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563)+番外

邓析把“竹刑”在民间传播散发,并且鼓励庶民参政议政,甚至还专门替人写诉状,帮庶民分析诉讼技巧,还帮人打官司,类似最古老的“讼师”。因为求助的人太多,忙不过来,邓析就开办私学,来讲解“竹刑”。

“竹刑”大盛,庶民知道了哪些事违法哪些事不违法,不再只是贵族的一言堂,开始不服官府的以权势压人。

后来郑国大夫驷歂掌权后,对邓析更为不满。

公元前501年,驷歂以“竹刑”中的法律,抓住漏洞杀死邓析,还挂尸示众,以儆效尤。

此后,各家学说都把邓析当成反面教材,无论是《荀子》还是《吕览》,都是站在统治者阶级的位置,出谋划策如何管理庶民。

.

“郑国说好听点是民风淳朴,说难听点就是极其保守。”此时,大秦百家汇聚的地方,名家的后人听到天幕说起名家先祖邓析非常高兴,开始当着百家弟子的面分享先祖的故事,哪怕被郑国后人用死亡视线注视也无所谓。

“邓析见到民间浇水只能用瓦罐去背水,就设计了桔槔,结果反而被无知农人嘲笑!”

墨家弟子闻言觉得有些耳熟,好奇问道:“什么是桔槔?”

名家弟子道:“在河边或者水渠边树立木桩,把一根较长的横杆架在木桩上,一头系上水桶,一头绑上石块,这样可以从地处提上水来,可以省很多力。”

“哦,这不是‘称杆’吗,有的地方叫‘吊杆’,原来你们叫‘桔槔’。”墨家弟子顿时了然。

这个东西并不是郑国邓析原创的,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原始,而且因为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在其他地方也有使用的。

墨家弟子瞥了一眼还在出言抗议的郑国人,在心里默默附和:这都能说奇技淫巧,的确无知保守。

“原本一天只能浇一亩地,用了桔槔这个可以浇一百亩,但是没用,还是不用。”名家弟子又开始嘲讽郑国人,“不用就罢了,还冷嘲热讽,说是奇巧淫技,带坏人心。”墨家弟子默默嘀咕:桔槔也没这么夸张,还是需要人力的,一天一百亩,大力士也受不了。

但是看着郑国人和名家弟子开始习以为常的吵架,很快其他百家弟子也加入,墨家弟子默默后退。

不行,天幕讲得知识太重要了,不能吵架,免得错过,让其他人去吵吧,他们墨家趁机多学点,日后也来个“墨家科举”,嘿嘿!

【且不论儒法之争,新旧贵族阶级之争,单纯以文化的角度看,在那个只是被垄断的年代,“竹刑”对平民的普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开启民智,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甘誓》、奴隶五刑,周有九刑、《吕刑》。只是以前只局限于贵族和官员,只有邓析把刑罚刻在竹简上传到民间,天幕竟然还会因此赞赏他?”

李斯开始反思,难道大秦的法律没有彻底得到贯彻,也是朝廷的推广不足?

“普法,开启民智,原来‘法’也可以如此重要。”扶苏喃喃自语,再一次对“法”有了新的认识。

他下意识抬头看向父亲,还没开口,嬴政已经看出他所想,淡淡说道:

“现在大秦有纸,也可以普法。”

扶苏第一次主动伸出对法家的橄榄枝:“此事,儿臣愿往。”

李斯惊讶地看了一眼扶苏,他不是亲近儒家的吗?

连儒家大臣也震惊了,扶苏这是怎么回事,要背儒投法吗?

想到这里,淳于越狠狠瞪了一眼李斯:肯定是这个先学荀子后学法家的家伙影响的!

嬴政却对扶苏的这一举动很满意,微微笑了笑:“可。”

扶苏受到鼓舞,更加振奋了。

这说明,他的选择没错!

【春秋战国前后历经了五百余年,这五百余年虽然战争不断,是天下大势的重要蜕变期,是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重要转折期,是古代经济政治制度的历史巨变期,同时也是文学的巨变期。】

【以春秋战国为分割点,在此之前,商周时期的学术文化交流一直为王室和诸侯贵族所垄断。商朝是“为殷先人,有册有典”,周朝是“备物典册,官司彝器”“藏于盟府”。】

【商周时期,文化属于垄断资源,文学创作大多附庸于王室诸侯,就比如我们现代能看到的甲骨文、金文,都是记录诸侯贵族或者王室的祭祀、战争、农作等活动。】

“别说庶民百姓,连我们很多也不知道。”大秦的朝臣,有出身不高的,比如李斯,也有世家贵族,但许多依然不认识甲骨文和金文。

或许先祖的先祖曾经认识,但也是极少数。

文字没法传承下来,也让那古老的历史大部分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只有极小部分流传下来,能从后世的文献资料中窥见局部。

【也因此,商周时期并没有出现拥有独立人格和自觉创作精神的个体作家,也没有诞生出蕴含个人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很多个“第一”。】

说到这里,许多文人振奋了起来,开始为各自喜爱的文人呐喊:

“孔圣人!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老庄!”

“屈原!”

……

一时间,热闹的如同后世的偶像粉丝掰头。

【我们说过“百家争鸣”,今天不仅仅说“百家争鸣”。】

【屈原是华夏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在秦楚相争的年代,哪怕自己一心向楚殚精竭力,提倡“美政”,依然被楚怀王疏远、流放。屈原在逆境中写下《离骚》《九歌》等楚辞体的诗篇,成为了华夏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华夏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之后,宋玉等人把屈原的辞令演化为“赋”。这也为后来的汉赋奠定了基础。】

“竟然没有孔圣人……”

汉朝,董仲舒有些遗憾,也有些惴惴不安:天幕,或者说后世,不会真的完全不学儒家吧?

司马相如紧张中又含着期待:天幕既然提到汉赋,不知道会不会再夸夸他的赋?他又写了不少新作品,完全可以多夸几句。

只有刘彻,摸摸下巴,看着天幕意味深长。

他发现能上天幕的都是有点“特长”的,自己作为帝王,除了“千古一帝”,其他提到的似乎太少了。

就连宋徽宗都能因为写医书多提几句,他总不至于连宋徽宗也不如吧?

虽然他不会写,但是可以命人编,后世很多皇帝不都是动不动组织人编书,一修就是篇幅宏大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