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572)+番外

司马相如磕磕巴巴道:“我也拿不出求娶的聘礼……”

何止是拿不出聘礼,当时的司马相如,父母双亡,自己别说拿出聘礼,连落户的家都没有,只能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的家中。

也正是随着县令王吉赴宴的时候,去了卓王孙家中,有了后来的故事。

在此之前,司马相如在长安当梁王的门客,梁王去世后才回到成都,别说跟卓文君培养感情,连见面的机会都没多少。

刘彻对司马相如的过去很了解,还知道司马相如给梁王写过《如玉赋》《子虚赋》,但是这位口口声声对妻子一见钟情的男人从未对妻子写过什么。

刘彻嗤笑一声:“所以你的确是诱拐。”

同是男人,谁不理解谁。

不过刘彻身为帝王,并不在意这种小事,只是幸灾乐祸的想着,卓王孙不知道要怎么对付这位女婿了。

.

在不同的朝代,这个曾经美好的典故“文君沽酒”,被天幕一解释,成了一出攀附权贵的阴谋。

女子只觉得二观被重塑,男人却依然嘴硬:“卓文君不过是商户女,还是寡妇,本来就只堪为妾。”

别说女子,其他男子也笑嘻嘻发问:“百年巨富的商户女?你不想娶?”

说话的男人顿了顿,委婉道:“纳妾还是可以的。”

大家顿时一阵哄笑。

不然为什么“文君沽酒”能成为文人之间的美谈,谁不想遇到卓文君这样的大家千金,送一位百年巨富的老丈人!

有的人委婉的不愿意承认,也有人直爽的表示就想找个厉害的老丈人实现飞升。

世间百态,再次从吵架开始。

“百年巨富人家招赘都不缺人,你想太美。”

“士农工商,商本就是末端!”

“在汉武帝那时候,商人可以为官。而且后来盐铁专营,卓家也参与了其中,有钱又有权。”

“那也是司马相如受到汉武帝器重。”

“不过一弄臣,有什么权力。”

“天幕都夸他大文学家,怎么就弄臣了?”

“有那卓王孙厉害吗?”

……

吵吵闹闹中,天幕还在继续。

【东汉蔡琰,即我们熟悉的蔡文姬,著《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是一位命途多舛的才女。】

【因为诗歌很长,咕咕直接放在天幕上了。】

天幕贴出长长的诗歌,刘彻越看表情越严肃。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刘彻几乎是咬着牙龈:“篡位弑君,逼迫迁都,拥兵自立!好一个董卓!”

“朕记得他,这家伙还盗过朕的帝王陵!”

新仇旧恨一起算,刘彻把这个“董卓”记得死死的,吸烟刻肺那种深刻。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卫青看到了更不好的信号,“西入关,这是草原民族从西边入关,难道是匈奴?”

刘彻这才看过来,表情更难看了。

看来,大汉到底是没有彻底打平匈奴,中原乱世,匈奴人趁虚而入。

【还有一位是汉景帝的妃子程姬,不过她的作品失传了,只剩下《遗孙女征臣书》的一句话:“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刘启:“程姬?”

程姬生了两个儿子,即鲁王刘余、江都王刘非。

他还是比较喜欢程姬的,听到天幕提起,微微一笑,对程姬非常满意。

【除此之外,在历史上程姬更出名的是典故“程姬之疾”。有一次刘启宠幸程姬,但是程姬月事来了,就命侍女唐儿代替自己。唐儿被宠幸后封为唐姬,怀孕生子刘发,就是后来的长沙王。】

【这个长沙王刘发很熟悉吧?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五世祖,也是更始帝刘玄的祖宗。后来,“程姬之疾”就成了月事的代称。】

刘启一阵尴尬。

怎么天幕连这种私事也要说,这不是全天下都知道了吗?

不过再听到后面的刘秀和刘玄,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还是心情不错。

“刘发还是挺孝顺的,听说他每年都差人从长沙国的收入中挑择膏粱送到长安孝顺母亲,再带回长安泥土建立高台,叫着望母台。”

刘启决定,对刘发好点:“大汉以孝立国,刘发如此孝顺,难怪后代有出息。”

这个“孝”,就是对刘发最好的赞赏。

【在以上的才女中,大家能看到,影响力最强的反而是诗歌很可能是后世伪托的卓文君。自古以来穷秀才喜欢富家千金的故事,在古老的汉朝已经有了传统。】

【有的时候,文化的影响力不完全是看文学作品够不够优秀,而是得看市场有什么需求。】

正在写话本子的落榜秀才看着笔下的故事,笔顿住,不知道如何继续往下写了。

他写得也是富家千金去礼佛,在寺庙遇到有才华的穷书生。书生一首诗歌引得千金对他钦佩不已,愿意连夜私奔……

天幕这么说了,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写呢?

不过大家都喜欢这种话本子,这也算是市场有需求吧?

秀才坚定地继续落笔:有需求就说明能卖得好,卖得好了,没准真能落到某位富家千金的手里!

【说完才女的影响力,我们来说说秦汉的影响力。】

【秦王朝的出现仍然给周边各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秦朝灭亡之后,他们仍然习惯称中国为“秦”。这种称呼由西北各民族经中亚传至西方,并且传入印度。】

【周边的其他民族也夹杂着口音将华夏称为“qin”“xin”“qina”等,甚至在秦灭亡后,这个称呼仍被沿用下来。这个名称传到西方后,在伊朗被称为“qinisitan”(音),在印度的梵语中被称为“qinasina”(音),之后逐步进入西方各国的语言中。】

【所以,时至今日,无论英语中所说的“China”,还是法语的“Chine”,其实都来源于大秦的“秦”。“□□”一词也是“秦”这一国名通过印度佛经传入日本的,是在翻译佛教典籍时,将印度语音译后而形成的词汇,虽然后面被日本改为了侮辱人的蔑称。】

刘彻:“等等,不是说后世都是‘汉族’‘汉人’吗?”

嬴政听着天幕上一个个相似的“秦”的口音,尽管看不懂那些符号,依然不影响大秦千秋万代的好心情。

【不过,无论华夏还是日本,都更为普遍地认为“汉”才是华夏的代表。】

嬴政:“……”

说好的朕是你们最爱的老祖宗呢?

刘彻哈哈大笑:“朕就说嘛!”

还得是汉胜过了秦!

【这不仅仅是因为汉王朝的统治时间超过秦王朝二十多倍,还因为汉王朝创造了最辉煌的时代,为后世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统治时间超过秦二十多倍……

嬴政:“……”

这一刻,所有的大秦君臣齐齐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