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碧云天(107)+番外

易小笙只是听着,心里微微发颤,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面前的这位皇帝。

圣晟帝似乎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根本没有看她,继续道:“然而此时智饶国开始攻打上荣国,原来七麟君遍寻燕儿不着,后来得知消息,便集结兵力攻城。我那时已经将燕儿转到别处,七麟君寻不到燕儿,一怒之下,血洗明月城,一把火烧得精光,才肯退兵而去。

我自知犯下大错,对不起满城百姓,此时燕儿却在混乱之中失踪了。后来明察暗访,也没有找到她,七麟君处也不曾寻到她。我只得先重新振作上荣国,养精蓄锐。

然后等到这对双生子长到三岁,我必须从中选择一个送去养成杀手,派去碧玉宫。”

易小笙此刻终于忍不住接口道:“那被送去的便是段月尘吗?”

圣晟帝苦笑道:“生在帝王之家,自生下那日起,便担负了常人没有的责任,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然而我对留下来的这个隐瞒了实情,不想让他知道太多残酷的东西。”

“所以便让另一个背负全部,是吗?”

圣晟帝突然恼怒起来,一把将案桌的物品尽数扫下,怒道:“你知道什么!你可知当年被送去碧玉宫的人是我!”

易小笙抬起头望着这个人。

圣晟帝避开她的目光,冷笑道:“你可知我当年是怎么回来夺回帝位的吗?”

易小笙忽然起身,说道:“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皇上,方才听你说了很多,我心中的很多谜题也解开了,但是与我无关。我只想问你,上荣国可否退兵?”

圣晟帝眯起眼睛,慢慢说道:“不能。”

易小笙也不多话,很干脆地转身,说道:“那么你便永远不可能见到司马燕。”

圣晟帝顿了一下,连忙问道:“你知道她在哪里?”

易小笙面不改色,说道:“我想你跟司马凌菲也见过面了,自然知道司马燕还活着,只是不肯见你。你若想见她,我自有法子,但是你必须退兵。”

圣晟帝道:“我又怎么能相信你这么个小丫头?”

易小笙冷笑道:“那你便不相信好了。”说完便要走。

圣晟帝见她如此笃定,也不禁有些动摇。他事事精明,大风大浪都经历过,只有在司马燕一事上事事出错,但想到面前的这个少女极易相信别人,又不会说谎,此刻所言应该是真的。

他半信半疑地说道:“你真能让我见到司马燕?”

易小笙回转身子,将怀里的锦囊一一取出,说道:“第一个锦囊已经完成,第二个只差一张令牌,第三个我还没有查看。如今严晓在你手上,我便用刚才那个条件来换严晓和这智饶国大好河山,如何?”

圣晟帝思及她对严晓情谊是真,便应允道:“好,我即刻拔营三百里,离开智饶国,但不会退兵。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届时若是不能让我见到司马燕,必定先将云上城屠城!”

易小笙心下一沉,脸上却不动声色,只应道:“好!”

见她要走,圣晟帝忽然说道:“你真的不看一下这第三只锦囊吗?”

易小笙见他这么说,便走过去,拉开袋子,取出白纸,展开一看,先是一愣,而后蓦地笑了,转头对圣晟帝说道:“这第三只锦囊,我也接了!”

而后将那纸条揉了往岸上一扔,便抬脚走了出去。

中年皇帝目送她出去,将纸团捡了拿在手里,慢慢展开来,瞅着上面的字迹,喃喃道:“女人心,海底针啊。你真的能做到吗?”

想到书写这三只锦囊的人,他不禁面有忧色,将纸条放在案桌上也出门而去。

帐门微动,一阵清风袭入,将纸条吹得飘了起来,在空中翻了几个身才落上,书面清清楚楚地写道:

待事成,杀段月尘。

83俱都忘矣

易小笙走到帐外,只觉得手心之中全是冷汗,一颗心怦怦直跳。她方才其实只是做做样子,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司马燕,也许是因为平日里自己很好骗的缘故,也或许是圣晟帝急于寻找司马燕,这次竟然就这么相信了。

但是危机仍未解除,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上荣国大军又不肯退军,即便是这一个月之中,她找各路人马帮忙,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智饶国兵力不及上荣国是个不争的事实,只怕短短一个月里是无法赶上的。

她一边往外走,一边思索接下来要去哪里。

本来智饶国大军那边实在不想回去了,不想看见不想见的人,至于那个人,爱到哪里装死就去哪里装死吧。但是想到赵子清的伤势,还是决定回去看一眼。自己的军令状还在那立着,当时大言不惭地说好了“一个都不能少”,结果还是死伤了不少兵士,回去领了处罚再说吧。

易小笙一路回到军营,朝着赵子清的营帐便走,只见里里外外的人都在忙,进进出出的,间或还有个男人的声音不冷不淡的说道:“滚出去。”

她辨认出是朱子息的声音,大概是赵子清的手下笨手笨脚,终于惹怒了他,被赶了出来,看见易小笙,唤了声:“易大人。”便揉着屁股离去。

敢情朱子息还赏了人家屁股一脚。

易小笙禁不住摇头,她不想见朱子息,但是又避不开,最后想想横竖都要见,干脆去跟赵子清领了罚就赶紧离开吧。

她边想着边抬腿迈进了营帐。

定睛一看,第一个反应便是往外退,但是已经来不及,站在朱子息身边的白衣碧眸男子已经快速朝着她走了过来,唤道:“小笙。”

易小笙没想到此人已经回来了,此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当下便当段月尘不存在,径直到了赵子清身边。

段月尘也立刻跟了过来,易小笙往左边站,他跟到左边,易小笙挪到右边,他又跟了过去。最后易小笙不躲了,干脆站定了,叫道:“赵大人。”

赵子清躺在榻上,脸色有些苍白,大概是流血过多,但是没有昏迷,看见易小笙,正要说话,便听见少女说道:“你躺着别动。我知道之前的事情大概你也掺了一脚,不过也不提了。此次回来,我是来领那军令状上的罪。”

赵子清张了张嘴,原本到了嘴边的话说出了口却变成:“我听说上荣国军已经暂时退兵,这都是小笙你的功劳,所以将功补过,之前的罪责就免了。”

易小笙闻言,说道:“好,那我就告辞了。”

赵子清连忙起身,扯动伤口,疼得龇牙咧嘴,引得身旁的永宁公主一阵心疼。他勉强半起身,望着易小笙说道:“你要去哪里?”

易小笙不答,也不回头,摆摆手自顾自地去了。

赵子清和朱子息交换了下目光,永宁公主忽然在一旁说道:“你们知道世上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吗?”

那两人齐齐问道:“什么?”

公主掩口而笑,道:“便是惹怒了女人。”

二人面面相觑,齐声叹道:“有人要倒大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