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226)+番外

今个的天比昨天还要冷一些,徐小溪到店里一直忙到十点多才歇下来,今个倒是都在店里说话。

不过张大山要走了,他要回老家陪陪奶奶,从小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程大娘在一旁很伤心,还掉了眼泪,这相处久了,天天都能见着,就算是养个小猫小狗都有感情,更何况是个活生生的人呢。

“你那啥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有空回来看看大家。”

张大山也不是滋味,在江县生活的这段时间,他真的很开心,比在任何大城市都开心,这里多热闹,一天天的看着挺闲的,但事还挺多的,东家长西家短,到现在葛大娘家的事情还没彻底解决呢,听说葛家老大要跟葛家老二打官司呢。

他之前发了这个吵架的过程,下面的粉丝也在下面留言,都想知道后续。

“我会的,葛大娘你有啥事你就跟他们说,我虽然人走了,但还是会发视频的,千万别让步。”

葛大娘应下来。

徐小溪也挺不舍得他的,都说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特意单独给他煮了一碗饺子。

他还要赶下午三点的高铁,从江县到省里不堵车要俩小时呢,所以要他提前走,直接吃完就从店里拉着行李箱走了,在去高铁的路上还剪出来了分别视频出来,发到了网上。

张大山的粉丝都习惯了,这个人自从去了江县这几个月,像是变了一个人,也不喷别人了,视频都剪的岁月静好,还挺让人羡慕的。

徐小溪中午忙完,韩大爷正巧过来,他去给弄宅子的事情了。

“你下午有空没?”

徐小溪给倒上一杯茶。

“有的,是可以办理过户了吗?”

韩大爷点头,“本来说是要宅子主人亲自回来签字按手印办的,我一说人家又不愿意卖了,毕竟来回一趟挺耽误事的,我就托一个亲戚问问,说能行,让对方写个委托书,全权委托就行。”

徐小溪真的很感谢韩大爷,没他在中间周旋,还真没这么快呢?

“我这也不知道咋说,真是谢谢您帮忙了。”

韩大爷听着这话摆摆手,“跟我还客气,咱们都认识多久了,我这都是捎带手的事情,真想谢我,就店里多做点好吃的,眼看着要过年,那个肠啊牛肉酱,多给我些就行,不用给我便宜,我有钱。”

徐小溪听着笑了起来,“好,您放心。”

她锁上门,带上证明,她的户口当年早就跟着全家都迁到了江县县城,也就不用再回村盖章啥的,办过户的地方也都打好招呼了,所以办下来也没有跑几趟就完事了,把钱打到对方账户上,一个崭新出炉的房产证明就到手了,小县城里办起来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从房管所出来,韩大爷接到朋友的电话要下棋,就赶紧骑上电动车走了。

徐小溪拿着房产证回去之后,就沿着那条路看了一下那片宅子,门口破旧的大门摇摇晃晃的,这个是临路的位置,简单的来说就是跟刘奶奶家是在一条线上,但中间隔了好几家,她直接推开大门,吱扭一声,进去就是杂乱无章的院子,最重要的是草很多,她看了一下院子还是很大的,里面还有一个老式的压井,走过去看一下,里面还能出水,她编起来袖子,准备回家拿了锄具,今天把这里先清出来,明天把地翻一下,尽快种上点菜,过冬能吃。

隔壁也是独门独院的小二层的院子,里面出来一个抱着几个月孩子的婶子,穿着一件灰色高领打底,外面一件马甲,下面是宽松的灰色的裤子,一双运动鞋,扎着的低马尾,长脸。

“你是谁啊?是老关家的亲戚吗?”

第89章 软烂入味,甜辣鸭货,鸭胗,鸭脖

徐小溪从院子里出来,门口的锁是锁不上了,她稍微拉一下门差不多遮算是能遮掩上。

“不是,我是把这个宅子买下来了,今个刚刚办完手续。”

婶子听见这话似乎有些意外。

“卖了?也没见家里人回来,这破破烂烂的宅子你买它干啥。”她说着话换个胳膊抱着怀里的孩子,又不太好意思的笑笑,“你别在意啊,我没别的意思,这除了破,也没啥缺点,收拾收拾就行。”

徐小溪倒不会在意,看她怀里的孩子穿的干干净净的,就知道是个利落人,说话直爽一些,可能是住着这样院子的人都并不觉得这有啥好。

“是的,我想着买下来,过两年存够钱就盖个小楼,住在院子里比在单元楼里舒服,还能种种菜。”

婶子听着这闺女说话好听,人也长的漂亮,能拿出来钱买块地就是个能干的,“可不是,这话我同意,咱们县里宽松,院子也多,地也多,有个自家的院子夏天晚上能外面坐着吃饭,吹着风比吹空调得劲。”

她看这以后就要成邻居了,开始自我介绍,“我姓黄,在家里给儿子儿媳妇看孩子,他们俩都在帝都工作,养个孩子压力大,你叫我婶子就成,咱们以后都常来往。”

黄婶子全名叫黄淑敏,一个儿子俩闺女,儿子是老二,考上大学就留在了帝都工作,跟儿媳妇是大学同学,结了婚又生了孩子,但能力有限,孩子只能放在家里给自己带,老大闺女没考上学,早些年就辍学到南方厂里打工,后来就嫁到这附近了,小闺女考上大学还没结婚呢,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她跟自己男人,男人姓石,就跑着给人家盖房子,一天也能赚个两三百,都是辛苦钱,不过谁家过日子都辛苦,她对现在的日子还挺知足的。

徐小溪笑着应下,“黄婶子好,我姓徐,叫徐小溪,我先回去拿锄头啥的,简单收拾一下,到时候种点菜。”

黄婶子点点头,这闺女还真能干,会过日子,“你家就住那边啊?”她说着站在路边指了指那边的两个单元楼。

徐小溪嗯了下。

“那还怪近的。”黄婶子看她买院子就是家里肯定住的这种楼里,这附近就那边两个单元,还是当年县里政府给工人分的。

徐小溪也没多说,骑上电动车到家里拿出来锄头跟铁锹,再回去的时候就没骑车,走路到才两三分钟,实在近。

黄婶子已经抱着孩子到马路对面的那家那边坐在一起说话了,看对方家里也是有孩子的,坐在一起着也有话聊。

徐小溪到地里先把有人高的草都给除掉,整理出来一片地,然后铁锹翻土,明天过来把这些大块的土打碎就能种上菜,正好压井那边还能出水,浇菜也方便,还要盖地膜,不然温度太低,出不来,种白萝卜,芫荽,白菜,再来几簇韭菜,冬天吃的比较多的这几样也是够了。

她这忙完就直接走了,回家里又骑上电动车去店里,每天觉得也没忙啥,就一天天的过的很快。

何姐看她今天下午这都四点多才过来,胡同里这会是最热闹的时候,幼儿园的小朋友放学早,在胡同里蹦的跳的乱糟糟的,她生意这会也是最忙,看徐小溪停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