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349)

“啊?太后和大王?”韩星霁有些诧异:“他们做了什么?”

薛轻舟说道:“太后什么都没做,就是跟皇帝单独在御书房关着门聊了一会,等他出来之后,皇帝就老实了,紧接着大王又去找了他一趟,等大王离开皇宫就传出皇帝要削减自己份例的消息。”

韩星霁震惊:“居然两个人都出动了吗?太后都没说动他?”

竟然还要楼时巍亲自出面?韩子韶胆子这么大?

“倒也不是,太后最近懒得为他费心,也很少见他了,所以应该只是略说了说然后就交给大王去费心了。”

韩星霁:……

太后恐怕不是不想费心,而是压根就懒得理韩子韶。

事实证明,不怕人管,就怕人不管,真不管也就代表着对你没有什么期望了。

薛轻舟见韩星霁不说话便安慰说道:“你好好教书,别的都不用管,若是陛下再欺负你就跟上次一样,其他不用担心,家里还有大人呢。”

韩星霁听后忍不住笑道:“您这话可不能让别人听到,否则肯定觉得咱家家教有问题,家长都太宠孩子了。”

大部分家长都是叮嘱孩子别闯祸,就他们家家长直接说随便折腾,出事儿家长兜着。

薛轻舟没忍住摸了摸韩星霁的脑壳说道:“那是因为他们都没有你这么好的儿子。”

韩星霁一直都很懂事,哪怕反击也很有分寸,从来没当众让皇帝下不来台。

然而孩子懂事,当家长的就要心疼了,生怕自家孩子受委屈。

韩星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既然没事,那我就继续备课了。”

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他也能心无旁骛的继续学习外加教书。

哎,真打算拿实例来讲课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学的那点东西还不够,所以只能临时抱佛脚,找上组织的专家进行多方位评估。

专家们也都很头秃,大家习惯了用高科技解决问题,突然把他们扔回到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简直不能更束手束脚。

完全用人力不说要多长时间,很多工程压根就没办法开展。

人力有穷时,不是拼命就能完成的。

最后连专家都忍不住说道:“要不你先搞个发电站出来吧。”

韩星霁默默地看着专家,他要是能搞发电站用得着这么头秃吗?

真当发电站好搞?

专家也知道自己说得不靠谱,最后多方会议才一点点定下来好几种方案。

至于为什么有好几种方案,主要是每一种都有缺陷,而且缺陷不小,可也没有别的办法。

韩星霁干脆说道:“能到这个程度已经可以了,便是这些方案只怕也没几个人能达到,我先拿过去教他们,说不定就有人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

专家们对那个时代了解也不多,只看历史资料也没用,很多古代黑科技他们都不知道,自然更加拘束一些。

好在韩星霁要方案也只是教书,为的是给学生们拓展思路。

只是他这几个方案实在是很不错,于是就被拎到了小朝会上。

韩星霁被喊过去的时候还没意识到是因为这个,还在思索是不是韩子韶又发现了什么好苗子想要拎出去做官。

这种事情最近发生了不少,新一年入学的还没这个资格,但是之前入学的那些很多都比较适合做官了。

韩子韶这次也学聪明了,并不是直接把人推出去当县令,而是先放到比较清流的岗位上,有些直接调到自己身边做侍郎。

侍郎没有品级自然也没有固定数目,全看皇帝心情,严格来说侍郎这个职位就是个大杂烩,里面有专门讨好皇帝的宠臣,也有真的有点本事放在皇帝身边培养的。

只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科举考中的秀才做侍郎,韩星霁估摸着被调过去的几个人应该也不是很开心。

想着这些,他一路到了御书房,等进去的时候就吓了一跳。

他原本以为韩子韶是单独召见,结果没想到进去之后大佬们全在里面。

韩子韶平静说道:“来人,给乐安伯看座。”

韩星霁的品级在整个屋子里是最低的,位置自然也就靠近门口。

他坐下之后就听韩子韶说道:“人也来了,继续吧。”

继续啥啊?

他一脸茫然的看了看四周,又抬头看了看皇帝,发现皇帝的心情看上去不是很美妙。

那边治粟内史继续跟一个他不认识的官员吵架。

韩星霁竖着耳朵听半天才明白另外一个人是都水令。

都水令是将作少府令的手下,专门负责的就是各郡县的水利工程,品级不算高,小朝会基本上没有他的位置,这次估计也是破例把他喊来的。

再仔细一听就知道这两个人讨论的是近期的水患治理。

韩子韶轻咳一声说道:“朕把乐安伯都喊了来,你们何不听听乐安伯的意见?”

韩星霁看了他一眼心里开始琢磨是韩子韶故意把他喊来还是有人提出来的要求。

都水令看了一眼韩星霁,国学馆开治水相关的课程他是知道的,而且他跟蒋先生还是师出同门,只是感情比较一般。

他十分平淡说了句:“陛下,治水乃是大事,不能儿戏。”

言下之意就是不太看好韩星霁。

他越是这个态度,韩子韶就越是一力让韩星霁说说看。

韩星霁也没想那么多,站起来说道:“既然陛下问及,臣便说一说,一家之言,诸位大人随便听听。”

他沉吟半晌挑了水患最严重的地方开始说,那里地势复杂,泥沙淤积又碰上大河改道,真是把人们折腾的不轻。

都水令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但是听着听着就不由得神色认真了起来。

别的不说,韩星霁对于当地水文地理可以称得上是了如指掌,哪里容易出问题,哪里最危险,说的分毫不差。

其中很多险情是他刚收到的消息,根本没有传出去,所以对方也不存在提前知道的情况。

而且听韩星霁那个意思应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在进行预测而已。

都水令稀奇问道:“乐安伯倒似是身临其境一般。”

韩星霁微微一笑说道:“身临其境不敢说,但大雍舆图九成以上我都记得,山川水文都知道个大概,所以也能推测出一些。”

都水令听了之后忍不住倒抽口气,全国山川水文都记得不少,这是什么样的天纵奇才。

将作少府在一旁笑着说道:“我现在还记得大王生辰时乐安伯送的糖塑。”

都水令这才想起了那个糖塑的确是大雍的舆图,当时他还以为是韩星霁找人来弄的,现在看来难道是他一手打造?

他身体微微前倾问道:“乐安伯既然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可有办法解决?”

韩星霁说道:“最近国学馆的课程倒也讲到了这一部分,不过来的匆忙,我没有带教案,只能辛苦诸位大人认真听一听,我这里有三个方案,是应对不同情况的。”

他说完看了治粟内史一眼说道:“不过我在假设这些方案的时候对于需要的钱财考虑的不是很充分,所以也不好说能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