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主神想谈个恋爱(152)

马夫人虽然身为太守夫人,但也不可能随意打听到祝家内宅发生的隐私。

所以她对马文才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感到好奇不已。若非对祝英台特别关注,又岂会特别去调查?

马文才淡定的答道:“因为那位祝家小姐的心上人与我是同窗,老师也对他另眼相看,所以我听说他上祝家提亲却被赶出来,就顺手查了查。”

他说的这话全是事实,唯一区别只是隐瞒了祝英台也是他同窗而已。

马夫人丝毫没有怀疑,倒是隐隐有点遗憾,不过好在是打消了为马文才上祝家提亲的念头。毕竟那祝家女再怎么好也不能让自家儿子娶个心放在儿子同窗身上的女子回家,否则不光儿子帽子可能变绿,同窗情谊也要坏了,还容易在老师那里留下横刀夺爱的坏印象。

<<<<<<<<<<<<<<<

马文才将马夫人应付走后,自己回到房间里,额头上沁出冷汗来,心绞痛得越发明显了,但却又不是普通的心绞痛,而是那种冥冥之中仿佛有个声音在催促自己一定要得到祝英台……

马文才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和前世记忆一起留下的执念,这份执念之深,这些年他早已领教过,同时也与这份执念斗争了这么多年。

他素来自傲,哪怕前世的马文才也是马文才,但他依旧坚持前世今生不能混为一谈,谁也不能逼他做什么,哪怕是前世的自己!

所以马文才在太守府停留了一段时间,就打算重新回军队里去了。

在他动身前两日,忽然管家来告诉他,有个自称是他同窗名为梁山伯的人来拜访他!

这让他很意外,但他还是同意见了梁山伯。

马文才看到面容憔悴身形消瘦的梁山伯时,都有点不太敢信这是曾经书院里那个在憨厚阳光笑容下一身傲骨的梁山伯。

看来离开万松书院的这些日子里,梁山伯过得很不好。不过马文才也没有戳人伤疤的意思,于是什么也没问。

但梁山伯见了马文才后顿时大礼一拜:“文才兄,在下恳求文才兄帮我一把!”

马文才惊道:“这是何意?处仁你有话直说,何必行此大礼?”他连忙将梁山伯扶起来。

梁山伯苦笑着道:“不瞒你说,我请求山长举荐我为官,朝廷命我为鄞县县令。但我麾下县丞与当地豪强勾结,衙役又都为当地人,我在鄞县县衙里就是座泥塑木雕,想要为百姓做点实事都做不了……”

马文才听了,对梁山伯的遭遇毫不为奇。

像鄞县这种情况各地都是如此,即使有县丞县令不愿与当地豪强勾结的也没用,当地的豪强家族会把官府给架空的。

这也是马文才为何认为马家应该暗中尽快积蓄力量了,因为朝廷官府的威望早已下降至皇命不下县的地步,这就很可怕了。

若是世家子弟还有背后家族作为依靠,当地豪强不敢太放肆,但梁山伯只是个搭上关系被举荐的寒门子弟,那些豪强家族肯定是暗中拉拢不成就选择架空了。

若是等形势更严峻些,就不是架空县令了,而是暗杀县令推自己人上位了。

只不过这些话,马文才没好与梁山伯直说,毕竟朝廷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也是世家把持朝政又自身堕落腐朽导致的,他同样身为世家子,倒是不好说出口。

想来梁山伯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否则也不会来贸阝城太守府求他了。

马文才想了想,自己内心那份执念与梁山伯和祝英台有关,虽然执念是要得到祝英台,但他发现这份执念没什么判定能力,所以他只要接近梁山伯或祝英台中的一人,就能缓解那份心绞痛。如此倒也不妨试试……

马文才对梁山伯道:“处仁,你我交情匪浅,我自然不好袖手旁观,只是插手一县内部政事实乃军中大忌,倒不如处仁你来我军中做个军师如何?”

他想把祝英台带在身边肯定不行,那么不如把梁山伯带在身边,不仅能缓解执念带来的心绞痛,还能让梁山伯与祝英台分隔两地。

或许也是执念影响,马文才虽然不肯遂执念所愿去娶祝英台,但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也是充满了烧烧烧的冲动。

梁山伯面露踌躇之色,他好不容易才得了鄞县县令的官职,若是这么快就辞官去做什么军师,岂不是辜负山长的一片心意?而且他内心也觉得混迹军中还不如做个无实权的县令呢!

马文才看梁山伯这脸色,见他迟迟不肯表态,便道:“你若是不愿也无妨,待你何时想要来军中了,只管往太守府递个信。”

梁山伯有点尴尬的道:“文才兄,我,我只是……”

马文才笑眯眯的道:“不必介怀,也是我如今为武官,有各种忌讳,不方便帮你插手政事,倒是劳你白跑一趟。”

梁山伯内心未尝没有觉得马文才是不愿帮他,但听了马文才这话,也不好意思再要求马文才帮他打压鄞县豪强。毕竟马家如今可以说是靠向武官体系,确实不好插手文官政事,容易引起忌惮。

梁山伯对马文才告辞道:“今日多谢文才兄了,鄞县中还有事要我处理,就不多留了,告辞!”

作者有话要说:梁山伯,字处仁。

倒数第二章,还剩最后一章完结。

☆、06-10

第130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世家腐朽堕落,导致天下大乱, 各地起义军层出不穷。终于在司马氏皇室形同虚设后, 马文才率领着自己名下的军队以及马家私军揭竿而起, 正式打起了起义大军的旗帜。

马文才虽然深知世家对天下的毒害, 但如今这个时候他还是继续拉拢世家,因为在这个底层百姓毫无晋升通道,寒门子弟依附于世家的时代,若是不拉拢世家,他所谓的起义大军纯属笑话。

所以马文才目前对世家的态度是拉一批打一批,因为他也是出身世家,所以支持他的世家还是不少的。

东晋皇室会沦为吉祥物, 就是因为皇权不集中, 对各地掌控弱, 导致当地世家把持权力,后面甚至到了皇权不下郡的地步。

因此马文才在打天下的时候就有意识的想办法将世家从他们世代扎根的地区举家搬迁到其他地区。这种方法实施得并不是很顺利,因为一个世家占据一块地盘,他们搬迁就等于放弃自己地盘上的根基去其他地方重新开始, 受到的阻碍自然很大。于是他改而想办法取代世家抱团的情况。

马文才想到了万松书院, 若是让师生同窗情谊取代家族抱团这种狭隘的关系如何?

万松书院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世家子弟,便是曾经马文才也希望能去万松书院扩展人脉,不就是因为师生同窗这种人脉关系远比族人关系要广泛得多?

同窗遍天下,即使他远在外地为官,也能就近寻求同窗的帮助,而家族却是长鞭莫及。这种情况下, 该选择师生同窗关系还是选择家族关系,明白人自然清楚。

越发觉得这个想法可行的马文才开始大力扶持万松书院,以回报老师和学院的名义,让万松书院成为他的官方认定书院,甚至还时不时的亲自去书院提拔几个能力不错的学子加以重用。

而在他马文才面前,师生同窗之间互相提拔帮助远比同族之间提拔互助更容易,渐渐的潜移默化,他麾下世家子弟就朝万松书院蜂拥而去。

而山长也在马文才这个弟子的暗示下,不光收世家子弟,连寒门子弟也大肆招收,并且在学院里对他们一视同仁。

马文才从书院里提拔几个寒门子弟后,那些有才华有眼光的寒门子弟意识到他想要重用出身寒门的读书人,看到出路的寒门子弟也没人愿意再做世家子的附庸了。

这些行为都是马文才在潜移默化中做到的,等那些世家反应过来,寒门子弟已经在马文才麾下颇成气候,打压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