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25)+番外

朱银顺着徐小溪的话想,但还是摇摇头,“我们没那么多钱了,原本是想着要自己养的,这不是到这边人生路不熟的,想等彻底安稳下来再说的。”

徐小溪算算自己手里的钱,“我有钱,不过虽然不多,但凑凑应该能成。”她不是盲目的信任他们两口子,一是自己接触了这么久,对他们的为人很是相信,二是就单看他们养的鱼就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在养鱼上面有自己的独门秘方。

朱银听到这话先是不可置信,然后就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徐,你这,你这,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能感谢你。”

徐小溪没觉得这件事情自己吃亏,人家的手艺是实打实的,任何有手艺的人都不会饿着。

“那就等唐大哥伤好了,你们夫妻两个商量一下,而且我觉的我还有地方能推荐,就是我们村,那边有好几处我是觉得挺合适,但我毕竟是外行,具体的还要看你们专业的来说。”

朱银是真的感谢徐小溪,但又不知道说什么,脸上就笑的但还掉着泪。

唐糖待在妈妈的怀里,伸小手就去给朱银擦眼泪,“妈妈,不哭,擦擦。”

徐小溪看着更喜欢了,心里叹了一口气,如果两个外甥有一个是外甥女多好。

店里热热闹闹的。

陈思这会在上班,领导们来视察工作,忙到现在也没吃上饭,她也陪着,这会肚子都咕咕叫。

大领导看看时间也知道大家都忙了很久,也不好去食堂在劳烦师傅开灶。

“这样,大家想吃什么点外卖,我来付钱,今天让大家都陪着一起工作,耽误大家个人的休息时间了。”

底下的人都陪着说客套话。

“不用了,这都是大家应该做的。”

“是啊,不用让领导请我们吃饭。”

陈思只是个刚刚上岸的小员工,她打开外卖软件,本来是想找一家贵的点,但一看徐家餐馆居然没休息,点进去看了一圈,除了鱼丸汤没了,手擀面还有,她赶紧点上一份手擀面,看看桂花糕跟冷泡茶,犹豫半天也没点,虽然她不懂事,但也要有个限度的,点完之后就用胳膊肘碰了碰自己的同事搭子。

“我点完了,到哪里报销?”

同事搭子眉头一皱,这小姑娘怎么还真点啊?

不过这声音虽然也不大,但还是被大领导听到,大领导哈哈笑了起来,他就喜欢这样的新人,都互相平等的交流,自己请客让他们吃饭就吃饭,那么多客套话干啥。

“来,到我这里报销,大家把点外卖的截图发到群里,我给大家挨个发红包。”

陈思笑了起来,“好,我发完了。”

她就点了一份手擀面,十五块钱。

所有人都在大会议室里,外卖点完就坐在一起等着,大领导们还在讨论问题。

陈思在等自己的外卖。

没一会大家的也都差不多时间到,几个人过去都提了过来,吃什么的都有。

陈思打开自己的牛肉手擀面,看里面依旧是真材实料的牛肉块,很是高兴,这是什么神仙店家,真不是糊弄人,就是可惜了桂花糕,改天一定要多点两份,回家带给自己老妈吃。

不过没一会大家就闻到,这大会议室里就闻到陈思碗里的香气,真的香。

“小陈,你这个面条看起来很好吃。”大领导先发话。

陈思点头,她觉得大领导还很好相处的,很接地气。

“是,他们家新开的店,我之前点过,还有桂花糕跟冷泡茶,又香又甜,这个手擀面也是很弹性,不知道是不是老板的手艺很好,这面条现在还很劲道,热气腾腾的,牛肉汤喝起来还很暖胃。”

第19章 小黄鱼酸汤

大领导看着陈思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现在的年轻人有想法,也敢做,很不错。”

大家也就又转头说起了别的工作,陈思也没当回事。

唐山一家是在县里租的房子,是一层的还带个小院,不是商品房,自己家盖的那种平房,一年四千,不贵。

朱银这几天都在跑上跑下的忙活处理后续,车子也给卖掉了,凑够了钱。

唐山是腿摔断了,也已经做完手术,不算严重,不过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朱银把他接回到家里休养,她也没闲着,毕竟一家人不能不吃饭,而且这么一赔钱手里也没多少。

徐小溪还抽空陪着一起回到徐家村里查看。

徐家村距离城里骑电动车也就二十分钟,这边又挨着河堤,这条河是内流河,徐家村的自然风光是很不错的,空气清新,大路上也都修了柏油,下雨天也不会有太多的泥泞。

池塘原先都是村里的人自家包来养鱼的,但因为很多青年人都到外地工作上班,村里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老年人跟小孩子,所以慢慢的也就没人了,基本上都是自生自灭。

朱银在办事方面还是很有魄力的,看中的两个池塘进行承包,找到村支书去签了五年的合同,也交了钱,不过只交了一年的。

村支书也姓徐,年龄大概五十多岁,人看起来很是严肃,在村里辈分很高,为人很好,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都是叫他过去做管事的,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

徐小溪按照辈分应该叫一声徐爷爷。

“徐爷爷,朱银嫂子在咱们村里租下的池塘,后面还要您多多照顾。”

徐爷爷只点下头,“合同签了,池塘也是租出去的,钱是入咱们村的账户上的,这个以后在村里修路或者是干啥,都是咱们自己个享受,所以你放心,徐家村的都不会做什么事情的。”

毕竟朱银他们一家是外地人,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徐小溪知道村支书这么说就没什么问题,“那这两个池塘里原有的鱼什么的,我们也一并处理了。”

徐爷爷对徐小溪这个晚辈还是很喜欢的,当年她考上大学,她父母在村里摆的升学宴他也去吃了,因为是重点大学,大家都觉得徐家虽然没有男娃,但日子肯定会过的也不错的,只是后来这一家人也没想到会出这么多事,不过人家现在能自己扛起来全部。

“行,你们弄吧,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来找我。”

承包池塘来养鱼,要先把池塘里原有的都进行清塘,主要还是需要人工,朱银也没找外面的,就蹭着村支书办公室的喇叭,要四五十岁的有力气的来做清理,一天五十块钱,这两个池塘多找一些人,一天就能完成。

徐小溪拿出来了两万块钱算是入股,跟朱银嫂子签了合同,她手上也基本上就只剩下不到一万块钱。

跟徐家村签完合同的第二天,朱银嫂子就在村里找够人,把两个池塘都清理干净,并且把一些鱼还给大家伙分了。

徐小溪下午在店里提前准备食材,四点多,外面一辆电动三轮车就停在门口,听到声音就走了出去。

“嫂子,池塘都弄好了?”

朱银在池塘里也是忙了一天,唐山也没办法挪动,只能在家里陪着闺女,她从三轮车上搬下来两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