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332)+番外

小徐老板是整个乌石胡同有名的实在人,所以她说的都是实在话。

徐小溪笑着看她,“我觉得何姐胖了一些反而好看,过年前是忙的瘦的,现在觉得有福气。”

何姐瞬间就又高兴起来,“真的啊?那就好。”

程大娘倒是看徐小溪没什么变化,人还是这样,“你明个开门?”

徐小溪嗯了声,“我上午来打扫一下卫生,今天下午把牛肉汤炖上,不过今年估计三四月份会很忙。”还在想店里营业时间。

“为啥啊?”程大娘从自己兜里拿出来一把瓜子塞到徐小溪手里,意思就是让她讲讲。

徐小溪接了过来,“我不是买块地吗?手里有点钱,想把房子盖起来,已经付完钱也找好师傅,估计三月份就开始,不盖特别复杂的,就两层半的小楼,得俩月多,这俩月中午要管饭,我回去得做饭。”

她想着如果啥时候中午来不及,就去人家饭店里去打包一些,目前只能先这样,不过盖房子的时候,里面的师傅里还有一个是大管事的,能帮衬着自己一些。

程大娘跟何姐听完手里的瓜子都忘记磕了,两个人同时的想法就是,小徐老板是个干大事的人,都知道她买了块地,原想着也就两三年才能盖起来房子,其实在华国人的思想里不论是在乡下盖房子还是大城市里买房子,这件事情对于全家来说都是大事,但人家这买地的时候很利索,盖房子的时候也利索。

“那看来你这个年也没闲着啊。”

徐小溪点下头,“早点盖起来就早点住进去,反正早晚都要盖。”

程大娘真是越来越喜欢小徐老板,这孩子好,有魄力。

“行,到时候有啥需要帮忙的,告诉大娘,大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何姐也在旁边点头,“你到时候有啥需要帮忙的千万开口,盖房子可不是个小事。”他们两口子也想弄房子,但一直没定下来。

徐小溪都知道的,“那我先去店里忙了。”她说完就过去开门,今天是个大工程,外套脱了,穿上围裙,先从厨房里开始收拾,冰箱里的保鲜层基本没什么东西,当时关门的时候她就都做好准备了,冷冻层里还有一块没用完的五花肉,其余的也没了,就等着下午他们给自己送了,冰箱散散气,拔掉电源,全部都擦上一遍。

厨房的锅碗瓢盆都要重新洗一洗,外面的桌子板凳擦擦,地拖拖。

程大娘跟何姐在外面看徐小溪进去忙活,也觉得她挺厉害的,从一个小店支撑起来,做饭又好吃,能赚钱,自己把日子安排的井井有条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本事的人都这样,把自己的时间都安排的好好的。

徐小溪收拾完才十点多钟,她在店里坐着休息一会,茶壶里已经烧上了热水,然后就是各位合作的老板们过来送牛肉猪肉鸡腿,过完年就是这样,都是忙的脚不沾地,几个人到这边水都没喝。

她上午就把牛肉汤给炖上了。

何姐也是回家做的中午饭,是她婆婆给包的饺子,葛前进已经去干活了,家里就她自己,所以吃的就稍微就简单一些。

徐小溪自己在店里在碗里和了一点点面,擀的面条,用牛肉汤煮的,店里还没青菜,坐下来安静的吃了口饭。

何姐端着碗过来串门,进来坐在她对面。

“我到门口就闻见这个熟悉的味道了,你看我们家自己包的饺子,再想想你包的饺子,你不知道我们都想吃你做的,还有我不是买的二十斤的腊肉吗?带回家给我嫂子家分了一些,她吃完就给我打电话,说明年给她弄伤百十斤。”

她吃着自己碗里的饺子都觉得没味道,皮也没那么劲道,吃起来到底味道差了不少,眼巴巴的瞅着徐小溪碗里的牛肉面,明天早上怎么着也要来碗面,主要是想喝汤。

徐小溪给她倒了一杯茶。

“好,我跟提供猪肉的老板商量过,我们是准备多养一些,扩大规模,另外还有正经的厂来加工,不过你放心,味道还是原来那个,只是就靠我自己以及厨房后面的那一小块地,肯定不现实。”

何姐也知道,她当时还没少来帮忙呢。

“只要味道正,我们都能接受,主要是现在大家都生活条件好了,手里有钱就想吃点好的,没添加剂,家家户户都有老人小孩的,吃起来要放心。”

徐小溪理解她的意思,把碗里的汤喝完,也吃饱了。

“这个我会保证的。”

何姐瞅着她的汤,“我都馋你这碗面条,看着你吃觉得更香了。”

徐小溪和的面就只做了这一碗面条,听见她这话无奈的笑笑。

“那我现在再去做一碗,也不耽误事。”

何姐的饺子都吃完了,赶紧拦着徐小溪,“不用,我现在很饱,就是馋,明个,明个我准备都吃上一遍,你等着吧。”说完就端着自己的碗走了,她住的近,明个肯定吃到第一口。

腊月十七,乌石胡同的徐家餐馆开业。

徐小溪早上跟徐淮是一起出门的,两个人到学校门口分开。

五点多天是黑漆漆的,人也遇不见一个,只有路灯亮着,空中都是凉气,说句话呼出去的气都变成了雾,到店里何姐家还没开门。

徐小溪照旧还是那个流程,到厨房里她一般都是如鱼得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更是在舒适区,手机放着豫剧,厨房里也没那么安静了。

第126章 荠菜猪肉饺子

腊肉煲仔饭是正式恢复上线,当时是她自己买回来腊肉来算价钱的,但因为卖出去的太多,实在挤不出来多余的,所以她也就没能留下来多少,顶多卖上俩月,算算时间也就到春天里。

另外猪蹄盖饭也下了,因为过完年,大家这段时间吃不了腻的,徐小溪准备等到秋天再给大家上线,不过要做新菜来填补上,她预计今天窝窝头跟鱼丸汤估计要的人多,所以备的也比较多。

朱嫂子两三点就起来送货了,现在鱼塘里都有固定的饭店合作对象,渠道稳定,虽然发不了财,但小康生活还是能维持的住的,两口子对这个现状都很满意,这日子有奔头,人就图这个奔头。

“徐老板,鱼来了。”

徐小溪从后厨哎了一声,然后直接出来,店里灯光明亮,外面还是黑黝黝的。

朱嫂子穿的特别厚实,外面是皮质的连体逮鱼抓鱼的衣服,主要是挡风,里面还穿的是羽绒服,戴的毛绒绒的帽子,耳暖子,手套,一个不差。

“哎呦,还是你这屋里暖和。”

徐小溪笑着迎上来,也有一段时间没见了,她顺手给倒上一杯热茶递过去。

“生意咋样?”

朱嫂子这是送的最后一家饭店,人家其他要鱼的饭店都大,而且有一家基本上就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年三十晚上还包年夜饭包间出去呢,赚的盆满钵满的,就小徐这店里老早关门,最晚开门,接过来茶正好坐下来歇会。

“好着呢,我们过年也没歇着,已经看好几个鱼塘了,估计着开春就把鱼苗丢进去,唐山还想养一些小龙虾,你觉得咋样?”还需要雇人,摊子不铺那么大,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