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379)+番外

徐淮他们几个进来就看到了秦时时。

张悬这是第一次见大明星哎,还是活的,目瞪口呆。

“小姨,秦阿姨好。”赵明柚先打了招呼,今天还有意外收获,又见到偶像了。

秦时时也跟他们打招呼,“吃火锅呢。”

“徐淮,外面菜园子里弄点涮火锅的菜。”

徐淮哦了一声转身就出去,秦时时也跟着过去。

徐小溪让他们几个把厨房里准备好的菜也都往客厅里搬。

秦时时跟着一起出去到大棚里摘菜。

徐小溪特意种的,生菜,韭菜,白菜,芫荽,还有菠菜,小葱。

秦时时可喜欢这种生活了,实在太舒服。

俩人每种都拔了一些,回来择一下,洗干净放到盘里。

徐小溪这边带着他们几个把饭桌上也都摆好了,辣锅里的火锅底料是她之前就炒好的放到冷冻层,什么时候想吃拿出来一块就行。

“锅开了,你们先吃。”

秦时时坐在一个编的坐垫上,还挺舒服的,“那你呢?”

徐小溪给焖的米饭这会就放凉了,“我把米饭炒了,这几个孩子吃火锅不吃点主食容易吃不饱。”

赵明柚听完赶紧把火关了,“小姨,我们等着你。”

徐小溪抿嘴笑笑摆摆手,“没事,你们先吃,炒米饭很快。”

热锅凉油,一把切碎的绿油油的小葱,放进去,再把切好的腊肉倒进锅里,炒出来油,香味也出来了,再把米饭倒进去,盐,味精,酱油,分别调味提鲜调色。

张悬到厨房里把炒好的一盆米饭从厨房端出来,香的想流口水。

赵明柚才把电火锅又给打开。

“小姨,这个好香啊,一年没吃到这个炒饭了。”因为没有腊肉。

几个人围着一个小矮桌,坐在垫子上,又暖和又方便。

“那多吃一点。”

炒饭盆里有勺子,每个人都先盛了一小勺,先是大口扒拉了一口米。

秦时时觉得特别的香,米的香味跟腊肉特有的烟熏味,真的很独特很香,一点都不腻。

“好吃好吃。”

赵明柚已经扒拉吃两口了,香得很,他能在吃两大碗。

徐小溪觉得这一个半月没见,他们几个好像都更饿了?

后面几个人涮着火锅笑嘻嘻的聊着天,外面下着雪,刚刚从菜地里采摘回来的蔬菜,新鲜好吃,汤底浓郁。

吃饱喝足后,徐小溪洗了一盘子水果端过来,打开电视,看的是秦时时的新综艺。

花姐看热搜上的事情都结束了,秦时时还没给自己回信息,平时抱着手机不撒手的秦时时居然这么久不玩手机。

秦时时这会在大门口堆雪人呢,她堆完雪人下午三点多,准备拿手机拍张照片给发社交平台上,才看到上午发生的事情,她都习惯了,这不算什么,发了消息分别安慰经纪人跟赵昭,还要去赵昭的微博下面回复,只发了两个抱抱的表情包。

她才拍上雪人,然后配文,“小年快乐,希望我年年都能这么开心。”

几年后,秦时时结婚当天,徐小溪作为娘家人把她的手交到新郎手里。

秦时时当场泣不成声,日子过的太快,她还以为那是一次无意的旅行,这一生走的都很艰难,但所有的一切也早已经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第142章 鸡汤小馄饨(徐淮徐池高考番外二)

农历五月初,已经很热了,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正巧就快赶上高考,外面知了声叫个不停,一出门就是一阵风扑面吹来,不过风也是带着热气,看这闷热的天,估计着明天要下雨,不过下完雨也正好,天气凉快一些对学生们好。

徐小溪骑着电动车从店里回来,十二点正热,她在店里都没炖汤,准备晚上再去,主要是下午还要去学校接徐淮,两天后高考,他们重点班的才放假。

徐池也要参加这次高考,但他其实已经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参加了西安交大的少年班的自主招生考试,那次考试有面试,笔试还有其他的,被选拔上以后还需要在交大附属中学先读一年预科,第二年才能进入到大学里去。

考完一个月查了成绩,总共录取认有两百左右,徐池综合成绩判定第二,笔试第一,当时江县一中的校长带着周老师开着车拉上横幅,还放了鞭炮来恭喜的,场面是真的很大。

街坊邻居们也都来家里热闹了一下,她买了瓜子花生跟喜糖,给邻居们都发一发,徐刚大爷更是夸张,来到家里塞了一个大红包,这是给的心服口服,会读书的孩子真让人喜欢,就算是砸锅卖铁也愿意让孩子读,都是祖上冒烟了。

但学生还是需要参加高考,只需要把高考号提交过去就行,不需要填报志愿,录取通知书跟高考录取的那一批是一起发放的。

所以徐池是没啥压力,但他还是去上课,只是比较自由,周老师也不太管,周老师现在也不是周老师了,因为带出来的学生优秀,也升了年级主任,江县一中从建国后没多久就建校了,也几十年了,送出去的学生比牛身上的牛毛都多,但能这么出名厉害的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出来。

徐池今天没去店里,他觉得小姨一个人在店里太忙了,所以有时候就不去上课在店里帮忙,或者就上午不去上课,下午去,但学校的考试也都会参加,可成绩一直都是稳稳的第一。

周老师见到人就感慨,天才到底是天才,智商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这就具象的展示出来了,不服也没办法。

大豆听外面的过路车的声音,就能辨别出哪个是小姨的,本来在菜园子里乘凉,赶紧站起来用嘴跟爪子就把大门从里面打开了。

徐小溪骑着电动车进去,大豆跟小豆上前转圈冲着徐小溪摇尾巴。

“好好,别太热情,因为现在天有些热。”

大豆能听懂,自己就往后退了,蹲在地上吐着舌头看着人。

徐小溪把电动车篮子里的肉拿出来,是一块上好的牛肉,晚上准备包牛肉馄饨吃,她刚刚提着肉进了客厅,手机响了。

“喂,树志,怎么了?”

赵树志这两年发展的很好,养猪场的规模一直在扩大,直到今年厂里的工人都有三十多个,加工厂一般是到年底才开始干活,今年年初开始养鸡,他跟秋水都是老实人,干什么之前都会问问徐老板的意见,当然还是合作模式的,养的就是乌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重点是周期比较短。

“我到城里来送东西,现在在我婶子家呢,提来两只鸡,给徐淮徐池补补身体,孩子天天熬夜读书,起早贪黑的,这又快考试了,多补补。”

徐小溪每天都换着花样的给他们做好吃的,都挺能吃的,但都长得高啊,徐池这三年已经赶上他哥了,俩人都一米八几的,但都不胖,还是年轻代谢高。

“不用了,给豆包吃吧。”

豆包都已经三岁了,长的特好看,马上也要读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