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413)+番外

在后世,“官山海”政策常被封建王朝使用,管仲也因此被称为“盐宗”。

.

“盐铁官营,”

“若是齐桓公坚持己见连树木都要征税,可能别说当春秋霸主,齐国早就灭亡了。”

“不需要坚持己见,管仲一死,齐桓公不就活活饿死了。”

不仅病重时不照顾,活活被饿死,死后公子们忙于争权夺利也无人收尸,最终导致齐桓公的尸体生蛆,蛆

谁能想到,曾经的春秋第一霸主,结局如此惨烈。

“管仲临死前特意提醒齐桓公不要亲近易牙、开方和竖刁,齐桓公当时把三人调走,但是没多久自己忍不住,又给调回来,从那时就可以看出来齐桓公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次,管仲提出了专业分工制度,把齐国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要求四类人分区居中居住,各自专注自己的职业技能,不能自由迁徙。】

说到这里,荆咕有话说了。

她看过管仲的书后,总觉得后面的封建王朝学片面了,就如同学儒家也学片面,只选择统治者想要的内容,并不止真正学习圣贤的精神。

管仲能被人称为“管子”,思想远比后来被迂腐儒生曲解的要开明先进。

【后世因此开始排阶级,开始有了士农工商阶级划分,就没人想一想,管仲可能只是一时的顺口吗?】

【如果管仲看不起商业,为什么自己经商,还要国家大力发展商业?】

【除了商业,齐国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后世动不动鄙视工匠鄙视商人的帝王,先想想你们有齐国富裕吗?有齐国商业发达、手工业发达吗?】

而且,管仲的分区居住也不是为了阶级划分,是类似现代的商业一条街、装修一条街、餐饮一条街那种规模,是看出了工匠等人喜欢敝帚自珍,不愿意把技术传出去,同行汇聚在一起,自然而然的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技术。

在这样的分工分区制度下,齐国临淄诞生了世家上最早的丝织品中心,不仅国内使用,还畅销其他国家,也为管仲后来发起经济战时以丝织品为武器打下了基础。

.

朱元璋陷入沉思。

管仲也是分区分工,限制迁徙,怎么就被夸?

自己也是分工分户籍,限制迁徙,怎么就要被骂?

最重要的是,管仲这么操作怎么齐国就富足成春秋第一霸,自己这么操作就导致大明一直穷?

好在,天幕为他解惑了。

【管仲的经商政策非常开明,提取许多吸引外商的政策,齐国可以说是最早对外开放的诸侯国。】

【管仲很主动关税制度,不重复征税。提出如果在市场上征税了就不在关卡处征税,在关卡处收税了就不在市场上征税。而且,税率也很低,一般只有1%—2%,有的时候甚至直接免税。】

【这样优惠的税收政策,十分吸引外商,也让本国商人更有积极性。】

【这一点,后世的许多封建王朝都需要学习。后世的商人不但地位低,还被当做冤大头,税率高还多苛捐杂税,逼得商人宁愿出海也不愿意留在本土经商。】

朱棣有些心虚。

天幕曾经说明朝后期开放海禁后,许多大明人出海求生,该不会与大明的商业政策有关系吧?

地位低,税率高,还多苛捐杂税,这怎么说得这么像是大明呢?

他要不要更改一下祖宗之制,提高一下商人地位?

.

在清朝,玄烨想起明末那些投降后金的晋商,笑了:“多亏明朝苛待晋商,晋商宁愿铤而走险投资我大清,才有了大清的现在。”

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哪怕建立政权,起初也是又小又落后。

后金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大明的“输血”。

大明是允许中原与草原民族在塞外开互市进行贸易,但是货物当然是有限制,比如武器铁器,绝对不在交易范围内。

大明的主要交易物品,除了布帛等生活用品,主要是草原民族离不开但是又不生产的盐和茶叶,这两项都被朝廷掌握在手中,商贩想要做生意就得先从朝廷拿到“盐引”和“茶引”。

大明前期,茶叶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都是官营。

大明中后期,茶叶开始官私合营,慢慢的私营占据上风。

但是商人不满足于需要跟朝廷分成的利益,而是选择铤而走险,用铁器等贵重物品,交换后金更贵重的人参和貂皮、鹿茸,“东北三宝”在明末时期就是贵人喜欢享用的奢侈品,是朝廷严格管控的商贸。

驻守皮岛的毛文龙被处死的其中一个罪名,就是与后金走私人参貂皮,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后,袁崇焕又因为毛文龙之死被大明凌迟处死。这其中,人参貂皮的走私生意不得不说是一个导火索。

商人不但私自从东北与后金走私,甚至用价值更低的种植秧参、林参去冒充野参,当做奢侈品卖给大明的王公贵族,换来更多的金银财富。

后来,当晋商感觉到大明日薄西山,又把财富与粮食送给后金当做军饷,作为政治投机。

这其中,有利益的诱惑,也有对朝廷的不满。

清初刚入关后,为了表示与前朝不同,顺治帝和康熙帝都对商人颇为优待。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亲自邀请帮后金输送过铁器和粮食的范永斗等晋商入京,在帝王的优待下成为“八大皇商”,范永斗不但成为“八大皇商之首”,还主要负责主持边境贸易。

雍正年间,雍正帝赐范永斗得后代为太仆寺卿,用二品服,范氏从商贾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二品大员,这是在明朝完全享受不到的优待。

因为清政府对商人不像明朝那样的苛待,一直到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到处逃亡时,晋商还在出钱资助皇室,与对大明皇室完全两个态度。

【在后世的封建王朝,儒生动不动让君王节俭,轻徭薄赋,老生常谈,崇尚节俭,崇尚各个阶层有符合阶层的“礼制”。】

【在春秋时期,墨子也提倡过节俭,饰品不需要太过精美华丽,觉得是浪费资源。】

【但是管仲不一样,管仲认为,修建亭台楼阁也是调整经济的政策,不但可以让木材有销路,还可以创造工作岗位;他还提出,鸡蛋在吃之前要在蛋壳上画上精美的图案,木材在烧之前要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这样用人为的美来提高附加价值,是非常商业的思维。】

儒家、墨家、商家,原本就属于不同的阶层,代表着士大夫、中小产业者和商人等不同阶层的利益。

三个学派对于装饰的理念,就与阶层的思想主张有一定关系。

儒家提倡节俭,但是更注重的是“礼”。

比如孔子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主张君王在礼制的范围内要节俭不要奢靡过度,但是该有的礼制也要有;

墨家才是真正的实用,节俭,认为华丽的装饰会让人性喜奢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