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367)+番外

赵奶奶一-拍大腿回去就连忙回家给封了一个红包,一千块钱。

中午十二点多,徐小溪跟徐淮到单元楼门口就看到她们三个在一起说话呢。

这会天气虽然热,但单元楼这个门口有阴凉地,风吹过来还是很凉快的。

“就等你们了,可回来了。”赵奶奶笑呵呵的,看他们迎面过来。

徐小溪停好电动车过来,“怎么了?”

朱老师就看着徐淮,从头看到脚,这孩子长得好,学习还这么好,真叫人喜欢,笑的合不拢嘴,跟看自己孩子一样。

“他不是考了第一吗?我们都知道了,在这里等着恭喜呢。”

徐小溪没想到会传这么快。

“我们也是上午才知道的。”

徐淮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刚刚出乌石胡同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横幅上。

“谢谢奶奶们。”

赵奶奶是看着小溪回来一步步的把这俩孩子拉扯起来的,才一年时间改变就这么大。

“这是奶奶给的红包,祝你以后都这么顺风顺水,好好学习。”

徐小溪看到红包赶紧上前拦住,“奶奶,心意我们都知道了,红包就不用了。”

赵奶奶把红包塞到徐淮的怀里,“这是给徐淮的,你不用管,你要再拦着,当心我生气啊。”

徐小溪无奈的笑笑,“那徐淮你收下吧。”

徐淮才听话的接到手里。

“谢谢老奶奶。”

赵奶奶拍拍他的手,“不用客气,老奶希望你再上一层楼,走出江县去外面看大世界。”

徐淮听话的点了点头。

朱老师跟刘奶奶又把各自准备的也给了过去,年纪越大就越喜欢争气的孩子。

徐小溪本来是想着好好准备两桌子饭菜招待他们的,是为了邻居们对家里的盖房子时候的帮助,但现在只能推后,主要是现在家里太小,等到房子能入住,乔迁之后就把大家都叫过去,再一起庆祝。

秦时时也知道徐淮考试的事情,她等着时间就在微信上问,知道考了第一后,立刻就转了一笔钱过来。

“给徐淮的升学礼物,让他缺什么买点什么,溪姐别说不收,这也是我外甥,别跟我客气。”

徐小溪这次是收下来了。

第二天店里也是格外的热闹,大家也是在群里知道店里免费的。

韩大爷还是穿的那么洋气,戴着一个礼帽,跟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样,点了一份牛肉面,然后把红包掏出来给徐小溪。

“给孩子的,以后让他更加努力。”

徐小溪哭笑不得,“韩大爷,这个钱不用了,主要是回馈大家的,当时店里也是靠大家才撑起来的。”

韩大爷眼睛一瞪。

“这是我们的心意,你可别客气,以后咱们还要长长久久的,该收就收着,你王大爷也准备了,你等他来吧。”

徐小溪这一天是大大小小的都收到了红包,都是大家的心意,她在后厨忙着一点不觉得累,有时候过日子就是这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更新的晚了一些,也多写了一些,也是因为有些话跟大家说,这本书到现在为止就要接近尾声了,当初定的大纲就是一年的时间,主要是为了给大家看到江县的四季,这个地方可以是所有读到这本文的人的家乡,很日常的文,没什么起伏,当时写的时候就很匆忙,一个很粗的大纲跟一个女主还有两个外甥,是最先定下来的角色,其实虽然是美食文,但更多的是一些情怀,没想到能跟大家引起共鸣,其实如果能写的话还可以继续写下去,写到徐池都大学毕业,写到徐小溪白发苍苍,但那就没意义了,这也是为什么会写一年的原因,节奏很慢,写的时候也担心大家不喜欢,但很惊喜,谢谢你们啊,一起陪着徐家人走过这最艰难的四季,后面大概还有两章就会完结,想看什么番外都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会看的,然后写给大家,谢谢你们,真的,随机写下这段话有些乱,因为也很不舍的结束,但文结束了,徐家人也在过他们的日子,平行世界他们很幸福,每天都是。

第138章 搬家聚餐(上)

没过两天,徐刚大爷也知道徐淮拿到了第一名,那以后是板上钉钉的最好的大学的学生,他在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把这个好消息都说了也一遍,好事当然要全部都知道,当年徐家村里读的最好的是徐小溪,能到帝都去上大学,现在是徐淮,后面还有徐池,说到底还是徐家都有读书人的底子,趁着来送面粉的时间,俩人商量着包了一个五百的红包,一般是只有考上大学办升学宴才有的,但这不一样,是考了第一,那能是随便一考就考上的吗?

徐小溪给他们俩倒上两杯凉白开。

“他俩没在家,去买书了,大爷大娘喝茶。”她说完又站起来从厨房里抱出来一个西瓜,前两天跟赵奶奶还有朱老师,刘奶奶几家一起合买了人家一小三轮车的瓜,反正夏天是缺不了的。

人是自家的西瓜,就是周边乡镇的,自己摘好就拉到城里来卖的。

“切个西瓜尝尝,可甜了。”徐小溪给切成一牙一牙的。

夏天徐刚大爷包的地种的蔬菜都在卖了,但今年蔬菜的价格不高,卖不上什么好价钱,这也是老百姓的无奈,没办法,谁也不知道哪年市场菜便宜还是贵。

赵大娘把红包从兜里拿出来,“这是一点心意,也是希望咱们徐淮能继续努力,要是能考到帝都去,红包会更大,真给咱们家争气。”

徐小溪这几天收红包是真的收到手软,她想着邻居们都是觉得她自己带着俩孩子过的艰难,但其实真的还好,吃喝不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还富裕呢,她这几天的经验来说就是推辞了以后,下面就是让来让去的。

“谢谢大娘,大爷,我就给孩子收下了。”

徐刚大爷有时候就想着他要是徐老二就好了,那这都是亲侄女,亲外甥,肯定比这还要高兴,自家人有出息出去多有光啊。

坐下来说了好一会的话,徐刚大爷跟赵大娘才提出来要走,他们来就是专门挑的半下午,主要是不让她麻烦给他们俩再做饭,而且她开饭店本来就忙,怕再来不及,俩孩子盖房子装修,处处都要钱。

徐小溪送他们走的时候,给抱了俩西瓜下去,今年的西瓜不便宜怕他们不舍得买,家里也没种。

徐刚大爷开着三轮车调头。

徐小溪在后面跟赵大娘走着。

“前些日子盖房子您跟大爷没少帮忙,柴火,面粉都是弄好给我拉过来的,过段时间等那边可以搬过去做饭,我准备在家里做上两大桌的菜,请您跟大爷来,到时候可千万别推辞。”

赵大娘看着徐小溪,当时也是心疼她自己一个人都要扛起来,家里没个上年纪的人跟着张罗。

“那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你爸妈当年也帮过我们,这话说的就外套了,以后不提了,放心,你说请个客吃饭,我跟你大爷肯定跑的快,单为你的手艺也是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