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190)+番外

还都那么大,全能吃!全家也都能吃!

“这红薯在美洲,美洲在哪里?”

“去不了美洲,去菲律宾也好,这菲律宾在哪里?”

他们也好想要,好想吃!

【到清朝时期,陈家的“鸭兵捕蝗”走向成熟,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九振,去安徽芜湖灭蝗,去各地灭蝗。】

【后来,陈经纶的五世孙、陈九振的弟弟陈世元写书《金薯传习录》《治蝗传习录》,开始正式推广华夏养鸭治蝗技术。

乾隆年间,陈世元80岁高龄在河南传播番薯的途中偶感风寒,病逝在任上。】

【可以说,哪怕是我们现代,吃番薯、使用鸭兵灭蝗时,都得感谢陈振龙这一家人,几l世几l代的研究和推广。】

万历年间,年迈的陈振龙看着天幕,眼泪湿透了衣襟。

他想起了在菲律宾那些辛苦的日子,想起各种尝试带回番薯藤的方法,想起自己推广时的忐忑。

最终,一切都是值得的。

“父亲,天幕在说您!”

年轻的陈经纶刚想拍拍父亲马屁,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天幕上。

“啊,天幕还在说我!还有我的儿孙后代!”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陈振龙笑中带泪,非常欣慰,“没有辱没我陈家人的名声!”

.

此时,广东吴川人林怀兰看着天幕嘟囔:“我也从越南带回了番薯藤,在我们广东推广,天幕怎么不夸我?”

说完他有些惆怅,“也不知道后世人还记不记得我。”

虎门人陈益淡定地看了一眼天幕,继续忙活手里的事。

他同样从越南带回番薯,也开始在家乡种植普及。

这样的好东西,谁不会想往家里带呢,不管是在越南还是菲律宾,再艰难也得带回来。

突然,天幕提到了二人的名字,两人顿时集体惊喜起来。

原来,后世还真记得他!

【除了陈振龙,吴川人林怀兰、虎门人陈益同样带回了番薯,在大明的不同位置开始普及,他们都可以被称为“华夏番薯之父”】

【后世为了纪念他们,为他们修建纪念馆、修陵墓和“先薯亭”】

“海外的好东西真不少啊。”朱元璋看着玉米和番薯,都是如此的高产,甚至还有美味的优势,不得不庆幸有天幕在,他没真得实施海禁。

只是开了海禁,朝廷还没做什么,出海谋生的大明百姓自己就知道把好东西往家乡带,这就是华夏人的本能。

好东西带回家乡,然后造福父老乡亲。

有能力之后,又开始往周边传播,造福整个国家,造福华夏所有的子孙后代。

朱元璋欣慰地点点头,再看自己那么多儿子,突然眼神嫌弃:百姓都知道把好东西往家里带,这群废物儿子们,只会往家里带麻烦!

儿子们:???

父皇的眼神怎么又开始杀气腾腾了,又哪里惹他生气了?

【玉米和甘薯的高产量不必说,为什么要加上花生呢?】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此之前只有大豆和芝麻可以榨油,但是这二者都不可以生食,加工对于百姓来说费钱费力】

【但是花生不一样,花生含油量极高,甚至最初是作为中药来推广的,对于当时普遍以素食为主的大明百姓来说调和脾胃补充营养简单又有效,生吃就可以。】

天幕再次放出花生的模样。

一棵同样是带出一大串,剥了泥巴,现场就可以生吃。

帮忙干农活的小孩弯腰摘了一颗花生,把泥巴在身上擦了擦,轻松拨开壳,露出里面粉红色的颗粒果实,往嘴里一扔,吃得美滋滋:“好嫩!甜的!”

旁边大一点的孩子有些挑剔:“我不想吃甜的,吃腻了,我想吃卤花生。”

家人在旁边笑眯眯看着也不阻止:“行,晚上回去就给你们做,咸的甜的都有。”

一家人开始收拾花生,就坐在地里,一把一把的从地里拔出来,小孩力气不够拔就帮忙摘,把花生摘到竹筐里,一边摘一边往自己嘴里吃。眼看着花生如此方便采摘,就连食用同样简单易得,听起来小孩也喜欢,说明生吃也很美味。

不单是前朝的百姓,前朝的帝王们也羡慕了。

嬴政狠狠握拳:“让墨家研究造船,大秦终有一日能抵达美洲!”

夏无且同情地看一眼墨家巨子僵硬的身体:自从天幕降临,他们的工作量剧增,他这个太医如此,墨家也逃不过。

刘彻大声问天幕:“这花生又是从哪里来的?难不成也是那美洲?”

美洲这么多好东西,快把地图给朕啊啊啊!

李世民眼神深情地看向大臣们:“你们说,朕鼓励百姓自己去寻找新农作物有没有用?”

外来的番邦再好,哪有自家百姓好,这陈家人不知道在大唐有没有祖先,大唐很需要这样的百姓!

武曌响起天幕提过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伊丽莎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等几l位女皇,她们开疆拓土的功劳让她难以忘怀,甚至在宫中特意供奉了画像和功绩,让自己学习敬仰。

听到美洲这么多好东西,武曌再次打起番邦的主意:“召集各国擅长制船者,还有善水者,曾经有过出海的船员重赏!”

其他女皇可以开疆拓土,她也可以!

等她在海外打下新的疆域,看大臣还有什么废话可说,再废话,全给扔美洲去。

【还有棉花在明朝的耕种更为普及,元朝时期黄道婆改良了棉纺织机,让松江府从此衣被天下。到明初的时候,百姓不再被冻死,也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明太祖朱元璋以法令的形式强行推广种植棉花:“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这一条措施让家家户户多了保暖的衣物,即使是面临小冰河期更为寒冷的冬季,也更少冻死。】

荆咕特意去黄道婆纪念馆参观过,拍下了几l幅照片。

纪念馆展厅里,树立着黄道婆的雕像,在她身后的大堂上,写着后人为她书写的纪念对联。

上联:“纬地经天棉植见慈恩一方衣被”;

下联:“梯山航海机声垂教泽千载馨香”;

横批是:“衣被天下”。

展厅还有黄道婆的生平介绍,讲述她从童养媳逃难到海南崖州,从海南黎族人那里学到纺棉技术后回到家乡回馈乡里的故事。

在展厅中央还陈列有脚踏式三锭木工纺车、织布机等纺织工具,这正是黄道婆学习新纺棉技术自己融会贯通后改进的织布机。

“女子在纺织一业果真是有天赋,需要更加发扬光大才是。”宋朝时期,刘娥听着天幕对黄道婆的介绍,忍不住想起自己。

同样是出身低微,同样是婚嫁不由人,但最终没有放弃,坚强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

刘娥看着那亮堂的黄道婆纪念馆,笑着问负责记录的官吏:“看清楚那棉织布机没有?画下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