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50)

戚博翰有些失望地看了陶笉然一眼,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那我可以亲你一下吗?”

“不可以!”陶笉然恶狠狠地瞪了戚博翰一眼,然后十分心虚地逃跑了。

戚博翰完成日常一撩的任务,一整天心情都十分愉悦。而陶笉然则是在那间十分庸俗的书房里扎了根,跟那堆初一教材奋战!

……

凌州因有一条贯穿整个州的凌江而得名,凌州人民对这条江即爱又恨。因为整个州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有八成取自于凌江,可以这条江是凌州的母亲河。

但在凌州的上游,靠近岳州的方向,有一条来自岳州的宝浪河的汇入。又在凌江下游,有来自海州的两大干流的大汇合。这两个地点,是洪涝多发的源头。因为宝浪河的水流量不是很大,所以凌江下游,才是洪涝的重灾区。这次的水利工程,重点工程就在一个名叫临海县的地方。

如今七月过半,凌州已经许久没有下过雨了,曾经遭受了洪涝的土地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干燥度。在临海县的三大干流汇合处附近,有一片绵延数公里的临时棚屋,两万多名灾民正在兴建一个大工程。

这个后世被称为临海渠的著名水利工程,目前连个雏形都还没看到。而在这个临海渠修建完后,持续了六百多年繁华的临海县,此时还是个寸草不生的灾区。

这天是个十分平常的日子,临海渠的修建才刚开始五日,午间吃饭休息的时候,围在一起的壮汉们突然有了新的谈资:“俺今天做工的时候,听工头说,官府的钱粮只够让咱吃到下个月了。”

“啊!这可怎么办啊!”当场不少人慌了神。洪灾把他们辛辛苦苦种了大半年的庄稼全都给毁了,就算现在回去种田,下个月也不可能有任何收获啊!

“这个俺也听说了,不过工头说贤亲王已经想到办法了,让咱们不用慌!”

闻言,骚乱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忙问道:“什么办法啊?”

“贤亲王已经写了折子,恳求皇帝允许他把御赐的那些宝贝给卖掉,换钱粮来给咱发工资呢!皇帝爱民如子,肯定会答应的,放心吧!”

“哎呀,贤亲王可真是个好人啊!”

“是啊,皇帝赐的宝贝都肯为了咱卖了,咱可是摊上了个明主啊!”

“可不是嘛。要是当年那次洪灾贤亲王也在就好了,俺娘就不会……”

“哎,兄弟,别难过,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众人纷纷安慰那掩面哭泣的汉子,心中都十分认同刚才说的话。他们是攒了八辈子的好运,才得了这么好的一个明主啊!等日后回家了,一定要给贤亲王供个长生牌位,求菩萨保佑贤亲王能长命百岁,让贤亲王能护佑他们再久一点!

当皇帝收到王灵均递上来的折子时,还同时得知不仅宁安地区,瑞朝整个东南部的百姓都知道了贤亲王的贤明之后,气得当场打翻了茶杯!

“这小子竟敢这般耍弄朕!”皇帝气得在御书房左右踱步,“看来以前种种都是装的!朕这是放虎归山啊!”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啊。”旁边的大太监劝道。

“哼!龙体,朕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屁股下的龙椅都要不保了!”皇帝咬碎了一口银牙,却奈何不了戚博翰。

宁安一向贫瘠,税收不高还经常洪涝,对于瑞朝来说就是个鸡肋,所以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把手伸到宁安去,皇帝对宁安的掌控度更是为零。把宁安封给戚博翰,就是为了恶心他,同时也避免戚博翰搞到钱拥兵自重。可谁也没想到,不过是一时大意,竟让戚博翰钻到了这大一个空当!

皇帝不高兴,底下自然有无数臣子为他排忧解难。第二天早朝,朝堂之上就因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

甲大臣说:这个折子一定不能批!御赐之物怎么能拿去卖?这是对皇家威严的挑衅!

乙大臣说:这个折子一定要批,如果不批,那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皇帝要对自己的子民置之不顾了!

随后,满屋子的朝中要员纷纷站了队,就这两个观点引经据典,展开了一场有理有据的辩论会。

皇帝本来就存着一口怒气,底下的人吵吵闹闹却一点建设性的意见都没有,气得想拔刀砍人。

这时太子站了出来,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地侃侃而谈:“皇上,臣认为这折子不能不批。御赐之物流落民间,损伤的不过是皇家的颜面,但若让百姓误以为皇上对子民置之不顾,损失的将是皇家的威严!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这折子一定要批。但具体御赐之物该如何卖,臣认为,可派人前去辅助贤亲王。”

潜台词就是要派人去捣乱了,最好把这见鬼的买卖给搅黄了!

太子此言一出,朝堂上哪个不是老狐狸,一下子就就反应过来了。□□们纷纷附和:“太子此言有理。”

二皇子一派虽然极力反对,但也没能说出个靠谱的理由来。关键是太子这提议十分符合皇帝的心意,就算有理有据的反对也没用啊!

皇帝看着底下意气风发的大儿子,面上表情沉稳得让人看不出他的情绪,开口道:“老大说得不错。你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太子闻言,自信一笑,然后朝皇帝单膝跪下,朗声道:“臣愿意为皇上分忧!”

“好!”皇帝欣慰地点点头,“那老大你就亲自跑一趟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佬老女人爱读书扔了1个地雷

感谢大佬秦心白羽扔了1个地雷

感谢大佬梓瞳扔了1个地雷

感谢大佬金花婆婆扔了1个地雷

感谢小天使读者“嘿嘿大坏坏”,灌溉营养液+1

感谢小天使读者“香雪翰墨”,灌溉营养液+5

ヾ(●??`●)?哇~这两天肝稿子肝到手指疼,终于把加更肝出来了~!明天早上八点记得来看哟~~~

(* ̄3 ̄)╭??小花花砸你们

第37章 037

远在京城发生的事情, 宁安这边没那么快收到消息,倒是灾民中可以上学的适龄儿童已经统计出来了, 陶笉然在自己的书房接见了负责这件事情的小吏。

这个小吏不是戚博翰带过来的人,只是从岳州府原有的体制中提拔上来的。能被戚博翰提拔, 这人自然也是有过人之处。

陶笉然只吩咐让他统计适龄儿童有多少人, 他交上来的统计数据却不仅是个数字。他将这些儿童先分成了两大类, 一类是在洪灾中失去亲人的孤儿, 一类是家中尚有亲人的普通灾民。

然后又分出没有上过私塾的, 和上过私塾的两群人。其中上过私塾的人中, 又划分了三个层次,根据知识量的不同,清晰地把人地区分了开来。

这份报告对于将来学校分班和分级,非常有帮助。

陶笉然看着这份报告,心中对这名小吏格外满意。但看了一会儿,发觉有些不对劲:“不是说目前灾民安置区孩童大约有五千人么?除去五岁以下的,至少也有三四千吧?怎么你这里才统计了两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