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甜妻萌宝宝(434)+番外

赏月时,徐随珠端出了分别用烹饪宝和手工烘烤的月饼,既有符合老爷子们口感的传统月饼,也有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冰皮月饼,装在净白的瓷盘里,分到各张桌上。

“看!月亮升起来了!”

“月亮像月饼一样圆!”

“不!是月饼像月亮一样圆!”

孩子们仰头看着月亮,兴奋地说个不停。

“老头子我来说几句!”

陆老爷子端起茶盏。中午喝了个过瘾,晚上赏月,儿媳妇、孙媳妇坚决不同意他再喝一盅,只好以茶代酒,来番祝茶词:

“今年,我们几家,在阿骁俩口子用心的安排下,在这里团聚,这是阿凛出事以后第一次!但不会是最后一次!”

大伙儿热烈鼓掌。

老爷子笑呵呵地抬手压了压,继续说:“我和老傅、老李、老林在这里住得很开心。阿阳这小子,搞建设确实有一套,把山庄规划得像仙境一样。这里,往后就是我们几家的大本营,我们几个老的,打算长住这里,平常不需要你们时时惦记,各家人多事多、工作也都挺繁忙的,每年中秋,希望你们能回来看我们一次,就在这里!”

“好!”

各家的中青辈响亮回道。

“今年是阿骁牵头筹备的,明年我来。”陆驰凛举起茶盏,敬了敬大伙儿。

“那后年就我了!”傅正阳抢着道。

李韬为首的小年轻,集体嘘他:“凛哥那是板上钉钉、就差走个仪式了,你的另一半在哪儿呢?”

“我……”傅正阳的眼神下意识地瞟向林妹妹。

林玉娟羞恼地瞪他:“看我干什么!”

“哈哈哈哈!”大伙儿忍不住放声大笑。

陆夫人抬手戳戳邻座的闺蜜:“看来,你们家小娟也快了。”

“是啊!”林夫人欣慰地说,“阿阳这孩子我是挺满意的,不过感情的事,主要还得看他们自己。”

林建设这个闺女控却不怎么满意,鼻息哼哼:“傅家小子有什么好的,就一张皮囊好看点!身手忒弱,我一根手指就能放倒他!”

林夫人好气又好笑:“都什么年代了,谁家挑女婿看身手的?这要是看走眼、挑了个坏的,小娟下半辈子岂不是要被欺负死了?”

听媳妇这么一说,林建设顿时又觉得傅家小子这样的白斩鸡也不错。自家闺女小时候练过点拳脚,婚后俩夫妻要是打起来,还挺有胜算的。

于是,埋头喝茶吃月饼,不再发表意见。

林夫人扭头和陆夫人对了个眼神,眼底满满都是笑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不知谁即兴背起古诗,大家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抢答起和中秋有关的诗句。

陆大佬悄悄捏了捏孩子妈的手背。

想趁孩子们乖乖吃月饼赏明月的间隙,想带孩子妈出去走走,过会儿二人世界。

徐随珠对他那点小动作还能看不出来?好笑之余,顺从地跟着他,从热闹的赏月队伍里溜了出来。

两人在山腰一块平坦的大青石上坐了下来。抬眼便是那轮跃离海平面的圆月、耳际是一波接一波、富有节奏的潮声。

陆大佬拥紧孩子妈:“冷吗?”

“还好。”

徐随珠偎在他怀里,把玩着他宽厚的手掌。

“去年是我们家收获最丰满的一年,今年延续去年,依然收获满满、平安顺遂,明年必将延续今年……”陆驰骁下巴抵在孩子妈的肩窝上,柔声低语。

徐随珠笑应道:“嗯,一年更比一年好!”

陆大佬低低笑起来:“不愧是老师,总结得十分到位、言简意赅。”

说完,头一低,深深吻住了她。

早就想这么做了——在碧海明月的见证下,两人的情意,天长地久……

第489章 三年(新篇章)

时光如水、光阴如梭。

弹指一挥,便是三年。

峡湾景区在这三年间不断完善,如今已是国人皆知的著名风景区。

这三年来,峡湾景区每年都在为余浦、为Z省创造税收新高度。

它像一只聚宝盆,各行各业,在这里衍生。

除了本地的渔场养殖户生意欣欣向荣,别的行业也蒸蒸日上。

譬如曾经一度濒临破产的国营罐头厂,如今成了全国罐头行业的领军企业。虽然福聚岛牌的水果罐头,在京都的世家圈里更受欢迎,但架不住货少,因此徐随珠从不刻意宣传。倒是罐头厂,随着一条街上的生意走俏,打开了滞销的局面,各地百货商店、个体小卖部,都纷纷问他们订货。如今的国营罐头厂,哪里还是三年前那车间停工、濒临破产的局面,新开了好几个车间,还不够生产的。

罐头厂生意一好,连带着周边种果树的村落也发达起来。

荔山村和山里村,悉心听取了徐随珠的意见,搞起了农家乐。

九十年代初,正是农家乐萌芽的时期,一面世,就吸引了无数城镇游客。

昔日贱卖的山货,如今成了游客抢着买的行俏货。有周末带着孩子来踏青、爬山,临走带些土特产回去的;有特地来为病床上的老母亲、老父亲采购山养母鸡、野生菌菇的;当然还有不远千里就为一顿纯天然农家菜的饕餮客……

再说隔壁的石坎、坪头等乡镇,自从听了徐随珠的建议后,在王县等县干部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开办起符合本土色彩的乡办厂。

石坎镇,学石雕、做石雕生意的村民逐年增多,因为从景区的石雕摆件买卖中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个行业,带领全村走出闭塞的石山、将精雕细琢的石雕摆件,销往各地。无论公家的、私人的公园、花园,都喜欢从石坎镇订购石雕、假山石……

坪头镇的浴盐,于九二年广交会谈成了一笔出口业务,从此声名鹊起。

来余浦旅游,除了必玩的峡湾景区,还会去坪头镇的乡办厂抢购一番。

百货商店缺的货品,没准能在厂里买到。

坪头镇浴盐的种类,也从最初的天然海盐和中草药浴盐两种,扩展到如今的十来种。

徐随珠和刘大夫,托浴盐畅销的福,联手赚了老大一笔外快。

受益于峡湾景区的红火产业何止这几家?看手工艺品一条街上,林林总总的店铺,哪个店老板不眉开眼笑?托景区的福,一年成就万元户,三年突破十万元。

那些曾经踌躇过、动心过、最终因为嫌租金太贵而和手工艺品一条街失之交臂的镇民,后悔莫及。

虽说镇上租个店面、摆个摊也有生意,但远不及景区一条街的效益好。那里毕竟是景区的一部分,很少有游客逛了一条街以后,不带点土特产回去的。

最后悔的莫过于陈媛媛一家了。

陈父陈母这几年没少骂这个坑货闺女。陈媛媛的弟弟也没少恨她,好好的一个发达机会就这么被她搅合没了。

陈媛媛哪受得了成天听爹妈不是唉声叹气,就是话里有话怪罪她,九一年底心一横搬了出去。

上一篇:渣影后重生指南 下一篇:部落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