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甜妻萌宝宝(9)+番外

就那也不是人人都会去买了吃,一般都是给孩子买点,大人基本都在家扒泡饭、喝米粥。

看来,想学小说里那些主人公,开店卖美食,似乎不是那么容易。

也许是时机未到吧。

印象里,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直到千禧年前后,国家重点投资沿海一带,并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沿海渔村集体改革。

余浦县更是大刀阔斧——国有渔场分块承包给个人;峡湾渔村、龙湾群岛陆续开发。到千禧年时,峡湾渔村一跃成为东南沿海最受欢迎的海滨度假胜地。

美丽的海岸线、白金色的细沙滩、适宜赶海的沙砾滩涂和礁石林,还有极具特色的民宿,都成了招揽游客的招牌景点,多少美食摊在海滨沙滩支起。

到时候,让她姑在家门口支个摊子,卖卖新鲜小食,姑姑和姑父也不用像现在这么辛苦了。

表哥家在镇上,听说出门就是街道,到时支个门面卖海产。总比在乡办厂上班挣死工资赚得多。时间也相对自由。

不过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

当务之急是先把自个的粮油关系从纺大迁回来,再把徐家的祖屋收拾了。

等过几年渔场承包给个人、峡湾群岛陆续建设开放,在这开间民宿,做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民宿老板娘。这就是她的奋斗目标了,想想挺美。

“姑姑!”

“姑姑”

林建兵家的俩娃,大的六岁叫林翠翠,小的三岁叫林壮壮,一来就围着他们这个漂亮姑姑和家里新添的小弟弟蹦个不停。

“姑姑,弟弟叫啥名儿啊?宝宝叫壮壮。”林壮壮拍着自个的小胸脯问。

“弟弟叫兜兜。”

小包子生下来还不到四斤,今早上裹着包被搁秤盘上称了一下,再去掉包被分量,居然有八斤二两了。会吃会睡、白白嫩嫩,可不就像只可爱的小麦兜。

徐随珠抓了把前几天抽到的海蓝星聪慧牌糖豆,分给俩孩子。

反正麦兜还小,离吃糖早得很呢。

虽说这不是普通的糖,而是集合了多种维生素、营养素的婴幼儿辅食。可到他能吃,中间还有无数次抽奖机会,应该能再抽中一次的。

再者,一罐糖豆100颗,给俩小的一人抓一把,也还剩大半罐。

谁让她这段时间吃住都在姑姑家,倒也不是一分钱都没了,翻遍原主所有能藏钱的地方,发现还有十几块。只是月子里没法出门,身上哪有什么可用来招待的。

果然,小孩子都喜欢糖,嘴里含着甜丝丝的糖豆,对徐随珠更加亲热,亲热得让当爹妈的林建兵和吴美丽看着都忍不住冒酸泡。

小没良心的!家里又不是没给他们吃过糖!

“翠翠、壮壮,你们姑刚出月子,还需要休养,别老缠着她,让她好好吃顿饭。你们也过来吃,好好吃饭才能长高。”

徐秀媛端着一盘现炸的酥鱼从灶房出来,顺手把俩小的拎到他们自个的位子前。

“来来来,趁热吃。这菜刚炸出来才好吃。”说着给徐随珠夹了一块。

海里捞的杂鱼,洗干净之后搁上料酒、盐巴腌一会儿再裹上面粉油里炸,酥酥脆脆不要太好吃。

也就好日子才会做来吃,平时可不舍得,太费油。

徐随珠月子里没少吃鱼,但大部分都是她姑父张罗来的淡水鱼,炖的清汤,还不给放盐,一两次吃着觉得鲜,到后来纯粹是为了奶娃才逼自己灌下去的。

像这样油炸的海鱼,穿越以来还是头一次。闻到香味就开始分泌口水,馋得不行。

应该说早上听说有炸酥鱼就开始馋了。结果被告知只能吃一块。

看她跟个孩子似的盯着桌上的酥鱼盘眼放幽光,徐秀媛不觉好笑:“行吧,再吃一块,再多没有了。你还在喂奶呢,油炸、咸味的尽量少吃。等断了奶,姑再给你做,让你痛痛快快吃一顿。”

徐随珠被笑得老脸一红:“姑你也坐下来吃啊。”

林国栋笑眯眯地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好酒,开了盖给自己和儿子各倒了一小盅。

林建兵瞅着比大拇指头大不了多少的酒盅还没倒满,抽了抽嘴角:“爹你大方点嘛,这么点,还不够我呷两口的。我外甥满月的喜日子,咱爷俩痛快喝一场呗。”

“想痛快喝自己买去。老子攒多年的宝贝疙瘩,分你喝点还叽叽歪歪。”

“就是藏了多年味道才好嘛,店里舀来的喝起来跟马尿似的。”林建兵厚着脸皮跟他爹讨酒喝。

爷俩你来我往地斗嘴。

林国栋嘴上说着不给,真喝了也还是会给儿子添一点。

女人这边喝的是撒了桂花的酒酿圆子。

徐随珠碗里还添了两勺红糖,酒酿的醉味被冲得很淡,只闻到桂花的香和红糖的甜。

喝一口酒酿吃一口菜,这样清闲的日子许久没有了,大伙儿都很珍惜。

酒过半巡,徐秀媛去灶上炒了一盘什锦海鲜粉干,算作满月饭的主食。

一般家里吃的海鲜都是常见品种:牡蛎、沙蟹、小海螺、花蛤、活皮虾、小杂鱼等,退潮以后海滩上随便捡。

这些不怎么值钱的海货渔场看不上。渔场养殖的都是些方便养殖也比较有市场的品种,如大小黄鱼、鲈鱼、海鳗以及虾蟹等。

当然,渔场还有专门的船队出海捕捞。像带鱼、墨鱼、石斑鱼、马面鱼、马鲛鱼等都是靠撒网捕捞才能吃到的野生货。

一方面量多容易捕捞,另一方面是深海里的,凭目前的养殖技术想养也养不了。

因此一捞上来就会销往各地市场,挑剩下的那些破相货则按处理品廉价卖给本地人。

至于是自己吃还是另谋途径贩卖,那就不是渔场该管的范畴了。

毕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鼓励个体经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国有企业断没有扯后腿的道理。

第11章 打算

徐秀媛俩口子天天蹲在渔场上工,买到廉价渔货的机会自然就多,加上三五不时赶赶海,多的是吃不完的小海鲜,便用盐腌了或是晒成干,得空挑去镇上摆个摊。赶上热闹的交流会也会去县城卖。

县里的人很喜欢渔民挑来的东西。新鲜不用说,腌制的螺肉、蟹糊、咸呛蟹还有鳗鱼鲞、黄鱼鲞绝对是下饭的好搭档。

柴火烘干或是自然晒干的虾皮、干贝、紫菜、海带、裙带菜,放点在素菜或是汤里,既鲜美还补钙。因此只要有工夫去,基本没有走空趟的时候。

徐秀媛俩口子就是靠这笔外快供侄女上学的。

不过侄女也争气,考上大学以后,除了头一年,之后年年都是特等奖学金,支付学费、生活费尽够了。

因此这两年,俩口子手里攒下了一笔小钱,生活还算宽裕。

于是寻思着侄孙满月务必得办一办。

考虑到邻里间总有那些个碎嘴婆娘,红鸡蛋就不挨家挨户分了,自己一家人聚聚、祭个祖、搓顿好的庆祝庆祝,再就是给远房堂姐挑担谢礼过去。台风天还劳烦毛七十岁的长辈跑来峡湾接生,着实辛苦她了。

上一篇:渣影后重生指南 下一篇:部落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