漕粮,漕粮装船后,或运到县城、州城的粮仓,或按朝廷分派,运往别处。

漕运安稳关乎国运,夺漕粮乃是重罪,朝廷派专门的漕官、漕军和漕丁负责漕粮的转运,以确保漕粮能安全运送到各地。

因漕粮有大批官家人手运输,所以安全性很高。客船、商船多会跟在漕船后航行,求个安稳。

记忆里有是一回事,亲眼看见又是另外一回事。林如玉凑到车帘边,睁着好奇的眸子看着眼前的鲜活的一幕。

林大福却对这些没兴趣,他手里握着狗儿送给他的小木棍,正一根根数着。他认识的数不多,数着数着就乱了,又从头开始数。一把木棍数了许久,还没能数明白。林如玉看了一会儿,便放下车帘,开始教林大福数数,马车外的三子倾耳听着,露出羡慕的神情。

直到林大福把一把木棍数明白了,沈戈的声音才在车外响起,“三叔,我把大福和二丫带过来了。”

听到这动静,林如玉连忙挑车帘探身,瞧见沈戈引着一位中等身材的壮实汉子到了车前。

还不等林如玉下车,马庆林便笑着抬手拦住,“二妹崴着脚不是还没好?别下来了,在车上坐着吧。”

“多谢三叔。”林如玉说着话,偷偷拽了拽林大福的衣袖,“大哥,三叔过来了。”

林大福抬头向外望,顺着林如玉的话喊了声三叔。

马庆林笑着应了,“货物正在装船,你俩先在马车上等会儿,快开船时你们再上船。”

马庆林这次押运护送的是一艘中等型号的商船,待船家清点好人数,吆喝着众人登船时,林如玉也跟随沈戈、林大福到了船边。乌沙镇的里长正在一一认真查验登船人的路引、货物。

待轮到林如玉时,她将户籍、路引递了上去,里长诧异道,“庆林什么时候有了个这么大的闺女?”

马庆林毫不慌乱,笑着解释道,“是我大哥家的幺女,自小就过继给我们两口子了,不过这些年一直在大哥家里养着。”

里长把户籍递给了林如玉,又验过林大福的,才放他们上船。

林如玉感受到两道视线紧随着她,她稳住飞快的心跳上了船,才回头看。发现这两道视线一道来自站在不远处的漕官,一道来自站在岸上的陈景成。

陈景成见林如玉发现了她,只微微点头。林如玉也微微点头辞别,便跟随沈戈钻进了船舱中。

看到林如玉进去了,陈景成才收回目光,看向此次前来押运粮草的祁县漕官,彭银。

有人到陈景成身边,低声报道,“四爷,马头山的闫四狗等人被咱们的人引入山中了,他们未发现姑娘登船。安王世子被人伏击受伤,在镇南码头登船,去往祁县。”

陈景成惊讶,“什么人干的?”

马头山的闫老狗么?他最近真是见人就咬。

第15章 祁县大人物

陈景成旁边的属下顿了顿,才低声道,“是……咱们的人。”

陈景成……

……

……

!!!

“对了!有件事我一直没机会问。”

林如玉安顿好和生子、沈戈同住一间客房的林大福,被沈戈送回独属于她的狭小房间后,好奇问道,“马头山山匪的外号,怎么都带个‘狗’字?”

“因为马头山的大当家闫江小名叫狗子,马头山的六个当家除了二当家苏岩青也都姓闫,是闫老狗的同族,大伙私下就这么胡乱着叫了。”

林如玉这间船室狭小,放了一张窄床后,室内仅剩一人宽的地方。沈戈关上门站在床尾,向站在床头一尺见方小窗边的林如玉解释道,“给你安排的房间本在二楼,比这宽敞许多,但听了春娇的话后,我就自作主张把你挪到了这里。这里人少,好避人耳目。”

林如玉心弦立刻绷紧,“春娇说了什么?”

“你挡光了,先坐下再说。”沈戈怕林如玉受不住,让她先坐下,才继续道,“闫老狗原是本地的地痞,顶着开荒种树的名头住在骆驼岭,虽然会打劫过往客商,但多为求财,下狠手的时候并不多。你们这一趟出来,带了多少人?”

林如玉详细回道,“家中护院十人,婢仆八人,还雇了宣州正平镖局的镖师十六人。我落水之前,镖师和护院正与马头山的山匪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