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287)

就连那些一直盯着陶府的权贵,也是婚礼当天才知道,原来陶笉然的妹子要嫁人了!不由得纷纷捶胸顿足,气恼自己错失了一个搞好交情的大好时机!

而喜堂内,陶小妹按照程序,拜堂成亲之后,陶小妹便送回了婚房。但是没等多久,陶小妹便换了一声便于行动的喜服,出来跟田达一起敬酒。

这一做法虽然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却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在场的都是行之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那些老顽固的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的代名词。所以对陶小妹的这一做法,他们不仅没有反对,更是大声叫好。

而陶小妹请来的宾客也大都是女同学,这些女同学也没有被请到内院单独坐,而是在跟男同学隔了有一点点距离的地方,摆了一桌,也没有用屏风隔开,大家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在大堂吃起酒来。

这次来参加喜宴女同学们,在行知中学可是极为罕见,除了陶小妹之外,仅有的几个都是跟着陶小妹一起来京城的报刊团员,平时他们都跟陶小妹一起行动,在学校里面很难见到她们的身影。

如今这群女同学就坐在隔壁,这让男同学们新奇不已,想要打量,但又怕自己太过孟浪,把同学给吓到,脸上的表情可是极为有趣。看着陶笉然都不由得笑了出声。

今晚的婚礼戚博翰并没有参加,毕竟现场人多,而且这些学生将来很有可能是要入仕的,戚博翰在他们面前还是要保持一下帝王的高冷。

所以主桌上就只有陶启然、陶禧然、田大叔以及田达的两位哥哥,还有王婉凝。

田达的几个嫂嫂都在后院带孩子,以及帮忙准备喜宴

跟这些不能露面见客的嫂嫂们相比,陶小妹的特殊之处,从嫁过来的这一天起就已经显露无疑了。

对于这种场面,田大叔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还是十分拘谨的。他们做了一辈子的泥腿子,哪里见过这么多的文化人,而且进得了行知中学的,大多身上都有秀才的功名!

这么多的秀才老爷齐聚一堂,可把这一家人给吓坏了!

陶笉然见状,笑道:“别紧张,把他们当成田达的朋友就可以了。”

“哎。”田大叔拘谨的应了一声,却丝毫没有放开。特别是同桌的还有一个没成亲的女人,这样他们做什么都感觉浑身不对劲。

幸好,王婉凝如今也是事务繁忙,给田达跟陶小妹献上祝福之后,很快便离开了。

热热闹闹的婚礼一直持续到宵禁开始之前。众人陆续散去,陶笉然也专门派了两名影卫,送女同学们回去。

没有了外人,田大叔和两个儿子终于放松下来,田达和陶小妹也换上了一身更家常的衣服,过来给长辈敬茶。

原本敬茶应该是在第二天早上的,但是陶笉然今晚就要离开的,所以田达便擅自决定,就趁着陶笉然也在,一起敬了茶吧。

陶小妹见田达处处念着自己,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甜蜜起来。

陶笉然得知原委,对田达高看了一眼,心中的膈应减轻了不少。但是,敲打敲打还是必不可少的。

陶笉然喝完田达敬的茶之后,严肃道:“今日,我便将小妹交给你了。他日,如果让我知道小妹在你这里受了什么委屈,我一定不会轻饶了你!”

“老师……大哥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小妹受到委屈的!”田达也十分郑重的承诺道。

而一旁的小妹,听到大哥时时刻刻想的还是自己,说好不流泪的,可是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陶笉然见状,也不敢再煽情了。转而轻挑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春宵一刻值千金,你们快去吧。我禧然也先回去了。”

陶笉然一句话,把两个新人都给弄了个大红脸。

陶小妹的婚礼结束之后,铺天盖地的就是帝后大婚的热门流行词了。

戚博翰登基的时候,瑞朝国库亏空,连登基大典都是十分简陋。平时也时常跟大臣们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更是带头把宫中大部分的宫女太监都遣散出宫了,而自己的日常三餐都被简化了不少,可以说是史上难得的清廉皇帝。

而今,他跟陶笉然的婚礼,戚博翰却不肯听从陶笉然的意见,一意孤行地要办一场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

所以准备时间虽然仓促,但是这场婚礼的规格,却丝毫不逊色于以往的皇帝娶妻,反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陶笉然阻止无能,无奈只能随他去了。不仅如此,宠夫成狂的某人,还特地从自己的小私库中,拨了不少款项去助纣为虐。

如今玻璃的生意已经逐渐稳定,每个月都能给陶笉然带来一千两左右的利润。而玻璃,也成为了跟玉石金银一样常见的奢侈品。

而在过年期间,风靡一时的香皂,如今也有了稳定的产出。为了省事,陶笉然也将肥皂一并交给了谢家来打理。

肥皂作为日用品,价格势必不会很高,如今正是兴起的时候,所以一个月也能给陶笉然带来一千两左右的利润。

等以后肥皂厂的生产力扩大之后,还能在打开中层阶级的市场,到时候一个肥皂厂的利润,能比玻璃还要高!

而纺织厂那边,却因为不是独市生意,如今在京城中,除了那天蚕丝的生意之外,其他都不温不火,虽然也能给陶笉然带来一定的利润,却没有其他两家那么高了。

不过陶笉然也不着急,他办这个纺织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女工们带来更多的生存空间,也不是打算靠这个来谋取利润的。所以如今纺织厂能自给自足,还能带来一点利润,陶笉然已经很满足了

第220章

至于千里香饭店, 主要目的是带动沂州的经济发展, 所以在前期, 所有的利润都要用来投资接下来的环节,所以暂时不会有分红到陶笉然手中。

另外还有民生日报这份不算是商业的产业。

如今民生每一期的报纸都十分畅销, 不仅再也不用陶笉然每个月倒贴款项给他们发展了, 还能匀出一笔钱来举办那个辩论赛,可想而知发展势头也是不错的。

陶笉然算了算自己的资产,直接把自己小金库里九成的钱都给了戚博翰, 足够支撑这场旷世婚礼的一大半费用了!这么一想,陶笉然瞬间有了一种自己包养戚博翰的爽感的。

而余下的钱, 陶笉然也不打算再让他们闲着了。

如今瑞朝各地的行知小学,管理都较为零散。虽然教师都是从宁安的行知学院里面培训出来的, 但是实际上, 他们也仅仅是根据宁安那边的规章制度,复制粘贴一套过去而已。

加上如今通讯不方便,当宁安的行知小学已经做出革新的时候,别的地方却是调度不过来,仍旧遵循旧的那一套。这样下去, 那些零散的行知小学, 迟早也会变成跟其他私塾相差无几的学堂而已。

所以陶笉然打算成立一个行知学院行政处, 负责统管瑞朝的行知学院,特别是各地的行知小学。务必要做到每一个行知学院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新的政策,都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