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军嫂萌娃兵哥哥(83)

有个做老师的儿媳,那是多让人骄傲的一件事。

唐母这次特别有远见,她不止想让苏梨答应,还想到了以后。

“你要是能一直教书拿工资,就算只是代课,那也是拿着国家的钱过日子,多体面,可比天天下地干活强百倍啊!”

这事对唐母来说,犹如天上掉馅饼啊。

她想到以后的美好,手一挥竟然道。

“比起这件事,两头牛算什么,你就别管两头牛了,这事我来解决,做体面的老师要紧!”

儿子汤圆是军人,儿媳是老师,一家子有出息体面,别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好事啊!

苏梨终于开口,“我知道了。”

总体来说,代课这事,利大于弊。

苏梨直接就去找了校长。

“校长,如果我去代课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提个小请求?”

校长很意外,“什么请求?”

苏梨回道,“就是让小陌跟着我去学校上课,他的年纪还不到,也不是正式入学,就是让他跟着学习学习。”

校长对这个要求有些意外,他沉吟了一下,“可以是可以,只不过得保证他不影响课堂。”

苏梨立刻回道。

“您放心,这个绝对不会的,他要是影响了,不用您说,我自己就不会让他去了。”

校长也是知道小唐陌的,知道他是个乖巧的孩子,所以点头,“那没问题。”

“谢谢校长。”苏梨代课的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对此,校长也很高兴。

“好,很好,苏梨啊,我很看好你,你好好努力,争取以后。”

间接意思和唐母的差不多,就是让她争取以后长留。

就算只是空头支票,校长也给了苏梨。

苏梨笑了笑,没说自己对这个‘争取’并不感兴趣。

苏梨代课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离三月开学还有几天,苏梨去了小学两次,拿到了一年级课本,一本语文一本数学。

没错,苏梨教一年级,做班主任,同时教数学语文。

也就是说…一年级被苏梨包圆了。

苏梨的性子就是不做就不做,做了就要做好,答应了要教书,她自然要尽心尽责好好教。

拿到课本,她就开始备课了。

然后还去最后放了一天牛,苏梨答应做代课老师后,唐母还真把牛的问题给解决了。

她把牛借给人家去养了。

“…我那老姐妹身子骨还可以,能放得动牛,我和她说好了,家里的牛借给她样,给她养圈。”

唐母说这些话时,眼底还有丝不舍。

农村里养牛,除了犁地外,大部分是为了农家肥。

猪圈羊圈牛圈很珍贵,因为每个圈都是农家肥,有了农家肥,地里的庄稼也长得好。

养得起猪牛羊的人家,日子越过越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村里人养不起牛羊的,看见牛粪马粪就捡回去自家地里,就是这原因。

唐母那老姐妹,挺乐意借唐家的牛去养圈养农家肥的。

苏梨对唐母这做法没意见,她开学前最后一天还去放牛,也是希望能遇到邬生,将手表还了。

苏梨将牛赶到山上,到了老地方。

放牛的山头虽然大,不过苏梨长待的地方是固定的。

来到这固定驻扎地,一开始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过了一会,终于注意到了异样。

之前邬生搬来给她做过书桌的大石头…又回到老地方了。

“邬生来过了?”苏梨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毕竟力气太大没地用来搬石头的人…也只有邬生。

苏梨想着四下瞅了瞅,看了一圈,没找到人,山里安安静静的,除了两头牛就是她了。

邬生不出现,苏梨找不到了他没办法。

苏梨就边复习边等邬生。

等太阳西落,苏梨都要回去了,邬生也没出现。

“看来是已经回去了…”苏梨想着躺平爽爽的伸了两个懒腰。

滚了两圈,苏梨坐起身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这一收拾,苏梨忽然发现脚下有些异常。

她刚才脚蹬了两下,竟然蹬出了纸出来了!

苏梨拿起埋在土里的纸,看了一眼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叠成手心大小方块的的纸上,画着圆圆的黑黑的一坨,旁边用小箭头标注。

“我的头顶。”

所谓的邬生的头顶下面,写着一行字。

“满足你的愿望,我从地底下钻出来了!”

“噗…哈哈哈……”

苏梨看着笑得不行了。

两辈子了,苏梨都没遇到过像邬生这样逗的人,也都没这么开怀的大笑过,笑得她眼泪都要笑出来了。

好不容易止了笑,苏梨打开了纸张。

“噔噔瞪…邬土地公公驾到!”

不知是不是怕被人看到,信上没有称谓,直接写了几句话。

“如果你能看到这信……我必须伸出个大拇指。”

“不过我觉得你能看到的可能性不大,为了防止我费半天劲白写,我就少说两句。”

“第一句:我走了,你再也找不到我还报酬了,哈哈哈…”

“第二句:再见。”

这是邬生留下的道别信。

“这世上怎么还有这样逗人的小伙子呢…”苏梨看着信忍不住感慨。

感慨着苏梨将信折了起来,这一折,苏梨又噗嗤一声笑了。

信的另一面上,画着简陋的地图,地图上书“藏宝图”。

左侧写着一行字,“得此图者得天下!”

“噗…藏宝图…噗…”

苏梨笑得直接坐倒在地,“还得此图者得天下,又不是屠龙刀!”

她真的没见过这样奇思妙想的人。

苏梨这一天回去,路上笑了一路。

可惜到唐家后,苏梨的笑变成了冷笑。

第103章 洗白

苏梨一回到家,唐母就和苏梨说了个事,说秦珊珊回来了。

苏梨挑眉,“她还有脸回来?”

答案是:有。

秦珊珊就是有脸回来,人家不止回来了,还带着自己真正的靠山大包小包提着大摇大摆回来了。

秦珊珊能成为村里唯一能上高中的小姑娘,靠的并不是秦家李婶。

她能上学,是因为她的舅舅,她学费她的吃住都是舅舅包了的。

秦珊珊的舅舅舅妈没有孩子,和秦家李婶说好了,以后秦珊珊给他们养老。

她舅舅是个医生,舅妈是护士,家里不缺钱,一直宠爱秦珊珊,当她是亲生孩子。

秦珊珊出事后就是去的舅舅家,舅舅家听到秦珊珊的遭遇也很是生气着急。

可生气归生气,还是得先把这事缓过气,挽回秦珊珊的名誉要紧。

他们想来想去,在加秦珊珊一起思考,最后终于想到了办法。

有句成语叫,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他们直接又聪明的用了这个办法。

舅舅为了珊珊,最后咬牙大放血了。

午后,苏梨去放牛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大包小包带着秦珊珊回到了杏花村。

他们回得大张旗鼓,一路宣传,先到小学门口,给学生赠送作业本铅笔橡皮擦。

免费的东西历来最受欢迎。

消息放出去后没一下,全村人都赶来了。

送完纸笔后,他们又开始义诊,免费给村里人看病,送药。

冬春交替季节,杏花村的人很多人都感冒了,一听免费治,一个个跑得飞快。

做医生做了几十年,秦珊珊舅舅也是有些门道的,便宜进了一些药,能给就给了。

除了看感冒的,他们还给老人,还给之前下雨受伤的村民看了断手断脚等外伤。

听到这好事,连唐母都有些意动,不过最后不知是没人扶着她去还是因为苏梨没去。

反正她和苏梨说时,还有点邀功希望苏梨夸奖她的意思。

“…全村的人都去了,除了我,本来大家也让我去的,我最后硬是没同意。”

除了这些,作为护士的舅母开始给村里女人看病——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