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重生(239)+番外

“老夫人如今可受不得刺激了。”顾婉音哪里不知道三太太的打算?可是若真的这事儿告诉了老太太,难道真的就能迎刃而解?自然不能。老太太虽然是太后的亲妹妹,可也是只能法外开恩,并不能左右官府。这事儿已经闹上官府,明里暗里不知多少人看着呢,若是这用了关系,说不得事情会更加糟糕。

三太太目光闪烁,半晌才幽幽道:“也是。”

“那就劳烦三婶了,若三婶打探到什么消息,便差人告诉我一声罢?”顾婉音站起身来告辞,她还等着回去听消息呢。

“那我也就不送你了。”三太太脸上有些愁绪,不过却也露出丝笑容。只是有些勉强罢了。

顾婉音还没走回自己的院子呢,碧梅便是迎了上来,压低声音道:“老夫人让您过去一趟。”

顾婉音顿时皱眉——老太太这个时候叫她过去,莫非是知晓了这件事情?

当下她不再迟疑,忙又转头往老太太屋里去了。一路上心中也算是有了计较。

然而让她松一口气的是,老太太并不是知晓了这件事情,而是要说另一件事情。

太后差人给老太太送了赏赐。

进门顾婉音便是看见了一名宦官,正坐着在和老太太说话。那宦官倒也面熟,太后赐婚的时候,也是他来宣的旨。想来,应该是太后身边的心腹。

顾婉音忙道了个万福。那位宦官起身拱手还礼,瞅着她上下一阵打量后笑道:“世子妃多礼了。我不过是个宦官,哪里当得起世子妃这样的大礼?”

不等顾婉音开口,老太太就笑道:“怎么当不起?她不过是个小辈。况且,诰封都还没下来呢,算不得正经的世子妃。”

听到这话,宦官面上一动,随即笑容更胜:“老夫人也知道,这诰命服可要花些功夫的。太后早就命人做了,只是一直还未好罢了。想来不几日,诰封也就下来了。”

闻言老太太笑容有些唏嘘:“难为太后娘娘想得周到。只是我身子骨越发不行了,想进宫去瞧瞧也是无能为力……”

“太后都知晓,老夫人不必歉疚。”宦官笑笑,忽而看了顾婉音一眼:“太后说了,就算老夫人不得进宫,让世子妃多进宫去,讲一讲老夫人的事情也是好的。”

顾婉音听着这状似没有什么特异之处的话,心中却是陡然一跳。不知是不是她过于敏感,听见宦官说“太后都知晓”的时候,下意识的便是想到如今周家的两件糟心事儿。当下虽然低着头若无其事的浅笑,可是眸子里却是渐渐深沉起来。

第二零四章警告

说了一阵子话后,宦官便道:“时辰也不早了,咱还等着回去给太后娘娘复命呢。”

老太太笑道:“咱们知晓宫中的规矩,也就不留公公了。这些银子,公公拿去喝茶罢。辛苦跑了一趟,咱们周家却是没什么好招待的。”

一旁甘露适时取出一只锦囊来,沉甸甸的样子看上去便是知晓绝不是几十两银子。

宦官顺势推辞了几句,可是既然老太太拿出了银子,就不会再收回来。很快宦官便是将银子接过去,笑盈盈道:“那可就多谢老夫人的赏赐了。”

“是我们周家该多谢公公才是。”老太太笑道,随即看向顾婉音:“靖儿媳妇,你送送公公。我身子不便利,你就替我去罢。”

顾婉音微微一笑应了下来:“老夫人放心。”送人可不仅仅是单纯的送人,而是还有其他的深意。比如:打探一下宫中的动向。

宦官自然也是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当下含笑的站在一旁,并没有拒绝的意思。显然是默许了。

顾婉音当下送了宦官出来,一路只让丫头远远的跟随。她也并不直接就问,微微一笑搭讪道:“上次赐婚,我见过公公一面。后来在天后娘娘宫里,还见过几回,只是不知公公可否还记得我?”

“自然记得。”那宦官也是微微一笑,别具深意道:“我还觉得世子妃是荣嫔娘娘的侄女儿。”

是了,荣妃降了一级,成了荣嫔。纵然身怀龙种,可是却突然失了宠。

顾婉音低头娴静一笑,却是丝毫没有异样之色:“公公记性真好。”

那宦官面色不改,忽然抛出一句话来:“不仅咱家记得。太后娘娘也记得呢。太后娘娘说过,很是喜欢世子妃这样娴静温柔又实诚的性子。不似那些狡猾刁钻的,看着让人生厌。”

宦官已经将话说得如此明白。若是顾婉音再不明白。那就是傻得厉害了。

“太后娘娘对咱们周家的这份关心,咱们都不知该如何回报。”顾婉音若无其事的与宦官对视一眼,投过去一个感激的目光。同时又抛出一个问题。

“周家的拳拳赤子之心。便是对太后娘娘最好的回报。”宦官深深看了她一眼,目光中有些警告:“太后娘娘多次力保周家。周家可千万别让太后娘娘失望才是。”

顾婉音抿唇一笑,面上却是神色一正,诚恳的看着宦官的眼睛到:“旁的不敢说,咱们周家上下对圣上的忠心,却是天地可鉴的。世子爷常说,为臣者,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绝不会做那些结党营私的事情。”

宦官点点头,唇角露出一丝笑容,语气却是不置可否:“只要世子爷能说到做道,想来必定会前途无量。”

“多谢公公提点。”顾婉音笑盈盈看了宦官一眼,感激之意很是明了。

见走到大门口,宦官便止住脚步,笑道:“世子妃止步罢。”

“那就不多送公公了。公公一路好走。”顾婉音微微道了个万福。果然止住步伐,不再前行。一面说着,一面却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只锦囊,暗地里递给宦官:“一点茶钱。不成敬意。”

宦官接过锦囊,轻轻掂了掂量,随即便是满面笑容。犹豫片刻,终于还是在转身离去之前压低声音飞快的说了一句话:“太后娘娘对周家的善举很是赞许。只是听说出了问题后。却是有些不快。”说完这句话,宦官便是不再说什么,径直走了。

顾婉音目送宦官出了府门上了马车,心中却是有些惊疑不定——这样看来,太后应该是知晓了这次的死人事件。

而问题就是——就算她自己,也是今儿一大早才刚刚知晓这件事情的。这么说来,太后说不定,比她更早知晓这件事情。

只是不知道,是谁告诉了太后?还是太后真的对周家的事情了若指掌?这件事情太后知晓了,那保养外室的事情呢?会不会,太后也知道了?只是一直不曾发作,想着给周家一条后路?

顾婉音沉吟许久,这才转身往回走,自然还是先到了老太太屋里。

果不其然老太太还在等着她,见她进来便是问道:“怎么样?他可曾说了什么了?”

既然下决心要瞒着老太太,顾婉音便是浅笑道:“也没说什么,只是警示提醒了一番罢了。让咱们千万不可走了歪路。”

“嗯。”老太太点了点头,只是心中到底信不信,却是不得而知了。随即老太太又问:“管家可还顺手?若是有不懂的地方,你与三太太商量着来才好。可惜二太太如今病了,否则你跟着她学习一番,也是极为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