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334)

除非有一天他有自信能把楼时巍搬倒才能动韩星霁。

韩星霁走在前面,进值房的时候被冷暖气前后夹击了一下忍不住抖了抖。

楼时巍抬头看向他,等人过来之后才皱眉问道:“怎么不多穿一点?”

韩星霁连忙指了指领子上的毛毛说道:“我穿得挺多的。”

他的衣服都是舒云来给置办的,也不知道对方最近怎么了,尤其喜欢这些皮毛类的衣服,连带着他的衣服也都是这种类型。

领口、袖口甚至衣服的滚边都是毛茸茸,别说,这东西不仅手感好也真的很保暖,都不用担心会有风从领口袖口进去。

楼时巍问道:“陛下喊你是因为那两位先生的事情?”

韩星霁点点头:“是,他怀疑是有人暗中下手。”

楼时巍轻描淡写说道:“让他去查。”

他压根没把这件事情放在眼里,自然也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至于喊韩星霁过来,一方面是担心他被欺负,另外一方面则是想借机见见。

自从韩星霁升任国学馆山长之后,他们两个见面的次数直线下降,楼时巍习惯了他在身边,过了这么就竟然也没有完全适应,时不时会在工作的时候看向国学馆的位置。

不想谈论柴张二人的事情,他自然要找别的话题,不然也没有理由继续把人留在这里。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韩星霁问道:“大王,你那里有没有对治水有心得的人?”

楼时巍把自己找的话题扔到了一边顺着问道:“治水?你要学习治水?”

韩星霁有些不好意思笑道:“我是想明年正式开馆之后多增加一门治水课程,又对这方面接触不多,写得教材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楼时巍倒是有些意外:“你会治水?”

韩星霁立刻说道:“不算是治水,应该更偏向于农田灌溉之类的。”

严格来说其实就是水利工程,这东西很重要,后世很多领导人都是这个专业毕业的,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年代的水利灌溉系统的确落后,韩星霁需要让跟多的人接受更先进的教育才行。

楼时巍听后面色稍稍严肃说道:“把你写的那份给我送来,我看看。”

韩星霁一边让马少前回去拿一边说道:“还挺多的,大王可以慢慢看,主要是我没有真正下去了解过各地情况,所以写的也只能是通用,最多算个思路启发,我是想找一个对治水有心得的人来完善。”

不是后世的教材就一定好,总要结合当下情况才行,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容易出问题。

更何况他也不是直接套用后世教材,毕竟无论是建大坝要是建设水库在如今都不是容易实现的事情。

楼时巍听后说道:“等我看完。”

韩星霁对他极其信任,交给他之后便说道:“那正好,我去拜访一下丞相他们。”

楼时巍问道:“为了新先生的人选?”

韩星霁叹了口气:“是啊,已经很多人都盯上这个位置了,我想年前赶紧定下来,要不然过年肯定有的忙。”

楼时巍见他微微蹙眉十分苦恼的样子只觉得对方有点可爱,不由地笑了笑:“去吧。”

韩星霁起身对他行礼便要离开,结果刚要转身就听到一句:“等等。”

他有些疑惑地看过去,却发现楼时巍拿着他的斗篷走了过来。

楼时巍将手中的斗篷展开披到了韩星霁身上,那一刹那,佛手柑的气息将他包围,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是被对方拥在怀里。

第223章

楼时巍的动作十分正常,只是将厚实的斗篷给他披上,然后又捏着他的下巴微微上抬,帮他系领口的系带。

等都弄好之后,楼时巍这才松手说道:“去吧,下次记得出门多穿一些。”

韩星霁恍恍惚惚点了点头,一直到出门被一股冷风吹过来才清醒了不少。

他有些不确定地问身边的牛无裁:“刚刚……大王帮我穿衣服?”

牛无裁用力点了点头,半个字都不敢说。

摄政王的行为略有些奇怪,只是披个斗篷的话完全不需要他亲自动,只要让简英将衣服交给他就行,最多也就是让简英或者他帮忙直接给韩星霁披上。

然而摄政王偏偏亲自动手,动作表情都很自然,让牛无裁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太多。

他刚刚还看了一眼简英,这位跟在摄政王身边许久的心腹侍从像是忽然眼瞎了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根本没有任何帮忙的意思。

搞得牛无裁心里十分疑惑,此时听了韩星霁的问话,想了想还是没说什么。

简英都当没看到,那他最好也当自己瞎了。

韩星霁得了肯定回答之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笑容,他极其爱惜的摸了摸身上的斗篷说道:“大王这个斗篷还挺暖和的。”

尤其是上面隐隐带着楼时巍身上特有的那股香气,搞得韩星霁心神动摇,都快忘了自己要去干什么了。

牛无裁闭着嘴没说话,马少前听了之后有些纳闷:“小伯爷之前不是不喜欢吗?”

韩星霁并不喜欢穿斗篷,因为他觉得不太方便。

韩星霁顿了顿挺直了身板说道:“我现在喜欢了。”

马少前不疑有他随口说道:“那回去我跟管家说一声,让家中裁缝多做两件。”

韩星霁没回话,他喜欢的不是斗篷,重点是这个斗篷是楼时巍的。

不过这话他不敢跟任何人说,只能时不时摸摸身上的斗篷偷笑一声。

好在这个状态在见到丞相的时候就自动切换,唯有进入丞相值房脱掉斗篷的时候有一丝不舍。

老丞相见到他也有些意外:“你这大忙人怎么想起过来了?”

韩星霁笑道:“您老又取笑我,我再忙也比不过您啊,而且我那都是瞎忙。”

老丞相笑道:“倒也不必妄自菲薄。”

韩星霁还真不是瞎忙,他们这些人对国学馆十分好奇,偶尔也会过去听课。

另外几位先生的课中规中矩,柴张二人之前讲的都是世家相关,另外一位先生则教官职体系和公文格式一类,韩星霁教的就比较杂,写提要、民生、术数这些他都教。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眼光很不错,之前推荐的那三个人当了县令之后表现可圈可点,虽然还没有特别大的成就,但是新官上任能不手忙脚乱已经不错,更不要提这几个人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原本到了丞相这个地位是不会太关注县令这个级别的,无奈这三个是韩星霁推荐出去的,很多人都分了一点心神去关注。

三个人或许不算什么,但以小见大,说不定韩星霁就是下一个王若清。

王太傅最出名的就是相人。

老丞相一边想着一边跟韩星霁说话,在得知韩星霁的想法之后忍不住笑道:“也是难为你了。”

找个先生真是不容易,这位小伯爷估计已经不敢去问皇帝了。

韩星霁坦然说道:“不瞒丞相,我现在就是需要对谱牒学了解比较多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