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记小餐馆[美食](134)+番外

周建业提着自己买的也回了家里,一家人早就等着了,餐厅的桌子收拾的干干净净。,

“我还买了牛肉手擀面,就一份,我到碗里分一下。”

周爷爷是肯定要吃面条的,“我来点。”

周笑笑看大人要吃,她也举手要吃,“笑笑也要。”

刘嘉义十几岁的年纪,吃了一大碗牛肉面才饱了,他没想到江县居然还有这么好吃的面,他去帝都也没吃过这么劲道的,而且牛肉汤确实不是勾芡的,还真是熬出来的,还有人做商人不是奸商的,他以为全世界都跟他爹一样,眼看着第一节课要开始,也不能磨蹭,吃完就赶紧走,不然班主任又要给他爸打电话,不过他记下店名,下次还来。

徐小溪是忙活了一早上,才九点不到就全面卖完了,坐在店里先收拾了一下,自己泡了一壶茶,喝了两口,这会店里很安静,没有人,外面大家都吃过饭,在胡同里有带孩子的溜跶玩,还有更多是说话串门的,隔壁的隔壁的那家卖五金的也开门了,刚刚过来要买早饭,但店里已经没了。

突然一辆摩托车轰隆隆的声音从远到近,然后在徐家餐馆门口停下,吴老板提着一块牛肉进来。

“徐老板,恭喜发财啊。”

徐小溪也没定牛肉啊,“吴老板,恭喜发财,不是说这周才去吃饭吗?”

“徐老板,我过来是有个不情之请的,我媳妇怀孕,本来我们有俩孩子,不想要这个,但我媳妇想要,但是她害口严重,今天早上突然说想吃牛肉酱,还要辣的,我认识的厨师虽然多,但我觉得还得是你,所以就提着一块牛肉过来了,其他用料我也不知道买啥,那个你列个单子给我,或者你都买全,我连带着手艺费跟料的费用全给你。”

吴老板虽然看起来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但心细着呢,每次来店里,都发现干干净净的,还有淡淡的香味,就知道徐老板肯定错不了的。

徐小溪倒是很乐意做,毕竟自己今天这一天也没啥事,“这样吧,我去买,到时候全部花了多少钱,我再告诉你,不过这块牛肉挑的好。”

牛腱子肉,筋道,看着纹理分明,而且很新鲜,是早上新宰杀的吧。

吴老板卖牛肉这么多年,对牛肉最了解,特别豪迈的开口,“是的,自己吃,当然什么都要最好的,配料也是,小徐老板不用讲价钱,我有钱。”

徐小溪点点头,“好勒,那吴老板下午五六点来拿吧。”她把牛肉接了过来,还疼沉的,这可好出牛肉酱呢。

“不过确定要辣的吗?这么多牛肉,我给做两种口味吧,一瓶香辣的,一瓶豆豉的。”

吴老板都行,“那我先谢谢了,这个是手工费的押金,我已经发你微信了。”

徐小溪没想到他动作这么快。

“这是五百,剩下的五百等我下午再给你,咱们做生意的就讲一个先兵后礼。”

徐小溪把人送到门口,牛肉酱的牛肉要粒粒分明,越嚼越香,香辣的更偏下饭一些,无论是拌米饭,还是拌面条,都能多吃好多。

第59章 香辣牛肉酱夹馍,拌米饭。

徐小溪把新鲜的牛肉,手动切成比黄豆稍微大一些,因为一会过油炒过以后会变小,而且这样吃起来会更有嚼感,吴老板给的这么一大块拎一下,大概有五斤多,这很多,切好放进去一个盆里,套上保鲜膜,放到冰箱的保鲜层。

她把店里收拾干净,这会都十一点了,骑上小电动车回家,这会太阳虽然有些大,但并不晒,骑在街边阴影很大,会稍微遮掩一些日光,还有些微风吹着,很和煦。

每天回家都走这条路,骑的也并不快,还跟路边底商开店的街坊邻居们打招呼,不过今天比往常都格外的早一些,电动车停在单元楼下在充电桩充电,因为这边住的基本都是老人,他们早上吃的早,所以中午十一点多就开始做饭,到处都是饭香味,还有锅铲炒菜碰撞锅底出来的声音,各家各户基本上都会时不时的有些动静,虽然看起来有些吵,但是却让人感觉到很安静的。

赵奶奶中午家里一直都在放梨园春,这是每天的特定节目,门没关严,进了楼道都能听到唱戏的声音。

徐小溪到家里先换了睡衣,洗洗脸,又把换下来的衣服放到洗衣机里,自己煮了一碗泡菜粉丝吃完,清爽可口,酸辣开胃,洗好碗筷,洗衣机的衣服晾晒好,就去睡午觉,早上起来的比较早,现在是真的很困。

徐家村。

徐姑姑今个过来走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亲戚,这边的习俗是出嫁的闺女,在中秋节之前一定要回娘家,带上月饼,亲爹亲娘不在,就要到兄弟家里,这就是老人常说的,娘家一定要有人,不然年纪大了,人家都回娘家走亲戚,你没个兄弟,都没地方吃饭。

徐二叔到乡里凉菜店里点了几个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话吃饭。

“小溪那妮子就这么说的,本来想着她结婚嫁出去了,你到时候再找找别的亲戚一起来说她,让她嫁人之后把家里的房子跟宅基地让出来。”

徐姑姑五十多了,头上很多白发,双手也很枯燥,脸上很多皱纹,她是一心为娘家着想的,虽然跟徐二哥家里这边还隔着一层,不是亲生的兄弟姐妹,但不能胳膊肘往外拐,那都是娘家的东西,真要是嫁人了,那就是便宜了男方。

李玲玲也坐在一旁细细听着,很是惊讶。

“小溪不会生啊,那谁会娶她。”

徐二叔皱紧眉头,她胡说八道呢,怎么可能不会生,但重点是在于后面是不是真的欠了那么多钱,这谁也说不准,可带着两个拖油瓶确是实实在在的,肉眼可见的,要是俩闺女还好,养到长大嫁妆就简单的给几床被子,而且闺女还能往家里赚钱,但是男孩,就得买房子准备彩礼。

“你真信啊,明显就是她在胡诌。”徐姑姑是不相信的。

徐天化给自家媳妇使一个眼色,让她赶紧闭嘴。

徐姑姑又看看徐二哥的脸色,“那咋办,现在啥办法都用了,那死妮子是半点都不管,油盐不进,我记得以前她不是这样啊,咋变这么多。”

徐二叔给自己倒上一杯酒,“她现在就是个狗脾气,逮谁咬谁。”

“这小辈就应该在家里听长辈的,哪有女孩子跟男孩子争家产的。”徐姑姑从小受到的教育理念里也从来不是这样的,她家大闺女结婚的彩礼都是交给自己的,但二闺女是白读了大学,现在在外面工作都不给家里来个电话,每次给她打电话,就是工作忙,不愿意接,真是白供养了。

徐二叔很发愁,毕竟就徐小溪手里带着的两个孩子,就嫁不出去。

“先这样吧,她那个饭馆不是生意不好吗?早晚倒闭,她在县里谁也不认识,这么多年没回来,缺钱的话还要找咱们这些亲人。”

徐姑姑也是这么觉得,他们才是一家人,那俩小子虽然是姓徐,可也不是真正的徐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