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580)+番外

娄逞对这样的话语听多了,已经能当做杂音,只专心下棋,不再担忧自己的性别会不会被发现。

现在她可以与人对弈,可以与人谈文,还不因为性别被人歧视。娄逞只觉得,这是自己最快乐最自在的一段时光。

但是没想到的是,还有更快乐的,让她知道了“男子”这个身份在这个社会上有多么便利。

在南北朝时期,“推举”是入仕做官的途径之一。

一个人,如果能够经常游学,或者多和名士交往清谈,那么名气就会越来越大,等到连皇帝都听说他的贤名,这样就离做官不远了。

娄逞老年时因为名声远扬,被人推举,成为了扬州的父母官,任“扬州议曹从事”,即被任命为扬州从事。

娄逞主管扬州行政工作,短短两年时间,政绩裴然。

尤其是发现当地地方官贪污腐败,娄逞凭借自己的细心与谨慎,反腐反贪,打掉一个管理国家级粮食仓库的巨贪,受到齐明帝的嘉奖。

然而这样也得罪了不少人,开始处处盯着娄逞寻找她的破绽,这一找,就发现了她最大的“破绽”——她竟然是一名女子!

“身为女子,竟然女扮男装为官,如此大胆,简直是大逆不道!”被人举报后,当时的皇帝齐明帝萧鸾即刻下旨,把娄逞赶回家乡。

“看在尔已经年迈,着令解职还乡,回去相夫教子!”

娄逞无可奈何只得罢官回家,从此虽然有一身才华,却依然因为女子的身份,遗憾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

“什么!娄逞是女子!”谢朓想起曾经输过的棋艺高手,傻眼了。

“我是觉得他白白净净面若好女,但没想到真是女子。”

坐在他对面的朋友沈约有些尴尬,还是他介绍娄逞和谢朓对弈的,因为自己也曾输给娄逞,以为出身谢氏名门的“小谢”谢朓更厉害,没想到谢朓也输了。

而且,两人都没发现娄逞是女子。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要想学会围棋、文章都不容易,更不用说走向官场。在没有科举的年代,男子走上仕途都都很困难,娄逞不但因为才华被举荐为官,还做得颇有作为,可见娄逞才华非等闲之辈。】

【但是最终只是因为性别,依然被迫离开,被皇帝逼着赶回家中“相夫教子”,这也是男子的常态。】

【名义上说是女子能力不足,实际上,不过是惧怕女子夺权罢了。】

【在权力上,男人才是真正的永远清醒,永远无情,可以六亲不认。】

这一点,身为女性掌权者的太后,和女皇武曌,更能感受。

但凡执掌大权的女性,在史书上都得不到什么好名声,甚至得不到好下场,一旦失势或者去世,自己和家族、支持者,都会被清算。

“都说朕心肠歹毒,手段狠辣,朕可没有弑杀亲兄弟,也没有逼迫父亲下位或者杀害亲生子女。”武曌一声冷笑。

反倒是她自幼疼爱的儿子,她亲生的儿子,为了权力,背叛,反目。

儿子谴责她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思自己也是大不孝?

武曌想起了历史上的那些掌权女性。

秦宣太后,吕后,邓太后,又想到了自己。

能跨出称帝的那一步,她遭遇的困难比所有太后都难,李唐多少藩王反她,各个抛出大义时,却忘了李唐的江山也是从亲戚手中夺来的。

她武曌,有隋炀帝之恶吗?

没有!

李家能夺走杨家的江山,她为何不能夺走李家的江山!

武曌看向上官婉儿:“婉儿,朕要招纳更多女官,为朕写史,为武周写史。”

她要让史书,掌握在女子的手中!

【现在我们再来说一说魏晋南北朝的女性文学家。】

【要论才华和能力,历史上最出众的便是晋朝,短短54年,出现了最多的才女。】

【魏晋时期女性文人众多,文风也较为旷达、随性,如魏甄皇后的《塘上行》、晋紫微王夫人的《玄龙叙游》、沈满愿的《映水曲》《登楼曲》《晨风行》等。】

【魏晋有三位才女最受推崇,她们便是生活在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的蔡琰、西晋的左棻和东晋的苏蕙。】

曹操非常羡慕:“后世对蔡琰可真是推崇,汉朝才女有她,魏晋才女又有她。”

郭嘉是明知故问:“丞相可认识蔡琰?”

“蔡琰是蔡邕的女儿,我认识蔡邕,也听他说过自己女儿,自幼有才华。”曹操不但认识蔡邕,还与蔡邕颇有往来,想起往事,与谋士们回忆起来。“蔡邕擅书法,文采也不错,他女儿应该是跟他学得。”

荀彧道:“那蔡琰听说已经被匈奴掳走。”

曹操看了看天幕,在天幕的影响下,一个想法提前诞生了出来:“我与其父有交往,不如替他赎回蔡文姬。”

谋士们齐齐称赞:“丞相高义!”

得到赞赏后,曹操立刻命人去办理此事。

【因为后世守节的风气,很多文人都拿蔡琰为左贤王生孩子的事说事,要我说,那张骞出使西域不也跟匈奴女子生了孩子?】

【张骞归汉,蔡琰不也归汉?】

“这如何能一样!天幕这是胡搅蛮缠,一个是男人,怎么能算失身!”元初,名儒郝经是著名的理学家,被忽必烈招纳后主张与宋和谈,作为蒙元的使者去找贾似道和谈,结果被贾似道关押了16年。

郝经虽然是汉族,但是忠心于蒙元,不认可“华夷之辩”,主张天下一家,也想要以儒家文化汉化蒙元。

“蔡琰失身于匈奴左贤王,若不是传承了父亲的书法才华,且救助了丈夫董祀,以失节单论的确过了,但是如何能与张骞比!”

——名义上说“以失节单论过了”,但处处不忘提“失节”“失身”,认为有此“大过”,需要以“才华”和“救夫”抵消,这就是文人的普遍态度。

【在一个婚嫁不由女性自己意愿的年代,明知女子身不由己,偏偏拿别人的苦难说事,为什么不反思一下,堂堂男儿,连自己的家乡和故土都守护不了?这江山是因为谁乱的,是因为女人吗?】

一席话,说得不少乱世的男人齐齐色变。

江山是为什么乱,因为帝王无道,因为藩王野心,因为藩镇割据,因为蛮夷南下而中原无力抵抗。

另一个时空,已经年迈的蔡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自始至终,她从来身不由已,每每被人安排,连自己也觉得羞愧,只能被动的承受着一切。

现在才发现,原来不是自己的错。

【身在乱世,才女蔡琰的婚姻不幸,魏晋三才女的另外两人同样如此。】

【才女左棻作诗、赋、颂、赞、诔诸体,至宋《太平御览》所载,仅17篇一卷。今人考据,左棻著作“包括存目共三十篇:诗两篇,赋七篇,颂七篇,赞十二篇,诔二篇”。】

【左棻生于齐国临淄,兄长左思就是凭借一篇《三都赋》引得天下文人争相传抄,结果导致“洛阳纸贵”的典故原型。左棻的才学并不逊于兄长,史载:“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