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真千金讲故事了吗?(清穿)(23)

作者: 羽殳 阅读记录

旁人嘘了一声,连连指点,“说点不知道的!这谁还不懂了?是你不想要多子多福了,还是你不想要?”

“可不敢可不敢!”有人摆手,“这多了也养不起啊~咱们又不是做老爷的!”

“嘿~”赖老三敲了敲桌子,“你们想不想知道了?那里头可不都是老爷?要你操这淡心!”

“就是!听听三爷怎么说!”又有人帮腔。

“这孩子难养活,大伙都知道,哪家没有夭个孩子,那也算是有福气的人家了。你想啊,这要人口多,一是要生得多,二是要养得下啊!你瞧~孩子女人生,就查女人,养得好不好,就问你活没活,这话有错没有?”

“没有,一点错没有!”这次几个人都表态了。

“所以啊——”赖老三大大的饮了一口茶,“这里面肯定是有门道的,不然为什么人家能生能养?这仔细查一查,谁家养得好不久知道了?再盘算盘算,这门道不就显露出来了?再往后先要加人口,不就有方了?”

“这门道是只给八旗的老爷,还是他们那些包衣的也有份?”有人琢磨着。

“想什么呢~那是为了增加老爷们的人口,和泥腿子有什么相干?咱们能遇上的那些包衣,又有几个够得上老爷?多半就是给人使唤的奴才!这样的人死不死活不活的,上头哪里在意?”

这人的想法显然是不被人认可,立刻就有人反驳了,想巴上好亲戚?哪那么容易!就是都住在外城,这成色可不一样!

叫人想不到的是,这还真的有关了。

康熙先叫来亲信和宗室,看了内城统计的部分数据,他自从得了这表,就真心的想着推迟婚龄了,原本那些后世的说法虚无缥缈,并不是很有冲击,但是现在亲眼看着手底下做的统计,他才真切的意识到人口的损失。

表上清楚明白的显示了数据,十三十四岁母子俱亡的概率竟然过半,十五岁也并不怎么乐观,数字到了十七岁才好看了些。

殿中的臣子和宗室们看了也是面面相觑,原来生育上死亡的女人竟然这样多,这数字也太骇人了些。

“都看出什么了?”康熙问。

“这数可是真的?”福全急道。

他本身就是个求子的困难户,好不容易生几个出来又养不下,就现在看着膝下硕果仅存的儿子都胆战心惊,这方面就连王妃也不甚管他,一个又一个的妾抬进来,却始终在担忧孩子养不下。

今日看了这样的数据,他瞬间就联想到他孩子的早夭,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这样一想他哪能不急?

“这就是近来内城里得来的,不过是整合各方报上来的数字,统合在这张表上。”只要统计不作假,这就是真的。

“那照这么说,最好是女子十七以后再生孩子了?”福全就等皇帝点头了,恨不得回家立刻抬几个年纪大些的妾进来。

“但从女子论的确如此,男子的年岁是否也对孩子有影响,目前尚且不知。”康熙看了一眼兄弟,虽然不地道,但是这问题真不能都怪女人。

“皇上可是要再查男子?”索额图站出来问道。

康熙否认,“此事不急,男子与生子没有直接联系,恐怕难以的出结论,这数字你们也看了,其中利害自然清楚,今日叫你们来,也是为了论一个合适的女子婚龄。”

这样的事情不好直接放到朝堂讨论。

在场之人心中了然,有些人总是能找出不同角度来反对,今天这是来通个气。

他们倒是没什么意见,子嗣是大事,女人结婚早两年但是孩子难活,和晚两年但是孩子活下来的概率大,谁都能算这个账,他们满人姑奶奶也是金贵的,嫁出去不是为了早早因为生育折进去的。

“如今十三四成婚的不在少数,我看着限制不如就提到十六岁,早生子也到了十七岁,是较为稳妥的年纪。”

“我看不妥!十六岁成婚,也是能十六岁生子的,早一年就是早一年,不能算到十七上去!”

“那你说多少岁?难不成提到十七岁,那孩子生下来也要十八了!你等着儿子十九二十了再抱孙子?”

“怎么就十九二十?也不是非得年长的男人配小女儿,完全可以叫你成丁的儿子娶个十七的媳妇啊!”

几人吵吵嚷嚷的,仍然有些不同的意见,康熙在一边静静的听了,已经有了决断,这年龄提到十六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但十七更为稳妥,还是把这表格的数据散出去,叫人知道女儿留得越久才是越疼女儿,那些要脸面的自然会和亲家商议着晚些嫁女。

只是,国事上勉强解决了,这里还有一个家事的问题,之前佟格格说公主们出嫁都不早,但早亡的多,这又是为何?真是因为格格们拘在宫里身体不好么?还是另有原因?

第17章 女性话题

很快佟珍瑶收到了问题,她倒没觉得疑惑,即使到了现代,生育上的风险仍然是不小的,何况这个医疗水平落后的时候,各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公主死亡,但是医疗的进步,仍然是降低育龄女性死亡率的重要方向。

所以她准备把医学方面合一起说一说。

首先就是——

“天花!”佟珍瑶深吸一口气,在纸上写下论天花的治理。

这也是一个很常用的方向了,穿越前无数的小说都会开出这个外挂震惊世人,她不知道康熙震不震惊,但是为了小命她选择说出来,虽然说她十岁了,可是这个身体还真就没感染过,它没有抗体啊!

因此牛痘是必须给弄出来的,为了效率,她还会尽可能详细的解释牛痘,力求前去寻找的人能直奔主题,顺利带回牛痘,并且对病牛进行圈养,保证试验后有充足的材料可以给宫里的人种痘,让她也蹭一把。

解决了天花,接下来就是更系统性的问题,这里指卫生习惯,以她的常识,保持个人清洁卫生是基本要求,但是在这里,这也是一个颇为奢侈的要求,她在夏天每天要水擦洗身体就已经很让小宫女们嘀咕了,要不是她有个皇贵妃姐姐,这些人说不准就直接撂挑子了。

而细菌,本身就很容易导致感染引发疾病,减少细菌的滋生绝对是减少疾病最简单的办法,只需要保持清洁就足够了,这样简单可行的方式必须得推广推广。

再往后就是长期的东西,医学也是要进步和发展的,结合上一步,其实可以考虑弄个显微镜,让中式大夫们被冲击,激起他们探究医学的心。

到这里佟珍瑶的笔顿了顿。

“不行,不够。”

只有医学的进步,没有观念的进步是不行的,要想让公主出嫁后的死亡率下降,最好还是培养女医,才能方便公主看病,这一条也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公主皇后,在生产上的遭遇也和平民妇女没什么两样,不能够引入更科学的接生办法,这方面的风险就不会下降。

因此佟珍瑶添上了这一条建议,然后附带了医院的构想,医学研究总是要落地的,新研究出的东西可不可靠,还得看能不能治好病人,所以医院这个实践场所也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