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467)+番外

“真是一个好地方。”

嬴政看着新的商业街,日后,这里就是他的新聚宝盆。

“赵公子,那边有胡人。”蒙毅突然开口低声说道。

嬴政不动声色地看了过去。

天幕多次提到后世的匈奴祸患、胡人南下,还有蒙古等,春秋战国时期也分各种胡人和匈奴人,在嬴政的眼里,都差不多,都是草原游牧民族。

现在大秦在军事政治上占据优势,他要趁着这个优势,彻底把匈奴打趴下。

“走,去跟他们做一笔生意。”

嬴政主动大踏步朝胡人走了过去。

这才是他今日出来的真正目的——他打算实施一次商业战争,就用胡人试试水!!

第116章 第 116 章 后续影响2

汉朝时期,许多市集如雨后春笋,短时间内快速冒了出来。

在一个大部分村人姓“邓”的村子里,一群村民焦急地看着官吏在给他们的草市挂牌。

身着官差服装的小官吏把写有“邓村草市”汉隶的木牌挂在草市的第一个草亭子上后,简单的乡村集市就形成了。

目前草市的草亭子也已经搭好了,在靠近村子的荒地,沿着官道两边,不占道,位置宽敞,特意留了停车马的位置,哪怕是驾驶牛车马车过来也有地方停车。

两名小吏还在木牌后又竖起一块大木牌,上面写了简单的草市律令,未来防止有人不识字,立好后主动给村民介绍:

“草市可以自由贸易,不许打架,不许闹事,也不许占道影响过路的车马,有矛盾找里长和草市长。”

这里的矛盾就包括买到假货、以次充好、抢生意或者恶性竞争等等,朝廷隔得太远,管不到这些细节,还得靠当地人。

这里的里长是原本的里长,但是草市长都是从官衙里安排下来的账房,主要是会算账会看真钱□□,愿意来草市的基本年纪都比较大了,图的就是乡村更悠闲。

里长看到两个木牌一钉上,草市顿时看起来像模像样了。

他抚须一笑,满意极了,旁边会来事的乡长连忙让人端来清水:

“大人要不要喝口水?”

“不用了,我们还要去下一个村。”官吏摆摆手,招呼了几个同伴,跨上马,马背上还装着其他草市的木牌,他们也想快点弄完好回家。

看着官吏马不停蹄离开去下一个乡里,很快消失在众人视线里,里长朝着众人招招手:“还看什么呢,摆摊!”

一声令下,早已等待多时的村民们蜂拥而至。

这是一里的草市,汇聚了多个村,难免有争抢摩擦。

“我要最前面的!”

“凭什么,我先来的!”

“里长是我们村的,我们村要到最前面!”

“这草市还更靠近我们村,我们村要在最前面!”

……

眼看着各村争着吵着,里长一声怒喝:

“都不许抢!”

村民们勉强安静下来,还有人在小声嘟嘟囔囔。

里长管理几个村已经多年,很有经验,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好看的摆在前面吸引过路人,气味大的摆在后面,你坛子一打开再远的人都能被吸引到,急什么。”卖农家自己酿的米醋的男人抱着坛子就往后走,一边走一边给各村打广告:“嘿嘿,我爹酿的醋就是酸!大家可以买来尝尝!”

还真有不少人被吸引,朝他走过的草市末尾跟了过去。

汉朝时的佐料有限,胡椒等香料只有贵族才吃得起,糖这种奢侈品连贵族也吃得少。平日的调料,主要就是盐,有些家庭用梅子来代替醋,也有些家庭有酿醋的手艺,或者直接去买醋。

还有村民牵着自己的好几头羊有些紧张,羊是活物,有点占地方:

“我的羊呢?”

里长:“也放后面点,你的羊气味太大,放前面影响客人。”

村民:“行。”

他也没反对,放前面还担心羊跑了,放后面也不影响啥,反正也不是每个村人都买得起羊。

“我的绢花呢?”

“到前面,这东西小娘子喜欢。”

“木头玩具也放前面,大人给小孩买玩具都舍得花钱。”

“你这坛子酱往后挪挪,可以跟醋在一个草亭子里……”

“你这……”

里长亭长和乡长都在忙着安排,各村人低声称赞:“里长厚道!”

里长自己的儿子儿媳在草市上卖肥皂,也没排在最前面,按照身份家世来说,其实排在第一个位置也没人敢说什么。

不过里长都带头公平安排,亭长与乡长也不好徇私,都公平安排着各村各户人家。

等到大家安排好了,生意就开始了,很多就是摆摊的村民自己还没开始卖货就已经开始买货了。

比如里长儿子儿媳买的肥皂,是最近新鲜的玩意,好用也便宜,村人家里都没有,买一块全家都可以用,生意就很好。

天幕虽然教授过如何做肥皂,但是需要油脂,哪怕是废油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舍得,也只有家里养了几百只羊的里长家里才有条件做肥皂。

漂亮的卖到城里,今天来的是差一点的土肥皂,黄不拉几,看起来像是泥巴块,但是依然很有市场。比好看的便宜很多,效果一样,还可以现场试用呢!

“还是草市方便,啥都可以交易,比咱们村里的东西多。”

“这些巧手姑娘做的绢花比我做得好看,我给我家姑娘买几朵,以后做陪嫁!”

“这醋闻着就酸,买一小罐可以用好久,咱买一罐吧?”

“娘,我想要那个小鼓!”

……

村人们互相买着看上的货物,比较着,谈论着。

草市里声音喧闹,都是熟人,说着说着都能聊起来。

这时有人对着远处喊了一句:

“哎,有马车过来了!是城里来的马车!”

草市里的村民顿时齐齐看向路口的方向,原来是附近城里的居民听说了这边草市的消息,坐着牛车驴车马车过来看热闹。

这一波才是花钱的主力军,也是朝廷要求规范化的真正原因。

“快快快!把摊子整理好!”

“快,把家里最好的肥皂拿出来!”

“最漂亮的绢花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临时上任草市长的老账房大声喊着:“你们挣钱的机会来了!不要错过!”

于是,城里的有钱人来的时候,就见到了村人一个比一个热情的兜售。

老账房看着城里人和村人你来我往的讲价,心里松了一口气。

想要长期举行固定的草市,吸引更多的有钱人过来消费,还是得规范化,更安全更有保障。

虽然城里也分穷人和富人,但是这一批能有条件自己驾车来看热闹赶集的,也属于城里的有钱人。哪怕是手指缝里漏一两枚铜钱,也能让村人好过一些。

这也是刘彻在天幕一结束后,就与桑弘羊等人熬夜商量的结果。

连续许多期的天幕看下来,长安城里的各种商业工业已经吸收的接近饱和,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不需要朝廷引导也能自己发展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