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387)+番外

“奶奶,我没事的,钱要过来就好,我得好好上学,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以后赚钱,接您跟爷爷到帝都去看长城。”

中午方超爷爷回来的时候买了一只鸡,卖鸡的老板跟他们都认识,知道方超考上了一高,高兴的还给打了折。

方超手里拿着钱准备去给刘老师买些东西登门道谢。

方超奶奶上午出去在楼下还跟邻居们说话,孙子能考上一高要给大家说一说。

刘巧丽在家里也准备了好吃的,儿子考到重点班,多大的喜事啊。

方超买了两袋子水果去的刘老师家里。

刘巧丽正在跟儿子絮叨,“你说你,我刚刚做好的饭,你非要去你小姨家,你小心你小姨烦你啊。”

赵明柚穿上新衣服特别嘚瑟,“妈,我才不是去要蹭饭,是恭喜徐淮考了全县第一的,我们可是好兄弟,以后上大学也要一个学校的。”

刘巧丽对于儿子能考这个成绩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来,我给你拿点钱,你去的时候买些东西,别空手去。”

赵明柚接到钱在玄关处换上鞋子,正巧门铃响就打开了门。

刘巧丽也看到了人赶紧笑着招呼起来。

“方超,快进来。”

赵明柚认识他,但不熟,其实印象也一般,之前徐淮就是跟他认识的时候才会打架的。

“妈,我走了。”

刘巧丽也不想管他,语气嫌弃。

“你赶紧走。”

方超进来把水果放到桌子上,“刘老师,我是特意来感谢您的,如果没有您,我也不会考上一高,这一年辛苦您了。”

他说完还鞠了一躬。

刘巧丽正给他从冰箱里拿出来一瓶饮料,作为老师听到这几句话是真的很感动,赶紧过去把水递到他手里。

“这是老师应该做的,你呢,以后就好好上学,虽然以后不在二中,但有什么事情也随时来找我,我帮你,好好读书,还有三年,你就能挣扎出去,给自己一个新的未来。”

方超知道,新的未来,他会的,走出江县。

“谢谢老师。”

刘巧丽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这一刻特别欣慰。

方超是中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才知道徐淮拿下了全县第一,他真的很厉害,从家里出去溜达到了学校对面的乌石胡同,今天看起来特别热闹。

“小徐老板,今天是都免费?”

“是的,免费,吃什么?”

“那我要一碗牛肉面,恭喜你啊,你们家徐淮争气。”

方超站在门口就听到这句话。

“你吃点什么?孩子。”

他看着面前的人,徐淮的小姨,她长得好看,很温柔,跟徐淮长的也像,对徐淮也很好,跟他之前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我,我也要一碗牛肉面。”

“好,先找个位置稍等一下。”

方超坐在一个角落里,他记得上次来还是去年,生意很好,在二中的时候就听同学有说过的,这家做饭好吃,平时都是靠抢才能吃到。

“你的牛肉手擀面。”

“谢谢阿姨。”

“不客气,小心烫。”

方超笑着拿起来筷子,徐淮小姨真好,这是他第一次吃,真好吃,面条筋道,汤很清香,上面大块的牛肉炖煮的很烂糊,一点都不塞牙,他大口吃起来也不嫌烫,吃完脑门上出了好多汗,他要等收费的时候买两碗带回去给爷爷奶奶都尝尝,他吃完以后看着忙碌的小姨也没上前说话,只是默默的离开了。

一高的真很好,好的学校有最好的老师,好的学习环境,还有好的学习资源。

高中三年他都很努力,虽然一直在普通班,但他校排名一直在前一百,也一直都能在排名公告栏里看到徐淮的名字,永远都在第一名。

三年过的很快,他拿捏了亲爹,还用同样的方法让亲妈给自己的抚养费,生活方面只要不要求太高,完全没问题,拿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他也很开心,六百四,没辜负任何人,他还是选择去了帝都,如刘老师说的一样,新的未来。

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也很稳定,暑假里他在县里找了一个饭店打工,赚了好几千块钱,生活费都够了。

“这是你陈阿姨给的升学红包,这是你隔壁的王奶奶,四楼的赵叔叔,还有李庄的张姑奶。”

方超奶奶看着打开的红包。

“方超,你去吧,去帝都,好好学,不用担心我跟你爷爷,社区里说会帮我跟你爷爷的。”

方超当然会的,他每一年都在成长,高中三年他性格也变的更好,更成熟更稳重,也更乐观。

老师说,越是经历过苦难的人,人就越乐观。

他也这么觉得,自卑敏感的方超已经过去了。

“奶奶,我知道的,您跟爷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我在大学里会好好学习的。”

方超奶奶听到这话忍不住掉了眼泪,叹了声气,拉着孙子的手。

“你辛苦了,爷爷奶奶实在帮不了你什么。”

方超伸手抱着奶奶,“谁说的,要不是爷爷奶奶帮我撑着,我肯定也考不上名牌大学,是不是,您在家里好好吃药,定期复查,一定要等着我赚到钱孝顺您。”

方爷爷是个习惯性沉默寡言的人,坐在一旁的小马扎上,也默默擦泪。

“而且我申请了国家大学生贫困补助,学费国家能先垫付,也不收取利息,等我毕业赚钱了再还就行。”

方超奶奶拿出来自己的手帕,擦擦眼泪。

“好,多买两身像样的衣服,。”

方超离开江县的那天,天气很好,恰如他的未来。

第146章 徐小溪事业番外

徐淮徐池拿到保研结果的时候,都已经是大四上学期,九十月份。

陈耳东在江县默默努力了三年,话多外向的人也变的稳重踏实起来,只要是他放假,都会提着东西来家里或者店里来跟小姨说话,然后吃顿饭,他也在八月份拿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通知书去了陕西,跟徐池都在西安。

徐小溪跟江妍一起去车站送的人,她还特意给做了牛肉酱,辣椒酱,还有塑封好的牛肉干带过去。

陈耳东下了高铁倒是没被同校的学长们接走,是被徐池接走的,他保研到了清华,不在本校,在西安也没多长时间了。

“我送你去学校,然后再带你去吃我们学校附近的泡馍小炒,饿了吧。”

陈耳东点点头,他现在还很兴奋,但看着徐池,摸了摸包里小姨给带的东西,觉得还是给他吧,本来是想偷偷藏下来的。

“小姨给的牛酱,辣椒酱,还有牛肉干,咱们俩一人一半。”

俩人把东西分了一分,徐池去他学校里又转了圈,然后带他吃饭,剩下的就让他自己去慢慢了解,晚上带着小姨给自己的东西回到宿舍。

“徐池,你回来了,哎,你手上带的什么?”同宿舍都是少年班的,基本上也都保研成功,两个本校,另外几个去了外校,说话的叫房前,爸妈都是教授,高知家庭,长的倒是又高又瘦的,但每天都是嬉皮笑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