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356)+番外

徐池晚上睡觉之前还在想,这日子只要不是做梦就好,他愿意天天过。

第二天早上不去店里,徐小溪七点多起来,洗漱好,站在阳台上往远处看,太阳已经慢慢升了起来,楼下赵奶奶把自家被子已经晒上了,今个天气好,她随便扎个头发,电饭锅里的米粥放了红枣跟切成小块的南瓜,蒸锅上面放了俩馒头,俩咸鸭蛋,再搅拌个面糊,里面打上几个鸡蛋,放盐调味,在平底锅上煎上几个煎饼,锅里煎着饼,案板上切的葱丝,然后又削俩土豆,切成丝放到水里泡着,另外一个小炒锅起火烧上,鸡蛋薄饼煎好,小炒锅里的醋溜土豆丝也正好。

徐池洗漱好出来洗碗洗筷子,俩人坐下来一起吃饭。

鸡蛋薄饼里卷上葱丝跟土豆丝,咸鸭蛋腌的蛋黄流油又香又下饭。

徐淮跟徐池都爱吃咸鸭蛋配米粥,越吃越香的。

九点十几分,徐小溪就带着徐池下楼了,两个人都穿的很休闲,还戴了帽子,九十点钟的太阳会慢慢的变得晒人,更别说到地里了。

徐小溪骑着三轮车到刘奶奶家门口。

刘奶奶早就收拾好了,就坐在门口逗狗玩呢,看她过来拿上门口的两个大袋子,锁上大门,狗狗也被锁在家里,这个季节担心有人下乡来毒狗,有好些狗贩子都这样,前几年很多。

“走吧,奶奶跟徐池坐在后面。”徐小溪在前面把窗户打开一个口,让外面的风能吹进来,上次去过,也就记得路,骑着电三轮差不多也就十五分钟。

天气暖和了,好些人,像有院子的住在路边的家里都会坐在门口晒太阳,也不会考虑会不会晒黑,人会晒得懒洋洋的,唠个嗑啥的。

刘奶奶在后座上依旧话也不多,就看着外面路过的风景,顺便给徐小溪指一下路,到地方的时候门口就有个大娘在等着了,吃的胖乎乎的,看起来很有福气。

“孙大娘。”徐小溪把车子停下笑着跟她打招呼。

孙大娘上次就见到徐小溪了,在旁边等她把车子停好才上前去。

“来的还挺快的,今个天气好,前些日子就想给你打电话让你来挖马英菜,婶子都说你没时间,可把你盼来了,上次你跟我说的炸油条的小方法,可好用了,我炸出来的全家都爱吃,发得油条又大又脆,可香了。”

孙大娘按照辈分叫刘奶奶婶子的。

刘奶奶下来伸了一下胳膊,坐车坐的久都会觉得窝人。

“婶子,中午留家里吃饭吧。”孙大娘是个和善脾气话也多的人,对人都很热情。

刘奶奶摆摆手,“我们一会挖完就走,回去还有事。”

孙大娘也知道小徐家里还盖着房子呢,也没敢耽误,不过到屋里拿出来两个苹果还有一把奶糖塞给小孩的,才带着他们往菜园子里去。

她家住在城边,江县的城边再往外面就是农业用地,种的都是粮食,孙大娘家院子后面就是麦地,等于说是出了家门口拐弯就能下地,基本上家里吃的都是自家种的或者养的鸡鸭,只是她家没种小麦,冬天种的是蔬菜大棚,这天气暖和了,接着就是春天的菜了,什么菠菜,豆角,黄瓜,大蒜,番茄都要种上的,到时候去人家菜市场供菜,反正稍微会比小麦卖的钱多一些。

孙大娘沿着地边带着她们往里面走,两边是人家的地,种的都是冬小麦,现在过了冬天,小麦都开始长了起来,望过去是一片绿油油的,生机蓬勃,看着人心情都好。

“看,这些都是,随便挖。”

孙大娘也是过了苦日子过来的,就是对野菜也不舍得随便就给挖了扔掉,毕竟能吃,她自己也弄了好些回家晒干菜,冬天包个包子,吃个面条,炖肉,那比肉都好吃。

徐小溪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还没这么多呢,可能现在天气更好了。

“行,那我们从这边开始。”

孙大娘把小铲子分了一下,蹲下来慢慢挖,马英菜好吃着呢,长的也快,特别顽强,啥地都能长出来。

三个大人一个小孩,蹲在地里弄了小半个小时,挖了两大袋子,是那种装化肥的袋子,比较沉,装的多。

“这些是够了。”

但菜地里才挖了差不多一半。

几个人一起抬着放到三轮车后面,回去到院子里还看到了那只怀孕的小狗,看起来有些胆小,冲着人叫一声自己又往后面退一步。

孙大娘大声叫了它的名字,让它到狗窝里去才好。

徐小溪中午还要回去做饭,所以也没多耽误,跟孙大娘站着说会话就又回去了。

做黑菜是江县的传统,就跟酱豆一样,家里总是会有些,但也有不愿意做的,都是去菜市场看谁摆摊卖的有,去买一些好回来。

徐小溪带着他们回来把菜都放到刘奶奶家里,要先择干净,然后再洗一遍,最后放到锅里煮,“你先回去忙着做饭吧,我择一会,等你忙完再过来帮忙。”

刘奶奶自己在家里闲着没事,春困秋乏,这会又打了个哈欠,准备把躺椅搬出来,躺在躺椅上盖着毯子睡会。

徐小溪应下就赶紧回去了,今天的菜都买好了,做炸酱面吃,这是天暖和了,他们也爱吃面食。

炸酱面最重要的就是酱,到小厨房里先把擀面条的面给和上,人多吃面也多,这第二袋子已经快吃完了,徐刚大爷把新的已经打好,明天就能送来。

五花肉切成小块,要的还是赵奶奶家的黄豆酱,豆芽,芹菜,木耳是要过水焯熟的,一会是算作菜码,不过家里没准备那么多,就三种,另外就是熬出来的酱。

徐池把大锅先用水刷一遍,然后蹲下来是烧火,每周六日他都会过来烧火干活,烧火烧的很熟练。

徐小溪等到锅热下油,把切的五花肉丁都倒进去,把油给煸炒出来,然后再把已经提前加水搅拌的黄豆酱,放到锅里来,瞬间香味就出来了,锅里滋啦啦的,熬酱要小火,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搅拌,随着浓稠的程度加水来调拌,葱花跟姜末等到酱熬制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放进去,黄豆酱里放了很多大料,在跟肉的煸炒熬制下,香味完全被挥发出来。

炸酱熬制好就盛出来,人多做的也多,几乎一盆。

锅重新洗干净,放进去一小盆水烧热,等着一会焯菜码,豆芽,芹菜,木耳。

徐小溪看面醒的也刚刚好,开始擀面条,炸酱面的面要劲道有韧劲,手擀是最好的,不过她擀面条都习惯了,做起来很熟练,等锅里水开还能抽空把菜码放进去。

“徐池,你看着锅啊,大概三分钟就行了。”

菜码不能烫的太过,煮熟就行,不然吃起来也不爽口劲道。

徐池应了一声,拿出来手机就计算着时间,小姨说的三分钟。

徐小溪把面条擀好了一半,那边锅里就好了。

“小姨,到三分钟了。”徐池一直等到最后一秒,一点都没耽误。

徐小溪拿着笊篱跟一个盆,把里面的菜码全部捞出来,夏天的时候菜码还有一个萝卜缨,黄瓜丝,一般都是当季比较爽口的菜,像现在春末就会有豆芽,香椿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