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195)+番外

遣唐使的除了来隋唐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购买书籍。通过这样的途径,北魏时期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传入日本。

【《齐民要术》总结了六世纪之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明和畜牧业生产经验,还包括野生植物的利用、林业种植、桑蚕养殖、畜牧和养鱼技术,各种食品加工方法、油料染料饲料等农副产品的加工贮存和治荒办法,被誉为“华夏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记载,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僧人和归化的华夏人当时从华夏带回日本图书167部15790卷,其中就有《齐民要术》十卷。】

【起初,日本皇室与贵族跟华夏皇室一样,觉得这样珍贵的书籍应该由贵族垄断,所以只是束之高阁,在贵族之间些手抄本流传,百姓并没有得到推广。】

感觉被打脸的华夏贵族脸上都不太好看。

【日本的弥生时代同样是直播法种植水稻,此书在知识分子中流传开来后,首先改变的就是育秧移栽,是不是跟华夏北人南下后带去的改变很像?】

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各大名混战不休,农业一时停滞不前。

直到1586-1590年,丰臣秀吉打败了其他对手,以天皇的旗号进行统一战争,最终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大业。

1582-1598年,丰臣秀吉学着华夏的统治者,开始推行“太阁检地”,在全国重新丈量土地,统一度量衡,确定田地优良标准,规定收获量和标准量具。

“果然是学着华夏,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曹操的吗?统一度量衡最初是始皇帝,后来多个帝王也有。丈量土地确定标准,咱也做过。”朱元璋说道。

到了江户时期,也正好是华夏的明末清初,北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经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引发了日本印刷行业的繁荣和教育普及,《齐民要术》开始流向民间。

尽管明清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海上贸易屡禁不止,华夏的各种农书大量流向日本,日本甚至出现了农书出版热。

1744年,日本汉学家山田好之完成了对《齐民要术》的翻译和校对,交给京都出版商出版,这时日本民间第一次印刷刊行。

此后,日本学者多番研究,成为了华夏以外对《齐民要术》研究最深刻最系统的国家,目前在日本发现的《齐民要术》版本就有26种,最珍贵的版本是北宋天圣年间的刻本,是日本的国宝,被珍藏于京都博物馆。还有金泽实时的手抄本,是中日两国现存最早的珍贵抄本。

.

“华夏自己的书籍怎么没流传到后世?”嬴政自己说完,心情不愉悦地想到了自己被放火的咸阳宫和骊山墓。

他看向他的大臣们,里面也有不少人的书籍传到后世,稍微一想现在正在使用的纸张更脆弱的特性,嬴政有了新的主意:“纸张虽然易于携带但是更容易破碎,日后竹简写书藏于墓中。”

而且竹简对于盗墓贼而言也不值钱,或许能保存更久。

刘彻时期同样想到了这一点,他的想法更丰富:“大汉的丝帛朕看到后世保存的不错,日后试试让绣女绣书,也保存在墓地里,总有能传下去的。”

董仲舒提醒:“陛下,那首先得让绣女识字。”

刘彻:“识字就识字,绣女在宫中,让宫中女眷和宗室女子一边教授识字一边绣书。”

董仲舒:“……”

非常高效率,主打的一个是个劳动力都不放过。

经历了隋末乱世的李世民感伤:“每次王朝末年战乱时期,起义军动不动焚书挖坟的,书籍藏在哪里都没用。”

别说秦始皇被项羽盗墓烧咸阳宫,天幕不野放出他们大唐的皇陵被盗,皇宫应该也没逃过。

哎,王朝末日,该如何避免才好?

【如果说《齐民要术》奠定了日本的农业基础,《天工开物》就让日本的农业科技进一步革新】

【《天工开物》记载着17世纪华夏农业、工业和手工制造业各种科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配有插图二百多幅,不仅代表着当时华夏的科技水平,也代表着17世纪整个东亚科技水平的高度。】

《天工开物》传到日本后,学者们分为几个流派认真研究,不仅推动了日本农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日本的科技技术革新。

1777年,木村青竹著《纸谱》引用了《天工开物》中造纸的部分;

1797年,木村善之著《砂糖制作记》借鉴了《天工开物》中制糖的部分;

1801年,增田刚《鼓铜图录》中参照《天工开物》从含银的铜中取银的方法;

1804年,曾槃和白尾国柱合编《成形图说》,引用《天工开物》农业和栽培植物的内容;

1838年,宇田川榕庵的《舍密开宗》引用《天工开物》李的土、玉石、药石内容;

……

1859年,佐藤信渊著《经济要录》,引用《天工开物》最重要的思想——富国济民!

“夫开物者乃经营国土,开发物产,富饶宇内,养育万民之业者!”宋应星双目含泪,终于有人懂他了。

《商君书》说“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可商君已经是几千年前的古人了,那时诸侯国并立,四面环绕强敌,现在大明朝是统一王朝,百姓都是自己的国民,为什么还要弱民贫民!

【现存《天工开物》的第一个外国刊本就是日文版,近代华夏印制的大部分《天工开物》都是根据这个日本唱本刊刻成书。】

“华夏的书籍,为什么又要从日本引进?”朱元璋听着一本本书全是大明的,然而后世想要学习全是从日本引进,浑身不得劲。

大明的书籍,难道就没有传到后世吗?

难不成是那清军入关把大明的书籍全毁了?

朱元璋自己一幻想,再次杀气腾腾。

对着父亲时不时冒杀气,儿子们都已经习惯了,熟练地往远处躲了躲,被朱元璋看到,又是一声厉喝:“躲什么躲!给朕滚回来!”

【直到1952年,国内才发现了明代原刊本。】

【最后再来说说既有四大农书、又有明朝四大科技著作的《农政全书》】

【“农政”二字表明了徐光启以农治国、以农治农的理念和政治抱负,有开垦、水利、荒政等18卷议论,是明朝农学集大成的著作】

【当《农政全书》在明末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广受欢迎,现存的《农政全书》各类版本多达15种34部,数量堪称农书之最】

在《农政全书》传入之前,日本学的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和农业技术,日本借鉴性不强;

《农政全书》传入之后,日本开始接触到南方湿地农耕技术,并且开始对不同季节的耕作时令、不同地区的耕地性质等详细分类,所以该书又被称为日本的第一部 重要的百姓农书。

《农政全书》里记载了水旱虫灾的治理方式,还附了400多种可供饥荒时期充饥用的草木野菜目录,这里的大部分救荒本草,在中日两国都是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