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297)+番外

“行,这饼多烙点,我这都饿了,最低能吃俩。”

赵大娘听见他这话,看看手里的饼,想着今天的人可都是能吃的,“那今天就不蒸馒头了,都烙成饼,明天再发面蒸。”

徐常亮点头,“行,明个再说。”

一直到饼都烙好,炖羊肉的汤才好,羊肉汤炖的奶白还浓稠,一般是好羊肉才会炖的出来的,如果外面的羊肉汤只白不浓稠,一般就是勾芡出来的,像这样自家炖的没放任何东西的才最香。

“下一步咋办?”

李青拿着勺子问徐小溪。

徐小溪接过来一个洗干净的盆子,“把这一整块羊肉给捞出来,然后撕碎,小白菜跟细粉直接下锅,调味就可以了。”

李青听着手下就动起来。

赵大娘把切好的一筐脆鲜的小白菜放到锅里,再拿过来一把自家做出来红薯细粉放进锅里。

徐小溪来调味,然后盖上锅盖继续炖煮。

李青还戴着个手套撕肉,肉已经完全炖烂了,撕起来也快。

“这会放到碗里再浇汤也行,或者是全部都放到锅里,再盛也可以。”徐小溪站在一旁。

赵大娘把饼都切成了一块块的,然后又洗碗洗筷子的。

“直接放到碗里,谁再喝再放。”徐刚大爷还坐在小马扎上烧火,但看着盆里的肉,这顿饭要不是小溪来,肯定做的没这么好。

李青也点头,把撕好的肉每个碗里放上一把。

锅里的汤菜跟细粉都煮好了,最后倒上香油,胡椒粉也多倒一些,这个能提羊肉的味道。

赵大娘每个碗里都给盛好。

徐常亮两只手端了两碗到堂屋里。

“仨孩子,快洗手吃饭了。”

徐淮徐池徐年都赶紧就站了起来,忙着到厨房里帮忙端饭。

徐年比徐池大,比徐淮小,三个人也能玩到一块去。

徐常亮又把买回来的菜都打开,连带着袋子套到盘子里,这样也方便,买了六个菜,两个凉菜,四个热菜。

一个长饭桌,大家都能坐得下。

徐常亮刚刚就馋这个饼,立刻就拿过来一块先咬了一块,又酥又脆的能掉渣,吃着可香,再捧着碗慢慢的喝了一口羊肉汤,香,胡椒味提鲜,再捞出来一筷子细粉跟白菜,更鲜亮,真好吃,特别的是这个胡椒是点睛之笔了。

“好喝好喝,比我们在外面时候吃人家卖的都香。”汤很浓郁,配着饼吃确实是完美。

徐刚大爷也是,他也不怕烫,这么一会小半碗就下肚了,饼也是吃了好几块,这喝着,浑身暖和和的,袖子都捋了起来。

“以后咱家的羊汤都这么炖。”

李青也是,她喜欢吃辣的,还放了自家做的辣椒油,也是自己家种的辣椒,打成的面,然后油浇上去做的,又辣又香,放了一勺到羊汤里,香的下饭,饼解辣,好吃,她想着也能喝两大碗。

赵大娘喝着汤都不想吃买的菜了,她觉得这个比那个地锅炖鸡还香。

徐年年捧着碗埋头喝,今天真高兴,又能吃到这个姑姑做的饭,她能再喝一碗。

“小溪,你这个手艺,店里肯定都不够卖的吧。”徐常亮之前还觉得在县里开个饭店,而且就她一个人,这赚钱得有难度,做餐饮很累的。

徐小溪笑着嗯了声,“还行,能够养活我们一家三口的。”

徐常亮知道她谦虚,“那就好,这就是一技之长,甭管干啥,能靠自己的手艺吃上饭,就是厉害。”

他现在觉得他妈说的那个地锅炖鸡一点都不夸张,今天这一顿就涨见识了,她还能去自己一个人接大席,那是真的厉害。

一顿饭吃完,锅里的汤是一点都没剩下,饼做的多,倒是剩下的大概有一张左右,这吃的也不少了。

徐刚大爷喝了三碗,饼都不知道吃了多少,吃完饭休息了半个小时才把灶里烧的几个红薯扒拉出来,外面用玉米叶子包了一下。

“你们三个吃不吃烤红薯?”

徐年刚刚吃完饭是很饱,但这会看到烤红薯还能吃,过去都拿了过来,三个人蹲在门口就又剥着吃完了。

这烤的是白红薯跟红心的红薯都有,正儿八经的火里烤出来的,也不是碳,烤的虽然没那种特意种的用来烤着吃的烟薯好,但就是好吃,不是烤箱烤出来的那种味道。

徐小溪也没多待,又唠了一会嗑,差不多两点多,就准备要回去了。

赵大娘把给徐小溪准备的细粉装了一大袋子,袋子的大小跟那种化肥袋子一样,还有一大塑料袋子的玉米花,村里有人来炸玉米花,她特意在家里挑选的玉米粒,粒粒饱满。

“这都带上,在家里没事就吃,徐刚,你给小溪再装一袋子红薯。”她这边说着又把两袋子往车上给徐小溪装,虽说是两袋子,但细粉跟玉米花都是轻的,随便一提就能提动。

徐刚正捡着呢,给装了大半袋子。

“小溪,这剩下的红薯长的虽然都不好看,但都是一样吃的,你带回去平常烧点汤啥的,都能吃。”他说着也给一并放到了车上。

徐小溪看着这后面放着的三大袋子,“谢谢大爷大娘。”

徐刚听到这话摆摆手,“说那客气话,跟我们千万别客气,有啥缺的打电话,家里有地,想吃啥种啥。”

徐小溪坐上三轮车给开着出了院子里。

徐刚大爷带着一家人送到门口,赵大娘站在三轮车前面的玻璃窗口还嘱咐人,“小溪自己个要是遇到啥难事,就给家里打电话,可别不吭声,咱们都是一家人。”

徐小溪笑着应下,“您放心。”

这说完话徐小溪才骑着电动三轮车走了。

徐刚大爷他们站在门口目送到车拐弯看不到。

这会又下起了雪,邻居也是吃过饭站在自家门口没事干,看他们这一家人送。

“你家这会就来亲戚了?”

徐刚不想给徐小溪招麻烦,只嗯了声,含糊应付过去,“城里的亲戚。”

徐小溪带着他们俩一路到家里,差不多二十多分钟,都楼下掀开车座找到充电器,自己扫码给朱老师充上电,用人家车的时候是满电,还回去肯定也要是满的。

徐淮跟徐池俩人提着东西先上楼。

这会外面的雪不知不觉的下大了,原先都化了的雪,这一天的功夫,屋檐上,树枝上,又都铺满了白花花的一片。

徐小溪扫完码给充上电,充电桩设定的是充满自停,她拿着钥匙到朱老师家敲门。

朱老师在家里陪着孙女玩拼图呢,听到声音就过去开门,她估计是小溪回来了,一打开门果不其然。

“回来了,骑着车觉得怎么样?”

徐小溪把钥匙递过去,“不错,能遮风挡雨的,买菜多还能带东西,我也准备买一辆。”

朱老师点了点头,“这也不贵,我买的时候四千多,主要是咱们开着方便,接送个孩子,买个菜啥的。”

徐小溪点点头,又问了一下在哪家卖电动车的店里买的,才上楼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