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现代后,我成了学神(183)

作者: 江雨声 阅读记录

这一代商业化发展最好的半导体是碳化硅,就是因为碳化硅很好切割,量产难度很低。如果金刚石半导体需要专业机械……甚至人工来打磨,那做不出光路的话,它的可开发性就远远不足了。

他应该找到一次性解决这两个难题的办法,不然以后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就很难再回来突破这个难题。

景长嘉沉思了许久,思路依然卡住,理不出什么头绪。他干脆站起身拿了几本钻石发展与处理的书来看。

书本翻过了数十页,封照野才重新走了回来。

他短发上还有没清理干净的积雪,进门后就站在门边不在靠近了。

景长嘉放下书走过去:“你是超人吗?这个天穿这么薄还出楼跑步?”

“你别过来,很冷。”封照野说,“只是随便走了走。”

“这么一冷一热,你不生病就是神仙了。”景长嘉没好气地说,“小封教官,你这脑子有时候比我的新材料还硬。”

他走到封照野身边,一伸手就将自己的大围巾披在了封照野身上:“我可不想看到你生病。”

封照野垂着眼看着他笑:“我的脑子会比你的材料还难处理吗?”

“我能拿激光刻它,你的脑子能么?”景长嘉用力系上围巾,“激光一刻你就完蛋。”

“是小景教授心软,舍不得下死手。”封照野轻声说,“不然用不了激光,你用硫酸泡我,我也躲不了。你的新材料也躲不了。”

景长嘉突然一愣。

他抬头看着封照野,又扭头看向桌上的金刚石半导体。

实验室灯火通明,白色的灯光下,金刚石半导体折射着灯光显得熠熠生辉。

“我是不是思路错了……”景长嘉突然道,“腐蚀的蚀,也是蚀刻的蚀。”

他之前一直觉得,利用浓硫酸进行蚀刻,会大大降低材料本身的折射率,令光路无法形成。

可换一个角度想,作为一个电路与光路之间的过度芯片,当量子约束还有缺陷的时候,通过降低路径附近的折射率来限制光路通道,或许本身就是现阶段的光路芯片所需要的一部分。

理论上来说,这实在是个很无稽的想法。他相信其他实验室里肯定也早已试过,如果这么简单就能处理出来,也不至于金刚石半导体至今仍旧无法推广。

但或许是被卡了太久,景长嘉现在觉得,只要有新想法,都值得一试。

他放开封照野,大步走到书柜前,认真浏览起书柜里的书。

思路一改,简直天地顿宽。

等夜晚回到记忆图书馆里,景长嘉迫不及待地打开试验机,开始以浓硫酸为主要元素,计算新的腐蚀性材料。等电脑演算的时候,他就快步走到书柜前,认真地寻找起未来圆柱世界的材料学与芯片发展相关的书。

阅读过的书一本一本的堆在书桌上,渐渐地就堆得比他人还高。

无数看过或是没看过的知识涌入他的大脑里。景长嘉似乎有了很多头绪,又似乎没有头绪。

多出来的种种想法如同一团乱麻,找不到那个关键的线头点位在哪里。

突然,景长嘉在一本讲半导体发展史的书里注意到了一种名为ETCH-03的材料。该材料是某种复合材料,曾经在第一代、第二代光路半导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ETCH?

以未来圆柱世界的命名喜好,这是代指的蚀刻技术,还是某种腐蚀剂?

景长嘉精神一振,他总觉得自己之前在其他书里,也见过类似的表述:“系统,有精神类药剂吗?”

“抱歉宿主,目前能量不足。”系统说,“下一批能量是否不再用于开启完整资料库?”

“是。先凝一瓶精神类药剂。”景长嘉说,“我需要整理自己的大脑。”

“明白。凝结成功后,系统会通知宿主。”系统说。

景长嘉点了点头,再次将注意力放进了书中。

闹钟响过后,景长嘉从办公椅上坐起身揉了把脸,步入盥洗室里洗漱完毕后,他就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浓硫酸实在比较危险,学生们又都还在做金刚石的稳定培育实验。关于ETCH-03,他决定自己来。

它是一种复合材料,就必然要加入一些别的东西。使用目标是金刚石半导体,那么加入的材料应该是增加该材料的腐蚀性,同时它不能伤害到碳化硅与增强金刚石各方面性能的极微量胎体金……

景长嘉一点点地在笔记本上写着。

写到最后笔尖一顿,随后他站起身拿起外套:“吴教官,我们得回学校一趟。”

“好。”吴教官问也不问,“你也该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了。”

景长嘉快步往外走:“回头再说。先去材料学院那个数据库大楼。”

他有些新的想法,需要先用材料数据库验证一下可行性。

等验证完毕了,再回去拿几件衣服到实验室来。唔……他们家小封教官的衣服也得备几件。

如果他的想法得以验证,小封教官得居首功。

想到封照野,景长嘉坐进车里,笑弯了眉眼。

吴教官透过后视镜看了他一眼,只觉得这一瞬间,车内就充满了粉红色的味道。

年轻人谈恋爱,真是……

啧啧。

吴教官心中摇头,轿车却平稳的启动,缓缓离开了研究中心。

作者有话要说:

封照野:殿下,臣要告发有人对臣上下其手,用过就丢。

云中殿下:谁这么大胆?

封照野:盯——

云中殿下:(* ̄︶ ̄)景长嘉做出来的事情,与我云中郡王有什么关系。

第120章

记忆图书馆内,书桌已经变成了一个U字型。

桌上堆着的书几乎形成了一个弧形的书墙,将里面坐着的人挡得严严实实。

模拟的试验机正在速度飞快的计算着什么,而景长嘉埋首在书堆里,时不时地在记录时抬头扫一眼屏幕。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连串的数据显示在屏幕当中。

景长嘉拿笔记下,又抬手修改了一部分的参数,试验机再一次演算了起来。

等待结果的时候,景长嘉继续看着手里的书籍。

他这几天翻阅了数不清的文献资料,有当前国内外的期刊,也有来自于未来圆柱世界里的相关专著。

大量的工作之下,杂乱无比的思路逐渐被他理出了一些小小的线头。

未来圆柱世界与现在的文明形式相差太远。涉及到具体工艺上,因为未来圆柱世界的前沿知识垄断与技术迭代速度的迅猛,导致景长嘉也无法确定自己的猜测就完全准确。

但无所谓,他有模拟实验室,所有想法都可以试试。

写完最后一笔,景长嘉就起身往模拟实验室走去。

系统攒了一段时间的能量,根据景长嘉的需求又打开了全息实验室的部分数据库,现在他完全可以展开脑子里设想的种种实验。

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用腐蚀剂在材料表面蚀刻出电路,这绝不是什么值得未来圆柱世界在书上记下一笔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