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好生活(495)+番外

钱有了,闲却没了,大家伙儿再也不能像前几年那样,说走就走,齐刷刷组团杀到京市去抓渣男了。

可凡事都有例外,反正赵红霞这边是笃定要去一趟的,喜宝要结婚了,身为打小看着她长大的二奶奶,哪儿能不去讨这杯喜酒呢?她一确定,她老头子和儿女、孙辈儿们,但凡是抽的出空来的,都纷纷应承了下来。

好就好在,喜宝的婚期是定在国庆节的,有三天可以休息,再前后请个几天假,凑一凑还是没问题的。

赵红霞定了下来,赵建设哪里愿意落后?尤其是他老子赵满仓,这几年年岁更大了,总念叨着不知道还能见亲人几面,如今有了机会,自然眼巴巴的想一道儿去。

还有就是曾校长了,他本就是京市人,来这边当了知青,一晃就是二十年了,他也想回去,可这个事儿那个事儿的,总有意外绊住他。想着家里的父母都已年迈,他到底还是下定了决心,打算跟着一道儿去凑个热闹,当然也让媳妇儿和儿女们,瞧瞧他的父母兄弟姐妹。

很多事儿,只要有人响应了,接下来就会顺畅很多。旁的不说,宋卫民就坐不住。

“咱们也得去,喜宝结婚,咋能不去呢?”

袁弟来是真的不想去凑这个热闹,她有一种预感,要是真的去了,只怕将来会更后悔,尽管她现在已经隐隐有了悔意,就是死鸭子嘴硬,愣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可甭管怎么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就不能撇开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儿,让他们一家五口好好过自个儿的平静日子吗?

“一个丫头片子结婚,犯得着眼巴巴的跑去吗?算了吧。”袁弟来憋了半天,只憋出了这句话来。

宋卫民是真的烦了,假如他足够硬气,完全可以拿出一家之主的能耐来,狠狠的镇压住袁弟来。毕竟从表面上来看,能耐的是老宋家,至于袁弟来一个没有经济来源,又没有谋生手段,连娘家都靠不住的中年女人,是真的算不上啥。可谁让宋卫民怂呢,想着横竖已经这样了,过一天算一天吧,还能离咋地?

可眼下这事儿却是戳了他的肺。

“我带着扁头和东子西子一起去,你爱去不去!”烦了,也彻底绝望了,宋卫民索性懒得再商议,自顾自的做下了决定。

然而,袁弟来并没有放在心里,家里的钱全捏在她的手里,宋卫民想带着仨儿子去京市?这是汽车票不要钱,还是火车票不要钱,或是吃的喝的用的不要钱?她十分的淡定,一直到听说宋卫民找了赵建设。

找临时借点儿钱还不容易?宋卫民就算再怂,他的人品还是有目共睹的,没有任何恶习,只是手头上临时短了钱,凑不够去京市的路费。赵建设都没细问,也没让他立字据,就说到时候订票的时候,会帮他们也一并订了的,正好一道儿上京也有互相有个照应。

得了消息后,袁弟来一脸懵圈,更叫她抓狂的是,张秀禾娘家妈还挤出时间来村里问了下,留下钱和人数,叫赵建设也帮着订了票,到时候他们要一道儿上京去喝外孙女的喜酒。

张家老太太一口一个外孙女,别说袁弟来了,袁母都差点儿气得抹脖子,二话不说拿了压箱底的钱,愣是凑齐了旅费,让几个孙子都出去长长见识。

等一周后,赵红英接到来自于老家的电话,意外的得知这回来的人还真不少,大家也没旁的意思,就是想沾沾大学生的喜气。对了,赵红英在前头告诉老家人时,也提了一句,是关于谢长峥的,尽管没细说谢家的背景,倒是说了谢长峥也是个大学生。

俩大学生结婚呢,从来没瞧见过的事儿!

有孩子的人家还打算到时候抱着孩子多吃两口喜面,保不准孩子就开了窍呢?不图考上京市里头的大学,就是考个中专也好啊,国家包分配的!

赵红英在大致的确定了人数后,就开始折磨大伟了,哦对了,强子是来喝了订婚酒,可他很快又离开了,毕竟从订婚到结婚又有将近三个月时间,他不可能丢开南边的事情不管。

也因此,赵红英眼下能折磨的,也就只有大伟了。

老家来了人喝喜酒,作为主家的老宋家能完全坐视不理吗?考虑到人挺多,时间估计也会挺长,赵红英的意思是,看看有没有闲置的房子院子,好暂时挪出来安置老家的人。

大伟盘算了一下,京市附近有个空院子,就是喜宝隔壁那个,可那个太小了点儿,端的是地段好,又不是住的开。还有就是他以前赶时髦买的楼房,那就更不像样子了,太小了,住惯了大房子简直就是逼死个人。还有几处则是门面房,前头当商店,后头做仓库和员工宿舍的,倒是不小,就是东一处西一处,再说瞅着也不像样儿。

赶巧的是,大伟在上次喜宝的订婚宴上,认识了好几个原本接触不到的上头人,人家知晓他是生意人,随口告诉了他一个信儿,大概就是在半年或者一年里面,会将商品房纳入国家计划,还会开放土地拍卖。

尽管这个消息还不能完全确信,可只要有一半的可能性,那么这就是个送上门来的大馅饼。

在思量了半晌后,大伟又打电话同强子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先将手头上的资金集中起来,暂时不买门面房了,而是先购入一些住宅。

……

打死赵红英都不会想到,她不过是因为心疼招待所的钱,而让大伟帮着找地儿安置乡亲们,结果大伟转个头就在京市里买下了成片的院子。当然不是四合院,就是普通的民居,有点儿类似于京大附近那两个,兴许更旧一些,地段不是顶好的,可只要是在市区不就行了?大不了回头他租个大巴车,来回接送乡亲们。

这一票,大伟就把自个儿的家底给掏空了,好在这又不是一次性买卖,房子这玩意儿只会越来越值钱,哪怕只是个老破小。

等大伟这边忙活了个大半后,时间也已经到了八月份。

在这期间,喜宝破天荒的没跟书本待在一块儿,也没闲着,而是被谢长峥大街小巷的带着跑,看家具、买家电、布置他们的新家。

他们的新家,就是位于老宋家后头的带花园三进四合院。

从外头看,只觉得是高墙大院,还没太大的概念,及至喜宝第一次受邀进了里头,这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深宅大院。

这是一座完全未经破坏的古四合院,院套院的,还有个带了假山流水的后花园,又因为时常有人收拾、打理,瞧着虽然不像老宋家那边充满了人情味,却是真的古色古香,满满都是历史的感觉。

不光是房舍,就连里头的家具都是有年头的,饶是喜宝从不关注这方面的事儿,单就是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就骗不了人。

真要说缺的话,大概就是各色家用电器了。

谢长峥自打买了房子后,其实统共也没来住过几天,倒是他奶奶谢老太,偶尔住腻味了大院里的三层小洋楼,会过来晃悠几圈,可也因此,家里几乎没什么家用电器。

电灯是有的,线路都没啥问题,厕所也是经过了改造的,可像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一类的,却是一个都没,毕竟老太太本身也不喜欢这些东西,再说了她有人随身照顾,根本用不太着。

于是,已经是未婚夫妻的喜宝和谢长峥,在这段时间里,就光忙活这些个事儿了。

这一忙,就忙到了预估的军舰回归日子。

军舰那头,只是依着上头的命令,同意剧组上舰拍摄,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也正因为只能在空闲时间拍摄,所以才会拉长拍摄周期。而除了军舰上的部分拍摄外,等之后他们下来军舰,还得去不少地方取景拍摄,当然后续工作仍然不少。

至于回归的日子,原本是不存在回归一说的,就是行了个方便,在拍摄进度完成后,就近找个地儿把人丢下。还不是靠码头的那种,而是在离码头还有蛮长一段距离就停下,让剧组一行人坐上小艇,自个儿找地儿靠岸去。

上一篇:别经时 下一篇:人人都爱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