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370)+番外

“奶奶,朱老师。”过去打了招呼。

朱老师看他们家是早早地就开始搬东西了。

“都弄完了是吧。”

徐小溪点头,“明天我在新家里请大家吃饭,可都来,不用带东西。”她提前几天就通知到了,还有徐刚大爷,赵大娘,几个孩子,以及这些邻居们。

朱老师还真没正儿八经的吃过小徐做的大盘子大碗呢,听见这话笑的特开心。

“那肯定的,你放心吧,我们几个早就准备好了。”

徐小溪也没多说,那边家里还要收拾。

徐淮他们几个正在家里撒欢。

赵明柚看到装修好的家以后羡慕的都要流口水了,怎么不是他家啊。

“徐淮,这是你的房间啊,床真大,我能住在这里吗?”

徐淮装作嫌弃的摇头。

“当然不行。”

赵明柚看旁边的卧室带卫生间的,走过去站在门口看着这个大房间,“这是给谁准备的?”装修的还怪好看的。

张悬也跟着看了过去,里面的床跟被子都铺好了,好像都是新的。

“小姨说家里来客人可以住,比如说你偶像。”

徐淮双手环抱在胸口。

赵明柚觉得短短一会就接受到很多暴击,又是羡慕徐淮的一天。

“我还是去院子里跟大豆玩吧。”

大豆在院子的草地上趴在晒太阳呢,玩的可高兴了,这里比在那边住的舒服,可以到处跑。

徐小溪骑着电动车进来。

大豆立刻就迎了过来,围着车子乱转。

徐小溪准备把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好,中午要在新家里吃第一顿饭,把那个大锅带轮的推出来,朱嫂子说要把养的小龙虾送一些过来,今年养的夏天卖了一波,赚了不少钱,也给徐小溪分了一些,她进到家里,把他们几个从楼上叫下来。

“中午炒个小龙虾,再在院子里做个烧烤,先简单吃一顿,明天要做两桌子饭菜,你们早点来啊,徐池,一定要把耳东叫来,我都好久没看到这孩子了。”

徐池倒是天天见,去上补习班这么久也没多稳重,话还是很多,被周老师气的都罚站了,周老师还说上一届他带的学生最难管的是赵明柚,他想到这里看看这会站在旁边的那个高中生。

现在家里院子大,烤串都能摆开,家里的菜院子里全是菜,都够吃的。

作者有话要说:

高估自己了,可能两章写不完,已经收到大家的评论了,给大家管饱,番外会写的长一些,我也很不舍的跟徐家人以及,赵明柚,张悬,陈耳东,赵奶奶,刘奶奶,朱老师,何姐,程大娘,洋气的韩大爷,时时,昭昭,等等告别,但即使完结,她们也会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跟我们一样,好好的过日子哦,抱抱你们。

第139章 搬家聚餐(中)

正晌午,没早上的那会凉意,但太阳晒着也不热。

“徐淮,把大锅推出来。”

徐小溪是到院子里搭建起来的棚子底下把买的新的烧烤炉子拿出来,这个是她提前备好的,房子盖好装修好,也有时间给孩子们倒腾好吃的了。

院子里有用水泥砌的可以洗手洗锅碗瓢盆洗菜的水池子,上面有水龙头,水龙头也是可以随时接上管子能拿着浇菜地,浇浇花的。

赵明柚跟在后面把碳给提出来。

徐小溪拿着湿布全部都给擦一下,还要组装,她看站在自己身边的赵明柚。

“明柚,你妈妈有时间吗?明个也过来一起吃饭。”

赵明柚摇头,“我妈这两天要家访,因为她去年不是带了方超吗?他也考上了一高,不过是在普通班,一个学期是一千八,但低保户是有补贴的,学费好像会补贴一些,但也不多,她觉得二中很多可能看起来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其实家里都有一定的问题,所以想上门都先做个拜访,心里有个底。”

徐小溪听着其实在江县这个小地方,很少会有什么老师家访的,学校不安排,老师也不会去,但这是她主动去的,做老师做的很不错,但也很辛苦,怪不得能把赵明柚教的也这么好。

“好,那你回去说有时间随时来家里吃饭。”

徐淮把锅推出来,到水池旁边,然后接过来水刷锅,因为也好久没用了,还是几个月前给师傅们做饭,要好好刷一下。

徐小溪准备炒个龙虾后,再烙一些小饼,让他们可以用饼卷烤串。

黄婶子早上的时候就听到隔壁门口放鞭炮的声音了,但人家第一天搬家肯定很忙,也不好这会上门打扰。

朱嫂子今天也是来县里送货,正巧也顺便把小龙虾给送来,养殖的小龙虾今年可是赚了不少钱,供货量也多,他们家养殖的小龙虾个头大,虾尾肉质很有弹性,都供不应求,她知道新家在哪里,之前盖房子的时候来过,她跟唐山那会商量说,徐老板盖房子装修肯定需要不少钱,他们俩能在江县现在过上这样的日子,多亏了人家帮忙,人不能没良心,她过来送钱,结果小徐老板也没要,说是手里够,这一到门口看着这大门。

“哎呦,这房子真气派啊。”

徐小溪在院子里刚刚把烧烤炉的架子装好,就听到门口的声音,站起来往门口走过去,走过去还是有点距离的。

“朱嫂子来了。”

朱嫂子把车停在门口,把三轮车上的一桶小龙虾提出来。

“这香味,桂花真香。”她都觉得这在城里买房子肯定不如盖这么一栋,跟开发商卖的小别墅有啥区别啊。

徐淮过来赶紧接过桶。

“朱阿姨,我来吧。”

朱嫂子就看着徐淮,打心眼里喜欢他,以后好好读书考上大学,那都是好前途,还长的这么好看,要不是自己闺女小,她都想以后撮合撮合,这样好的亲家,这样好的女婿,估计都要用抢的。

“好,今个放假了啊,我来好几次都没碰见你,还是重点班抓的紧。”

徐淮话没那么多,长辈问什么都是答什么。

徐小溪请朱嫂子进来。

朱嫂子之前来的时候就是还在盖,第一次进来,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心情了,都好看,这院子打理的漂亮,看的人眼花缭乱的。

“一进来就让觉得神清气爽的。”

“今个才搬过来,几个孩子都好久没吃过好吃的,这不是特意准备做点烧烤,中午别走了,在家里吃饭。”

朱嫂子进了屋里坐下又看了好一会墙上挂的,还有灯,听到这话摆摆手,“不了不了,你不知道家里事多,咱们的池塘养得好,还雇了一些员工,镇里听说要下来看看,说鼓励大家,这样能带动就业,还说看看需不需要镇里的经济支持,我得回去看着。”

徐小溪也知道,现在村里到处都是在家里的留守老人跟孩子,年轻劳动力外流,没办法,在家里赚不到钱,孩子跟老人要吃饭上学,万一生病那需要的钱更多,负担重。

“那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