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甜妻萌宝宝(848)+番外

徐随珠夸杨建莉心态好,杨建莉乐了:“得我们徐老板一句夸奖,抵得过别人一万张嘴!”

大人们参观,孩子们则围着池塘垂钓,本以为钓上来的会是小龙虾,结果基本上都是草鱼、鲢鳙。

当然了,鱼苗投放的时间还不长,尤其是鲢鳙,根本不到吃的时候。

徐随珠让孩子们把鲢鳙都放回了,鲢鳙有个别名叫“胖头鱼”,主要吃它的鱼头,鱼长得越大鱼头越好吃。

这会儿的鱼也就比鱼苗大一些,远不到吃的时候。

只留了几条中不溜丢的草鱼,带回去给他们炖汤,好歹是他们一上午的劳动成果。

有梁大少在,即使钓不到小龙虾,也不会让大伙儿空手而归。

这不,就在大家沿着池塘参观的时候,他让褚家人召集本村的孩子抓龙虾,以三块一斤的价格问他们买。

村里孩子很乐意,暑假闲在家里没事干,抓龙虾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别说孩子,村里闲赋在家的大人都愿意。

这不,还真有陪孩子一起抓的,三块一斤,动作快点,饭点前挣它个十块钱妥妥的。

中午饭是在杨建莉家吃的,几道下饭的农家小炒,搭配清炖鱼汤以及现吃现摸的田螺、河虾等野生水产。农家菜嘛,谈不上烹饪技巧,但胜在食材新鲜,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小包子,一顿饭爱上了田螺,让徐随珠买点带回家吃。

“外公和莲外婆没有来,姑婆姑公也没尝到,妈妈,我们带回去晚上做给他们吃呀!”

“是你没吃够,还想借着机会吃一顿吧?”

“嘿嘿!”小包子冲他娘扮了个鬼脸,“买点嘛!买点嘛!”

“买买买!走!梁叔叔带你们抓去!抓多少买多少!”

梁大少替徐随珠应了。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就拿上网兜带着几个小子,摇着小渔船,去池塘里捞田螺了。

其他男同胞也跟去看了。吃中饭的时候就变天了,虽然没下雨,但飘来了一大团云,遮在了洞头村上空,不像大太阳下那么热。

女同胞留在褚家的堂屋,喝着茶聊着天。

正聊到池塘范围不小,除了小龙虾,是不是可以再养点别的啥。鱼么这几种就够了,倒是田螺,是不是可以繁衍一些……时,院子外传来小包子亢奋的声音:“妈妈妈妈!你看我们捞到了啥!”

“啥呀?”离门口最近的林玉娟见小包子拎着个小竹篓回来,打趣地问,“不是田螺难道还能是田螺姑娘?”

“才不是田螺姑娘,是这个!”小包子抬起胳膊擦了把汗,捧出竹篓里的宝贝。

“哟!这不会是河蚌吧?”梁太太吃惊地问。

“是河蚌。”杨建莉笑着说,“之前池塘起底也发现过几个,可能有漏网之鱼躲在了泥底,没有全部捡干净。”

“捡干净干啥?养几个挺好的呀!”陆夫人诧异道,“不影响小龙虾养殖的话,多养几个又没事,横竖这么大个池塘,闲着也是浪费。养到年底了捞起来卖。没人要就全部送我家来,我买!这可是补气血的好东西!到冬天吃一点,整个冬天都不畏寒。”

“还有这个功效啊?但这东西烧了不好吃。”杨建莉的婆婆笑着插了一句嘴,“池塘清底的时候捡的那几个,到后面都扔掉的,肉硬邦邦的,嚼都嚼不动。”

“河蚌肉是比较老。”这点陆夫人承认,“所以得炖汤,不能像螺蛳之类的炒炒就吃,我们家厨娘早些年,买到河蚌都是和火腿一起煨汤的,小火煨上三四个钟头,汤汁醇香扑鼻,每年冬天要是能吃一点,人都显得年轻了。”

女人哪有不爱年轻的?一听河蚌这么好,忙问小包子就捞到这一个吗?还有没有?

“我去问问。”小包子丢下一句,就拎着竹篓跑了。

“小昱跑那么快干啥?担心我们把河蚌炖了吗?”许纷纷看着小家伙的背影忍不住笑。

知子莫若母,徐随珠还能猜不出这小子的心思吗?

“他一听这东西能吃,而且炖汤超级鲜美,肯定让你家梁总专找河蚌去捞了。田螺已经被他抛在脑后了。”

“哈哈哈!”

话说回来,河蚌倒是可以和小龙虾一起养。

徐随珠就给杨建莉支招了:“河蚌生活在水底,而且以藻类为食,小龙虾生活在水草丛,喜欢吃蚯蚓、螺肉之类的,河蚌肉剁碎了也能喂。所以你在池塘里养点河蚌倒是蛮不错的,平时不用怎么打理,年底或是要清塘了收一次,能卖多少卖多少,卖剩下的剁碎了给小龙虾加餐,岂不是一举两得?”

第959章 众筹

杨建莉哪会不乐意。

之前是不知道这东西如此受推崇,而且不知道烹饪方法,知道以后还会放过它吗?

“明天我就托人去问问哪里有河蚌苗。现在养下去还来得及吗?”

“我记得河蚌就是这段时间繁殖的。”徐随珠想了想说,“不如你就买几个产卵期的母河蚌,养下去,都不用买苗,自己就繁殖了。”

杨建莉点头如捣蒜,一想到又多了个营生,虽然效益如何还不确定,但多少总会有收成。

在座的女同胞,见杨建莉真打算养河蚌,抢着预订。一说这东西吃了能保青春,管它多少一斤,订了再说!免得临时来买没有了。

不仅河蚌肉养生,运气好河蚌也能剖出珍珠来。

福聚岛的珍珠养殖场这两年歇业,正愁没有新鲜珍珠填充珠宝匣的女士们,想到河蚌也产珍珠,人清朝皇帝挂的还是河蚌珍珠呢,一个个开始怂恿杨建莉多养点河蚌。

杨建莉哭笑不得:“我这才起了个心思,影子都还没的事,你们就下单了?这搞得我不着急都不行了!”

“小杨,这些家伙都是不差钱的主,只要东西好,保管卖精光!”陆夫人笑着道。

杨建莉感激地看了徐随珠一眼。知道这些富太太们之所以这么捧场,都是看在徐随珠的面上。

徐随珠接收到她的眼神,笑了笑说:“看我干什么!还不赶紧把她们要的河蚌数量记下来。既然是订单,当然要先付点定金了。这样也好,省的你自己掏本钱了。”

这无疑是众筹啊!

杨建莉的婆婆听了满腹感激,二话不说进灶房劈了个大西瓜,端出来招呼众人吃。

吃着西瓜唠着嗑,捞田螺、找河蚌的男士们带着孩子们收获满满地回来了。

河蚌是不多,一共就摸到两个,但田螺有不少,还网到了半斤左右的草虾,炖汤一定很鲜美。

大家把劈开的西瓜吃吃完,就起身告辞了。

回去路上,梁大少问他爹:“咋样老头儿,我这事业搞得还可以吧?”

梁老板倒也没打击他:“作为创业初期来说,还行。但要一辈子靠这个吃饭,我看有点悬。”

“咋地老头?你觉得小龙虾事业做不长?”梁大少不乐意了,“那中午咋没见你少吃几只?”

梁老板:“……”

上一篇:渣影后重生指南 下一篇:部落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