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708)+番外

“我大唐,才子满天下,才女也多,这女神的故事应该由我们来传唱,女神的事迹,应该由我们来重新呈现给世人。”

该给后世女子留一个典范,证明神话中的女神是真实存在的女英豪,历史上也能找到对应的巾帼。

【到了父权社会,女神对男性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生育,因此留下来最多的女神都与生育有关。】

刘彻眼神微动。

别说民间,哪怕是皇室,是他尊贵如皇帝,也得为生儿子着急。

没有继承人,大臣心思不稳,他也很慌。

现在若是哪位女神能让他立刻有儿子,他保证,立刻把女神高高供起!

.

“生育。”刘娥意味深长笑了笑。

女神需要能生育才能被男性书写者留下来,她无法为帝王诞下皇子,借腹生子依然得到了想要的权力。

史书,由胜利者书写。

她果然不该拘泥于男人设定的法则,既然已经迈出了那一步,为何不迈地更大一点?

【这一点,能从被写入史书的“感生神话”中可以看到。】

【所谓感生神话,正是原始先民所认为的妇女或同图腾相接触、或遭遇某种天象而怀了身孕的故事,因此,感生神话也叫感孕神话。】

比如伏羲的诞生,传说是华胥氏在雷泽游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大脚印上十分好奇地踩上去,顿时巨雷轰鸣。

只见空中有个巨人朝她笑了笑,华胥氏就此身孕十二年,生下了人头蛇身、力大无穷、出奇聪明的伏羲。

炎帝母亲任姒——又名女登,也被认为是养蜂业的祖先。

相传她游览华山时,目睹了一条神龙,有感而怀上了炎帝。

黄帝母亲附宝,相传是见到了大龟绕北斗后感孕的。

还有娥皇感太白之精而生少昊,女枢感虹光而生颛顼,庆都感赤龙而生尧。

至于大禹出生的传说版本就更多了:女嬉吞薏苡而生大禹,修己感流星横贯而生大禹,还有大禹是从他死去的老爹鲧的腹中跳将出来的父生子传说……

还有王朝统治者的祖先:

商的先祖契,是简狄吞了玄鸟卵而生;

周的先祖弃,则是姜嫄像华胥氏般感应巨人足迹后所生。

秦的先祖伯益,是女修吞玄鸟卵而生。

【许慎在《五经异义》中说道:“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 意思是帝王们几乎都是感天而生,因而称为“天子 。】

汉高祖刘邦吊儿郎当道:“我也是母亲梦神龙而生,怎么不提?

【当然,我们知道,这其实也是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的反映。】

【先秦时期,有母系氏族残留,都很正常。】

【但是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后来为了编造自己高贵的出身,也编了个母亲刘媪在田埂上梦见与龙交合的神话,就有些,嗯……】

【秦人说女修吞玄鸟而生,说的也是大禹时期的伯益,不是秦王们!老刘你清醒点!你编这种故事,不怕被你爹娘揍吗?】

刘邦顶着大臣们的眼神,脸皮极厚:“朕爹娘都已经不在了,不怕。

萧何默默提醒道:“陛下,天幕这么一说,天下百姓都知道了。

知道你的出身是造假了……

刘邦又挠了挠脸皮,从善如流:“天幕之前不是说朕与那明太祖是唯二得国最正的皇帝吗?以后就这么宣传,说朕在沛县过得多穷多惨多不容易,最好比那朱乞丐还不容易!

萧何:“……

穷或许真实,但是惨的绝对不是刘邦。

曾经惨的是天天气到骂儿子的老刘,现在惨的是一起打天下的老乡,未来惨的,可能是被老刘假故事骗取同情眼泪的百姓。

罢了罢了,自己若是不从,惨的就是自己,老老实实编故事去吧!

【哪怕是感生神话,其实也是为父系、为男权服务。】

【它虽然有母系氏族遗留,但只是为了证明“天子 的合理性,本质上依然是属于祖先崇拜,是政治需要。】

【帝王们借女性先祖的特殊的“感天而孕

“感神而孕,来论证“君为神授 的“天命论 。而且,女性先祖的生育动力来自男神,比如一个脚印,一枚卵,或者一个梦境,才生下了男性祖先。

这个过程中,女性先祖相当于一个中间人,把身份特殊的男神从天上带到了人间,从天神变为人间的帝王,而女性先祖自身却不会被过多记载,最重要的功绩就只剩一个生育。】

说到这里,荆咕忍不住叹息一声:

【华夏有句话,神赖人灵,神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

【当女神的价值都只剩下生育相关,何况是人呢?】

【但还是很遗憾,目前最完整的神话体系,只有希腊神话。希腊神话还有女战神,女武神,智慧女神等等,我华夏的女神,原本也是很丰富的!】

【但凡完整无缺地传到后世,何至于现在华夏神话体系残缺不全,前后互相矛盾!】!

第180章 第 180 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10

【华夏作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却没有“神话”的概念。在古汉语中,连“神话”这个词也没有。】

一句话,让刚刚还在争议的男男女女齐齐心中一跳。

“该不会,我们的神话也被人窃取了吧!”

想到神话相关的画卷目前藏在海外,一群帝王们顿时有种想发兵对外开战的冲动。

【“神话”一词,现代神话研究者袁珂认为“神话”这个词语大概是从西欧被翻译到日本,然后又从日本移植到中国来的。】

【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日本学界用汉字“神话”两个字翻译了英语“myth”。1902年,一批留日学生将这个词语引进汉语,从而开启了本土学者的华夏深化研究之门。】

“又是那日本。”朱元璋深刻记得这个自己本就不喜欢的国家,狠狠皱眉。

看到“神话”这两个字竟然是在海外翻译过来,还是日本人翻译的汉字,朱元璋有一种自己的文明被其他国家继承的更好一般的错觉。

1902年,大清还没亡国,不也接触了西方人,自己不能翻译吗?

朱元璋没忍住,又开始口水四溅的骂大清人,喷的一群儿孙完全插不上话。

被骂的大清皇帝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

“朕孙儿派人编纂《四库全书》,就没汇总一下神话?”玄烨不悦道。

毁了一堆书籍编纂的《四库全书》,不但没能全部留下,还遗漏了那么多,编书时汇编的什么书?

“罢了,子孙无能,还是朕自己来吧。”玄烨叹息一声。

今天的老祖宗,也在为子孙的废物头疼!

【华夏最早使用“神话”一词,现在能查到的是1903年蒋观云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神话、历史养成的人物》一文。也有学者认为是清末学者梁启超先生在1902年,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

目前结论虽有争议,但是“神话”作为一个外来词却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