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重生宝典(167)

年初刚从盛京回来,赵王就从滇西那边弄来了许多枪炮兵器,都藏在专门挖好的地窖里。

那些东西可不少若是真的被发现了,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

大山忙摇了摇头,郑重的跟赵王保证:“王爷放心!那些东西弄来的时候就秘密的很,连咱们王妃也不知道,何况是其他人?况且,咱们又是在那种地方弄来的,锦衣卫就是起了怀疑,也万万猜不到的。”

赵王觉得犯了困,闷闷的点了点头,就又问道:“我听说,巴鹰他们已经好几日不见踪影了?”

巴鹰是赵王妃娘家带来的人,功夫很是了得。

大山点了点头,顿了顿就又回道:“似乎王妃派他们去了盛京。”

又是冲着谢庭去的?

真是糊涂!赵王低声骂了一句:“糊涂!”

妇人就是妇人,头发长见识短,那个废物也值得派人去盛京么?

若是真的想弄死他,自己可多的是法子,说句不好听的,自己闭着眼睛都能捏死他。

自己也不喜欢这个儿子,他当年虽然年纪小,可是谁也保不准他究竟记不记得自己跟新的王妃是怎么逼死他母亲的,这些年来或许是因为心虚,他总觉得那个孩子看自己的眼神让自己万分的不舒服。

只是现在留着他还有用——皇帝现在已经五十岁了,他底下封了王的儿子现在就有五个,还有几个皇子也都渐渐的大了。

自己既不是嫡,也是长,皇帝也不是特别喜欢自己,要是指望他封自己当太子,那简直就是在做白日梦。

可是他自己不甘心,他是一路从白骨堆里走过来的,从小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他也想有朝一日能坐在那个号令天下的位子上,让别人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活的胆战心惊!

现在皇帝单独把自己分封到云南这个偏远之地来,摆明了就是让他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跟位子——皇帝摆明了只是想让他安安分分做个藩王。

可是他才不甘心,他凭什么在这里替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守门?!

这反,恐怕是一定要造的,只是早晚问题。

他在等一个机会,不过不是现在:现在朝廷文有能一呼百应的王伯雍,武有智谋过人的魏将军跟定远侯,名不正言不顺,自己若是造反了,只能是加速自己的死期罢了。

他之所以一直留着谢庭这个家伙,又让他安安稳稳的当着赵王世子,是因为要让谢庭在前边挡着。

他若是不押一个世子在盛京住着,皇帝才不会放心自己呢。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真的反了,那谢庭自然就首当其冲的会被众人围攻。

他不过是自己的一枚棋子罢了,但是赵王妃这个女人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非得费尽心思去害他,真是妇人之见。

赵王皱了皱眉,继续问:“那结果呢?”

若是世子死在了盛京,皇帝岂不是要把自己召回去?到时候怕是要留阿远在盛京了

“没事。”大山见他不虞,便忙道:“听巴鹰说,世子身边有锦衣卫的人在,他们并没得手。”

锦衣卫?那个孽子又如何跟锦衣卫扯上了关系?赵王大感意外,道:“锦衣卫的人怎么会与世子搅合在一起?”

大山摸了摸后脑勺,也觉得有些意外,便老实回答:“属下也并不清楚因何世子会与锦衣卫的人在一起。”

一百四十五 暗流

王伯雍下了朝回府就恹恹的,一回来就嘱咐管家吩咐门子:谁来也不见,只说咱们老爷身子不爽,歇着呢。

紧跟着他就呆在书房,饭也没吃。

王庭然知道原委,推门进去就唤道:“父亲?”

见是儿子进来,王伯雍抬眼看了他一眼,皱着眉低头叹了一口气。

今日朝堂之上,工部侍郎欧阳正宏、礼部尚书全隽、户部尚书袁兵上书请立太子。

如今皇帝有八个儿子,前五个分别是幽王、陈王、赵王、勤王跟周王,如今幽王因为谋反之事自然是倒了,其余剩下的四个分别就是陈王赵王跟周王,其中赵王曾经跟着皇帝很是打了几场仗,是个狠角色,周王跟陈王倒是都温吞的性子。

而麻烦的是,皇帝似乎对这些人没一个提得起兴致的。

这些年朝中百官上书立太子的何止千万?到最后却都被皇帝轻轻巧巧的给推了回来,理由不外乎是还无嫡子,长子已废之类,听着就知道是搪塞。

而剩余的几个皇子,六皇子身世不怎么样、九皇子博学多才却偏偏是个病秧子,十一皇子更不必说,向来飞扬跋扈的,养的还不如寻常人家的纨绔子弟。

皇帝究竟存的是什么心思,谁也不知道。

王庭然知道自家父亲在担心什么,就疑惑的问道:“父亲可是为了今日之事心烦?”

内阁有票拟之权,今日他们的奏折定然是先经过了王伯雍的手的。

王伯雍觉得有些乏,伸手揉了揉额头,道:“我已经将自己的意见附在奏折上一齐送上去了,你猜皇上说了什么?”

今天早朝时皇帝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太子会立,不过不是现在,让他再思考思考之后再决定。

难道还有别的原因?王庭然挑眉问道:“皇上或许还是不想立太子么?”

“不但不想立。他还想着分封几个皇子。”王伯雍抚着胡须,面上虽然有苍老之态,但是一双眼睛却格外的明亮有神,一点儿也看不出是个已经年近花甲的老人,他沉沉的笑了一声,道:“皇上的意思是,叫我上个奏折,请命再分封几个皇子,等再过几年还没有嫡子,再决定立谁为太子。”

什么?现在朝堂上对于立太子一事可以说已经怨声载道了。皇帝已经年老了,一国之君是国之根本,他拖到现在还不立太子,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不少的大臣们都已经对此事耿耿于怀,平日里来游说王伯雍的也不少。

若是此时王伯雍按照皇帝的意思上书去分封几个皇子为王,那可就要得罪了满朝上下。

指不定言官们都要指着他的鼻子骂他误国。

皇帝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这是要王伯雍晚节不保么?

可是若是不按照皇帝的意思来又怎么办?那就等于得罪了皇帝,这显然也是不划算的

王庭然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道:“立太子一事已经迫在眉睫了。朝中百官对于皇上迟迟不立太子一事早已经很是不满,若是父亲您真的按照皇上的意思做了,那少不得要被人指着鼻子在后头骂的。何况,如今也确实到了立太子的时候。皇上却一拖再拖,他是什么个意思?”

什么意思?王伯雍摇了摇头,看明日皇帝的处置就知道了。

次日早朝,皇帝的态度就第一次摆在了文武百官面前。

礼部尚书全隽再次上奏:望陛下早立太子。以定国家之大计,千秋之基业。

上一篇:嫡女重生 下一篇:富妻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