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反穿日常(551)

齐家藏有奇宝,不知多少人暗中惦记。类似柔儿的事,极有可能会再度发生。

齐严之是齐家的子孙,虽然他们这一房已经算是旁支了,但齐令宜对于家族中的一些秘密还是知道一些的。

齐令宜知道了。难免齐严之也会听说一点儿。

为安全计,还是从根儿把问题彻底解决为好。

现在胡氏进京了,县主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可以卸掉一些了。至少在齐严之的管教问题上,她可以移交给胡氏。

打发了顾伽罗和齐敏之,县主借着跟胡氏商量齐严之婚礼的名义,拉着胡氏在暖阁里密谈。

“……竟有这样的事?严哥儿没给家里惹下大祸吧?”

胡氏出身宋国公府,祖上也曾跟着高祖爷东征西讨,况她做了齐家二十多年的媳妇儿,对于齐家的宝贝多少听说了一些。

当年齐家出事后,齐令宜忧心忡忡。大醉了一场,酒醉中,他曾经跟胡氏嘀咕了几句:幸好老祖宗留了后手,否则咱们齐家将一蹶不振。

胡氏不敢多问,隐约知道齐家有着朝廷都忌惮的神秘火器。

偏偏自家儿子单纯、善良,生平头一次独自出门就给家里招来一条美女蛇,险些危机家族。

时隔三年,事情早已过去,可胡氏听了清河县主的话,还是忍不住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呵呵。没这么严重。严哥儿只是心善,这才被歹人利用,幸好并没有给家里带来什么麻烦。”

县主忙拍拍胡氏的手背,笑着说道:“事情早就过去了。原本我不该再提。但现在京里不太平,咱们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严哥儿马上要成亲了,来年考了科举,也能计划着入仕了,有些事就须得谨慎起来。切莫被人钻了空子才是。”

胡氏连连点头,“大嫂说的极是。这次我回来,就想着多呆些日子。新媳妇过了门,我好歹亲自带一带。等她诸事都上手了,再回去不迟。”

原本胡氏还想着跟兄嫂提一提丈夫调回京城的事,但听县主这么一说,她火炭一样的心不禁冷了下来——京里不太平,他们回来做什么?还不如远远在江南多给家里弄些产业。

“你这个打算很好。严哥儿的媳妇儿是梁国公吴家的女儿。细算起来,咱们齐家和吴家是老亲,祖母去了,两家的关系才渐渐淡了下来。”

县主缓缓的说道:“但不管怎么说,齐家和吴家是姻亲,如今亲上做亲,严哥儿娶了吴家三房的女儿,也是难得的缘分。吴家的女儿我亲去看过了,模样好、教养好、品性也好,除了父亲早亡,竟是无一处不好。”

“是呢,我对吴家小姐也甚是满意。我娘家的嫂嫂写信去苏州,恭喜我找了个好儿媳妇呢。”

提到未来的儿媳妇,胡氏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当初给齐严之议亲的时候,齐令先和清河县主操了不少心,精心挑选了几户人家,命人逐一去调查,而后把一大摞的调查资料送去了苏州。

齐令宜和胡氏拿着资料反复研究,又是命心腹去京城核实,又是询问齐严之的意见,最后才敲定了梁国公的侄女吴氏。

现任梁国公是齐令先、齐令宜的表兄,按照这个关系算下来,齐严之和吴氏也是表兄妹,只是关系已经很远了。

而且单看门第,齐严之能娶到吴氏女,多少有些高攀的意思。

毕竟齐家已经不是勋贵了,而吴家还是公侯之家。

但如果将两家的亲戚关系摆到明处,外人倒也不会说什么。亲戚嘛,爵位没了,多年的情分还是有的。

如此,也就不会有碎嘴的非议齐家高攀,笑话齐严之配不上吴氏女了。

县主点点头,胡氏满意就好,老爷和她的辛苦就没有白费。

她从袖袋里掏出一张契纸递给胡氏,“这是隔壁胡同的一套宅院,谨哥儿在西南弄了些产业,怕引人非议就没有放到明处,老爷和我商量过了,咱们的祖宅没了,你们一家回京后不能没个住的地方,暂且就住在这个宅子里吧。”

胡氏拿着契纸有些无措,不知该不该收下。

县主笑着说,“收下吧,虽然是谨哥儿捣鼓出来的产业,可到底用了老祖宗留在西南的人脉,按理应该归到公中,只是咱们的情况四老爷应该也与你说过了,那些产业不好让人知道。少不得,你们要吃点子亏了。”

胡氏明白了,赶忙笑着说:“瞧大嫂说的,咱们一家子骨肉,何必分得这么清楚?”

嘴上这么说,胡氏却将房契收了起来。

县主见了,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老四一家都是明白人,这样才不会生出嫌隙。

PS:谢谢阿喵宝宝亲的月票,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哈!

第072章 明算账

“这套宅院是五进五出的,原是一位吏部老大人的宅院,因致仕回乡便卖了,老爷亲自去看了看,觉得好就买了下来。”

县主简单介绍了一下房子的情况,既然是分给齐令宜一家住的,总要让人家满意才是。

“房舍的布局甚是雅致,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老爷说你们在南边住了这些年,应该会喜欢。这还不是最妙的,最让老爷满意的,是宅院的位置。”

县主故作神秘的笑了笑,伸手指了指萱瑞堂一侧的花园,“你那新院子的西南角门正好与花园子相连,打通了,咱们便又是一家了。平日里想过来找我说话,抬抬腿就来了,很是便宜。”

胡氏一听,很是欢喜,抚掌道:“那可真是太好了,刚才我还想着,让严哥儿和他媳妇儿去新宅子住,我呢,就腆着老脸赖在嫂子这儿。嫂子素来大度,总不会把我赶出去吧?反正我是个破落户,就赖上嫂子了。”

一番话说得县主忍俊不禁,一指头戳在胡氏的额头上,“你呀,都快做婆婆的人了,还这般促狭。等明儿你的儿媳妇进了门,看你还怎么摆婆婆的谱儿?!”

胡氏无所谓的抬起头,涎着脸笑道:“那有什么?!婆母去世的早,家里全靠嫂子你支撑,我来的时候,我们四老爷还说呢,在他心里,最是敬重大嫂。那句‘长嫂如母’,真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在大嫂您面前,我还要什么脸面、摆什么谱儿?”

胡氏的话情真意切,虽稍有夸张,却发自肺腑,县主心里好不熨贴。

“让你这么一说,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县主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严哥儿要成亲了,按照家里的旧例。公中应该出两万两银子。一应酒席、小戏等开销,也皆从公中出。我已经让大奶奶去准备了,这些你就不必操心了。”

胡氏连连点头。

名义上,齐令先和齐令宜已经分家。当初为了保全齐令宜,给齐家留一条血脉,齐令先甚至把弟弟这一房开出了宗籍。在官府的备档上,齐令宜已经另立宗祠,算不得齐令先的家人。

上一篇:饥荒女王 下一篇:悍女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