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心计(160)

五娘转身便走,那丫头脸色一急,上来竟要扯五娘的衣袖,锦玫几个立即拦上,五娘想了想,转头吩咐两个婆子,“这个丫头可疑,也抓进去再说。”

那丫头虽然也有些力气,但哪里抵的了做惯粗使活计的婆子,不过挣扎两下,便被扭的动弹不了,五娘一行人速速进了一间屋子,又关了所有门窗,众人将五娘拥在中间,屋子里静的似心跳声都听的一清二楚。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那火把便到了跟前,有婆子悄悄探头,一瞬后便被吓得面色发白,死死捂住了口。

大约是遇屋子就要查看,五娘不时听到旁边的屋子被踹开的声音,终于到了五娘的这间屋子,几个婆子惊恐的对视一眼,都死命的抵着门。

有人踹了一脚,显然没能踹开,那人立即高声叫起来,“这里有人。”

锦玫几个几要哭出来,五娘也害怕的手脚冰凉,握了握锦玫的手,想了想,偷偷从头顶拔了一根尖细的金簪握在手中。

锦玫察觉到了,差点要尖叫出来,五娘一捏锦玫的手,无声的摇了摇头。

五娘如今是侯家妇,若是被俘了,坏了名节哪还能活下去,再说门外的这几个,明显是被那丫头引着路摸过来的,那些人抓自己,怕是为了威胁侯景福吧,左右都是个死路,倒不如现在就走,至少还干净。

五娘打定主意,心里反倒安定下来。

117

屋外的踹门,屋里的抵门,一时兵荒马乱,五娘手心汗津津的也不敢擦,拖了这么久也没能弄开那道门,门外的人显然急了,又高声指挥着去砸窗户,有婆子听在耳里,合身就往窗户上扑,便是锦玫几个大丫头也跟上去帮忙,如此关头,五娘也顾不得身份,抬脚就要上前,却忽然被扭住了手,五娘心里一惊,转过头去,却不知什么时候被那个丫头摸到身前,不止被扭住了身子,那丫头还掏出一把不知从哪里摸来的匕首,牢牢的抵在五娘后心。

“开门!”那丫头年纪虽小,却很是镇定,手握着刀拿的稳稳的,便是脸上也露出几分狠色。

下人们看在眼里,大吃一惊,几个忠心的眨眼就要往上扑,那丫头手却稳稳的一送,五娘吃痛,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众人自然不敢乱动,只是谁也不敢去开那道门,屋子里五娘死了就是死了,可要一开这扇门,那死的就是所有人了。

除了几个忠心的家生子,有不少仆妇露出犹豫之色,那丫头冷冷哼了一声,竟是冷笑起来,“枉你们平日忠心耿耿,此时却做了缩头乌龟?我给你们三息时间,若是再不开那扇门,你们的这个主子,可就真要死透了,事后国公爷要怎么处置你们,你们一个个做了那么多年的下人,必是一清二楚吧。”

左也是死,右也是死,所有人都红了眼睛,五娘却反而冷静下来,出声道,“不能打开门,他们便是捉我去威胁世子的,只怕娘那里也派了人去,我死了不要紧,你们助纣为虐,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五娘说这一番话,那丫头又把匕首往肉里送了送,痛的五娘几乎要站不稳,那丫头也急了眼,厉声喝问,“你们都不要命了吗!”

有人想开,却又没人敢开这个头,一时陷入僵局,外面砸门窗的声音也越来越烈,无论怎么看,好像都是个死局。

五娘渐渐没了力气,视野也开始模糊起来,只是心里还是有些不甘,重活一遭,除了死的壮烈了些,竟是没得到什么,大太太还活生生着,四姨娘也没能沉冤得雪,五娘还巴望着,能将四姨娘的坟迁进祖坟里,五娘有时候都想,怎么就没能让她重生的再早些,这样四姨娘也许不会死,自己说不定还能有个弟弟,这一生加上上一世,五娘还真没享过什么亲情,每日就活在怨恨和算计里了,也没能给侯景福生个孩子,他果然是克妻的吧,也不知以后他还能不能再娶着媳妇。

五娘胡思乱想着,心也若死灰一般,看着那些乱兵马上就要破门而入,心下一狠,正要后仰往那刀尖上撞去,破门的声却突然停了,门外响起震天响的厮杀声,五娘几乎要喜极而泣,却突然后心一凉,眼前锦玫几个的脸都在扭曲,好像在嘶声喊叫,五娘想开口,到底眼前一黑,人彻底没了意识。

昭华二十九年五月,四皇子举兵叛乱,忠勇侯国安侯领兵平反,四皇子被就地格杀。

昭华二十九年六月,皇上病重驾崩,太子奉旨登基,改国号建安,追封先帝为建文帝。

***

自白日起就下起雪来,不过一日的功夫,整个院落就落了一层厚厚的雪,锦玫进到外间,锦绣正坐在几上做着针线,一见到锦玫就站起身塞了个暖炉过去,嘴里也忍不住小声抱怨,“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这雪还是下个不停,说起来倒也怪了,今年的雪可比往年多了不少,明年定是个丰收年呢!”

锦绣一脸喜色,锦玫忍不住啧了一声,笑道,“知你嫁了人,天天就惦记这地里的事儿,要我说你还是琢磨琢磨再生个女儿出来?你没瞧着石头锦香几个宝贝的不得了,我抱一抱还要求爹爹告奶奶的。”

锦绣被揶揄的脸上一红,做势就要扑过去敲打,锦玫忙抓着锦绣的手,嘘了一声,“你不要命了,国公爷可在呢!你胆子大,我可是不敢招惹的。”

一提起侯景福,锦绣下意识的头一缩,却到底不甘心,在锦玫白嫩的手上留了个牙印,才心满意足的坐回几上。

此时刚进年头,外面冷的几乎泼水成冰,谨德堂里却温暖如春,五娘闲适的窝在软榻上拿着本小说话本打发时间,一旁的红木小几上放着茶水糕点等物,侯景福今儿个也并未去兵部,从小书房摸了本兵书,坐在软榻的另一头。

屋里虽说点了烛火,可一入了夜到底有些伤眼睛,五娘又看了两页,便扔到一旁,抬起下颌,皱眉问侯景福,“今年宫里许了六妹省亲,眼见着就是这两日了,你到时可要同我一起去?”

侯景福也将兵书放在一旁,皱眉看了看五娘尖瘦的脸,不赞同道,“你要想同良妃说话,日后时时进宫就是,你身子还虚着,这么冷的天气,实在不宜多走动。”

新皇登基,自然要犒赏功臣,不少大臣都升了官,便是安哥儿也得了个御林军副指挥使的官,虽说官职不大,但是常在御前行走,又多与大臣子嗣打交道,如今也混的很是风生水起,五娘几次写了信去,总要隔上十天半月才能见到回信。

也不怪五娘突然与这个庶出哥哥亲近起来,实在是那日乱兵打上门时,实打实的救了五娘一命,虽然出了点小意外在床上躺了大半年,可那日出现的实在是太及时,若是再晚上些许,五娘可真就去地府报道了,只是可惜那伤了五娘的小丫头,被安哥儿盛怒之下几乎剁成了碎肉,五娘就是有心想查,也实在毫无头绪。

那夜叛乱,不止忠勇侯府遭了秧,不少大臣家里也受了害,几乎家家挂白幡,就说忠勇侯府,老侯爷也因身中数箭重伤难治,当时就赴了黄泉,据说连个全尸都没留下,老太君和侯夫人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寻到那条被人砍断的胳膊,当天夜里京城几乎血流成河,残肢断掌不计其数,又哪里能寻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