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754)+番外

姬亓玉是什么样性子的人,满京都的官员就没有不知道的。他这人在国家大事上特别的认真,如果让他知道温家的做派,自然不会轻饶,就算是温家自认为背后有信国公府撑腰,但是也绝对不会也不敢这样明晃晃的在姬亓玉的头上踩一脚。

可是他就这样踩了!

太矛盾了,那么温家依仗什么有这样的胆子?

敢不惧姬亓玉的怒火,直面挑战,温家凭的什么?

姬亓玉要收拾一个温家,正面出手,温家小辫子这样多,信国公护是护不住的,这一点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按照章程办事,温家绝对在姬亓玉手下走不了一个回合。

那么,温家敢这样做,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姬亓玉没机会打击他们!

可是姬亓玉只是送儿子求学,又不是不回京都,这件事情早晚会知道的,瞒也瞒不住!

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如何能让姬亓玉没机会打击他们?那就是让他再也回不到京都!

这个念头一出,所有想不通的关节全都通了。

温家为什么敢这样做?为什么明知道自己女儿谋害了她还敢这样登门?

为什么宫里头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出来,那定是德妃做了手脚。

赶在姬亓玉出京的时候对他们夫妻分别下手,只是没有预料到自己这边会突然察觉出来,然后将温侍妾揪了出来。可是自己这里躲过去了,姬亓玉那边呢?

徽瑜告诉自己冷静,姬亓玉走的时候身边带着护卫跟随从,就算是别人想要动手也不会轻易得手,因为带着孩子上路,所以姬亓玉想得很周到。何况同行的还有醇王跟董允诚,就算是信国公他们暗下毒手,也不敢一口气对两位王爷出手,还有定国公府的世子,这几个人一旦一起出事儿,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儿。

思来想去,还有个地方不明白,那就是几个人一起送孩子求学,自然是一起回来,这样同样是没机会下手。那么就只能制造机会,什么样的机会才能让姬亓玉离开群体呢?

那就是自己出事儿了!

若是寻常的小事儿,自己自然不会惊动姬亓玉的。就算是抓到府里有不安分的侍妾关起来也就是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让靖亲王府亲自送信给靖亲王呢?

只有靖亲王妃身上发生的事情无法轻易遮掩的时候!

所以对自己下手的人一直是不露痕迹,自己这么久都未察觉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当一种状态一直以来都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影响你,如同温水煮青蛙般你已经适应了,怎么会察觉不对呢?

可是外头的人不经常在你身边,冷眼旁观之下自然是回觉出有问题,所以董二夫人发现了不对,所以徽瑜一点都未怀疑这件事情的不对劲之处。还以为是董二夫人细致精心,其实却是敌人将这种状态保持到一种饱和的样子,就是为了让人发现的。

忽然;平静的水面被打破,整个王府都被惊吓到了,所以情急之下就会给姬亓玉送信,就连徽瑜自己都会觉得给姬亓玉送信是个正确的选择!

这样一来,靖亲王府的人亲自去送信,姬亓玉自然会有怀疑,理所当然的就会脱离大家先行赶回来……

一旦他落单,山阳多山地,路途险峻,半路上发生个意外又有什么奇怪的?

这样大的一个局,神不知鬼不觉的,居然将他们都算进去了,可她现在才明白过来。

心底里蔓延上来的冷意,让徽瑜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

手指紧紧地抓着软枕的一角,指节泛白露出青筋带着几许狰狞之色。

不要着急,不能着急,德妃跟信国公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温家这样的一个举动,而会推算到她们的计划。所以,如果自己推算的没错的话,自己这个时候应该是什么还不知道的,按照从京都到山阳的路程来算,姬亓玉出事到得到消息最快也还得有五六天的时间。

五六天的时间能做什么?

甚至于徽瑜现在给姬亓玉送信让他小心都晚了,压根就来不及!

那么她现在能做什么?

忽然之间,徽瑜发现,她除了祈求上天让姬亓玉一贯谨慎的心态起作用,不要因为着急担心自己落入敌人的圈套之外,根本就没有办法对远在路上的姬亓玉提供任何的帮助。

这样的想法简直是在凌迟人的心。

“我应该对姬亓玉有信心,他一贯谨慎,做事小心,应该会发现不对的。”徽瑜告诉自己,“信国公那边姬亓玉早有提防,这次出行带了这许多的人,想来也已经是提前估计到路上不太平才是……”

徽瑜不停地跟自己说话,让自己静下心来,现在不应该因为这件事情慌了手脚,最重要的事情是,应该想想自己在京都做些什么才好?

如果姬亓玉出了意外的消息传来,朝廷会有什么反应?皇上会有什么反应?那么后宫里正在审问的温吴接下来的处置会不会有变动?

肯定会有变动,姬亓玉一旦出事儿,所有事情都会朝着一个完全不能控制的方向而去。

告诉自己应该冷静,不能慌了手脚,但是徽瑜实在是无法抑制自己脑海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场面。她不能明知道自己就算是这个时候派人去找姬亓玉,完全不会有任何的作用情况下,还要费这个力气。

可是如果真的不去找他,她这辈子心理上的这道坎都过不去了。

理智跟情感的碰撞,从来都没有妥协的。

徽瑜没有办法,在自己想明白这一点的情况下,能压着自己翻滚的煎熬的心,不去派人寻找姬亓玉,给他送信。明知道完全没有作用,但是不这样做心里这道坎这辈子都卖不过去了。

徽瑜立刻修书给邢玉郎,这种时候也就只有刑玉郎身边的人能在最快的速度找到姬亓玉了。将大致情况讲了一遍,徽瑜还特意注明让前去之人带上山阳的舆图,如果去的晚了,如果姬亓玉真的没能发现躲过宁王一系的黑手,那么至少刑玉郎派去的人还能以最快的速度搜救。这种时候万万少不了舆图,对了还有伤药,最好带上一名大夫!

她若不是有孕,就恨不能自己亲自出京走这一趟。

信,以最快的速度,悄无声息的送到了刑玉郎的手上。当刑玉郎看完信之后,立刻焚烧掉了,点了自己的亲信带了几十个武功高强的士兵候命。他亲自展开山阳县的舆图,并将京都到山阳的路线细看一遍,精确计算了时间,指定了两条路线,让他们分头行动。一路送信,一路搜人,两手准备,互不落空。并且这随行的士兵中,各带了两名火铳手,并下了死命,如与敌人狭路相逢,不必留手!

北安侯将自己的印信交给属下,如遇突发情况,这印信可调动当地五百人马。这是当年皇帝给他保命用的,几十年了,第一次拿出来用,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调兵遣将,且不能惊动敌手,人不能多,且行踪也隐秘。亏得邢玉郎是从军出身,倒是专业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