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吃瓜贵妃的自我修养(581)+番外

宋云昭点头,有道理。

“太后与皇上母子之间的感情不是很深厚,太后无法从皇上这里得到作为太后的满足感,肯定就会从其他地方获取。别人会顾及陛下的想法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固恩候府不会。他们只能紧紧地巴住太后娘娘,才能在京城有一席之地。”

“所以我娘说啊,太后扶持固恩候府,其实就是在跟皇上较劲。”

宋云昭:……

听舒妃这么一说,云昭觉得右相夫人言之有理。

太后未必就真的一心为了娘家,不过是利用娘家跟皇帝拉锯。

其实太后最爱的还是她自己,她就是想要自己的儿子捧着她,哄着她让她能享太后的风光。

但是封奕不愿意。

太后为了让皇帝让步,就只能扶持固恩候府。

偏偏固恩候府一个有出息的也没有,仰仗着太后往上爬。

别的拿不出手,就只能联姻了。

把娘家的侄女一个个塞进宫,只要皇帝喜欢上一个,生下一个皇子,太后岂不是就有了筹码?

所以,安疏桐不行,那就再换一个。

逻辑其实很简单。

宋云昭别看嘴上说的薄情,其实心里还是重情。

她跟蔡氏以及宋清菡当初闹得那么僵,后来也没故意为难她们,顶多跟她们划清界限。

她不觉得自己是好人,但是也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坏人。

但是显然固恩侯府也好,太后也好,他们做人的界限与她不一样。

所以云昭思考的角度不同,自然无法与太后的举动达成共鸣。

舒妃看着云昭一脸难以言喻的神色,哈哈大笑起来。

“安嫔我看着这一病应该是跟赵灵娥住进华阳宫有关系。”舒妃说起这件事情并不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有什么不对的。

宋云昭看着她,“当初你让赵灵娥住进华阳宫,我没有反对,这是咱们共同的决定。”

舒妃眉眼一弯,“安嫔这一病,咱们就能看出她跟太后离心了。若是还跟太后一颗心,赵灵娥住进华阳宫她只有高兴的份儿,怎么会病呢?”

“有道理。”宋云昭鼓掌。

“你说,我要不要拉拢安嫔?”舒妃迟疑地跟云昭商议,“太后总是做事如此任性,赵灵娥我看着也不简单,这俩人凑到一起,指不定给咱们惹多少麻烦,若是安嫔能跟咱们一颗心,那倒是件好事。”

宋云昭摇摇头,“安嫔这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咱们不要操之过急。如果她有投靠之意,肯定会想办法靠过来。若是她无此意,你主动拉拢她,说不定她反手就把你交给你了太后。”

舒妃:……

想想那种情况,也怪难受的。

“那就等等看吧。”舒妃也不急了,反正她稳得住。“不过人既然病了,我还是过去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瞅一瞅那赵美人。”

宋云昭这回没拦着,舒妃就开开心心地走了。

封赜没有回来用膳,跟着封奕在太极殿用,两父子如今同进同出,封奕背后的小尾巴朝臣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

封韫走得已经很利落了,就是这孩子不爱动,戳一下动一动,这性子也不知道像谁,与他哥哥截然相反。

他自己抱着几个鲁班锁能玩一整天,云昭在一旁看后宫账册,偶尔瞄他一眼,就见他静静地坐在那里,阳光落在他身上,就跟观音身边的童子一般。

自己生的就是帅!

安嫔这一病,没想到缠缠绵绵的小半月才好,云昭听冯云瑾说,赵美人倒是勤快得很,几次过去探望,只可惜安嫔并未见她。

宋云昭这小半月就发现赵灵娥并没有做别的事情,就是喜欢跟后宫的嫔妃串个门,说个话,一起逛个园子,这段日子下来,她在宫里的名声一下子就起来了。

润物细无声啊。

第513章 :万万没想到

明明已经入了春,但是夜里依旧寒凉,今年的花朝节更是只见花苞,少见盛放的花朵。

选秀过后,白日里倒是暖和了些,但是到了夜里凉意加身,要多加一件夹棉的衣裳。

宫里早已经落钥,宫外此时正热闹。

大理寺灯火通明,韩正春眉头心锁,一张严肃的脸上如履薄冰。

“消息是真的吗?”

“至少有七八成真。”

堂下一人站立,身上满是灰尘,千里迢迢连夜入京,身怀重要情报,不敢洗漱,直奔大理寺来。

韩正春面色紧绷,徒生寒意。

自打他进了大大理寺,刚正不阿,处事公正,虽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官声一向清正。

此次,奉陛下之命,暗中再查去年倒卖军粮一案,没想到又查出另一桩公案。

韩正春眉心的褶子能夹死蚊子,脸颊紧绷,灯光映照在脸上,忽明忽暗,显出几分狰狞来。

“你所言之事,季大人当初可知情?”

“回大人的话,属下一路往北暗查,守将与当地官员沆瀣一气,罗织党羽,欺上瞒下。所以去年凌云鹤的粮队才会被轻易扣押,去年陛下已经清查一遍只是大敌当前,御敌为重,故而并未一查到底,今年属下奉命继续深挖,才发现边城几处城池皆已牵涉其中。”

韩正春后背上的汗都要冒出来了,去年陛下做出决断,当时就处置了几位领头的官员,一是为了平息民怒,二是为了御敌。

但是时间紧迫,无法将所有的脉络全都查清楚,皇上因此一直憋着一口气,大胜回京之后,便命他私下里继续追查此案。

韩正春的手捏着手里的情报,指尖一下一下点过。

当初宋浡然与季云廷力保凌云鹤,不知道碍了多少人的眼,两人回京之后,在朝堂之上也是颇受阻挠,皇帝一直按压不动,可他心里明白,是在等他的消息。

火光摇曳,不时发出噼啪声。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这才开口问道:“证人带回来没有?安置在哪里?”

“证人属下悄悄带回京,就安置在属下的家中。”

事涉边城文武官员,他是丝毫不敢大意,就怕证人被人抢走,万一灭了口,他怎么跟大人交代?

边城的官员如此嚣张,必然有京城的官员为之作掩护。

上下牵连,互通讯息,官官相护,才会让他们在边城猖狂这么多年。

因为两国常有摩擦,每年拨往边城的军粮年年增加,哪知道这些粮食没能到将士们的口中,反倒是被人倒卖获利。

所有运往边城的粮食,都会经城关入城,只要一入城就会被边城管员知悉。

凌云鹤的粮食就是这样被扣押的。

若无官员互相勾连里应外合,上下串通,又怎么会盘踞成这么大的势力。

即便是皇帝亲征在边城,这些官员依旧敢暗中下手,不就是认为有人庇护,不会出事?

朝堂上的官员派系复杂,互相之间利益勾缠,因此大家多数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出大乱子,就不会深究。

人情世故,不外如此。

但是这一次皇上来了个回马枪,所有官员都以为皇上将边城的几位官员全都处置了,这事儿就了了,却不知道皇上会令他暗中调查取证。

上一篇:(快穿)她有毒 下一篇:嫡妻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