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阿波罗(130)+番外

陆压默默不语。

“为了迎接人族的皇者,”女娲叹息道:“龙族出动的,可是他们现今的老族长……”

由此可见其衰败。

陆压张了张口,最后也只是踟蹰道:“我什么时候可以去见大兄?”

“你现在就可以去,”女娲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在这宫中看了多久,我这道映照人间的法术便为你维持了多久,你不是一直便在等这一刻吗?”

“但是,”陆压难得的窘迫道:“我看大兄的样子,他根本就没有恢复他金乌时的记忆,万一我、我冲了下去,他却根本就不想见我呢?”

“所以你害怕了?”女娲淡声道:“也是,他现在无灾无劫,得享长生逍遥,只要人族不出问题,那么他便能够永远这般下去,而若你去找寻了他,也就相当于是将妖族的以往和责任,硬生生、血淋淋地在他面前揭开,可你又于心何忍?”

“所以,你倒宁愿他根本就不恢复记忆对不对?”女娲娘娘的声音虽然很轻,却如同洪钟大吕一般敲响在他心间,将他藏在最深处的隐秘思绪赤裸裸地揭露而出,陆压默认一般垂下眼帘。

“这就是你这么多年来思索出的结果?”女娲淡淡道,话语里既没有斥责和没有悲怜。

“不错!”陆压抬起头来,直视圣人。

“我倒是不知,从前任性自我的小十,现在已经能够如此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了。”女娲叹息道。

“不是别人,”陆压抿了抿唇:“是大兄。”

“可是,”女娲清冷的眸光落了下来,她没有评判他行为的对错,只是最为简单地问了一句:“你问过他了吗?”

天庭里,瑶池宫中,王母将折下的沾染着仙露的长茎花枝插入羊脂玉瓶中,她没有回头,只是在一番漫长的思索后,问询那日里向她汇报的女仙:“玉帝近日里似乎愈发焦躁起来了。”

紧接着,她又感叹道:“也对,他连圣人也敢怨愤,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

女仙不敢回话。

于是王母便转过身来,问她:“我今日里一直在思索,玉帝在昨晚来寻我,邀我和他一起,去向老爷求助……”

什么人能够让天庭的两位主宰称之为老爷?女仙将自己的存在感缩得更小一点,假装自己是旁边的一根漂亮柱子。

王母忧愁道:“这天庭也确实是太冷清了一些……”

她神系的开创,现在连个苗头都没有,姬轩辕刚刚结束了他人皇的任职,去往了火云洞,人族之中的修行者,还大部分都未有所建树。而若是玉帝的哭诉,能够让一些圣人子弟暂代天庭里的职务,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惊喜!

王母这么想着,面上便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来,她摸了摸手下柔软的花瓣,脚步有些轻快地离去。

而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极西之地,西方教派中,一位头挽双髻,身穿袍服,面黄微须的道人脚踏祥云,驾临八德池水边,他手持着神异的树枝,乃是他本体西方庚金菩提结合金、银、琉璃等七宝所化,被称之为“七宝妙树”,是此道人证道的法器,他轻缓踏来,赤足行走,最终停留在一座十二品的莲台前,他打了个稽,道:“师兄。”

接引道人自莲台之上睁开了眼,他面皮微黄,盘膝而坐,双眼将睁未睁,身上微微散发出毫光,他看向来人,轻轻叹息道:“师弟所来为何?”

西方教的另一位教主,也就是接引道人的师弟准提道人,他看了一眼接引莲台座下,并不以接引的态度为异,反倒是有些担忧地询问道:“师兄近来可好?”

“师弟不必为我忧虑。”接引轻笑道:“自从你我二人发下大宏愿成圣以来,镇压魔道的任务便是落到了我西方教的身上,但这也并不奇怪,毕竟是在我西方教境内,虽然此地贫瘠,但也是我二人的成道之所,为了西方生灵,遏制这本质混乱的魔道,也算是我分内之事。”

“只是,”准提皱起了眉,他似乎永远便是这般的疾苦之色:“我只是担心,和魔道接触过久,因果越结越深,我西方教众和将来的魔道,恐怕会渊源过重,佛和魔,诸多的信者,没有很大的毅力和觉悟,恐怕没办法将二者拆开……”

魔擅蛊惑,佛讲渡人,一旦看不清,便会堕入深渊。

接引也无法,他重新闭上了眼睛:“一切罪孽,到时尽归我身。”

准提看了他一会,只好重新开口询问道:“那不知这被镇压的魔道如今可有甚动静,而如今,师兄可有出手的余力,或者说,可有离去的可能?”

接引抬起头来,有些疑惑地看向自己的这位准提师弟。

“自我西方教成立以来,人员稀少,信者寥寥无几,”准提将手中的的树枝挥动,七彩的霞光掠过,二人面前便出现了教内的场景,准提默默地看了一会,叹息道:“西方教关诸于我等二人成圣宏愿,不得不将其发展壮大。”

接引默然片刻,歉意道:“辛苦师弟了。”

“不,”准提摇头道:“师兄才是劳苦功高的一位。”

“正因为有师兄在此镇压,所以天道有感,才会有我西方教日后兴起之日,”准提道:“魔道始终不能消弭,只能压制,这也是天地间阴阳平衡的至理,但一味压制,终会有道消魔长的一天,而那时,佛道应运而起,也是正理。”

接引正色道:“但那也少不得师弟多处奔波。”

他回忆了一番,仔细地思索了一会道:“近些年来,它也安分了不少,若师弟有什么想法,不妨尽情谋划。”

第110章 金乌太子(二十九)

三皇之后,便为五帝,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而后启生夏朝, 亡于桀, 成汤以天命玄鸟之名开新朝,谓之商,商历五百年,王位传于纣,纣王名子受,天资聪颖,才力过人, 倒曳九牛, 抚梁易柱, 有雄主之姿,为帝乙所喜。

奈何至此之时,商朝已经进入一种积重难返的境地,自商汤嫡长孙、商朝第四任王太甲潜出桐宫, 诛杀丞相伊尹以来, 商便经历了围绕着王位而来的“九世之乱”,盘庚之后,商朝贵族离心离德,行政军事难以施行,而后帝武乙蔑视仙神,“革囊盛血”以“射天”, 传至纣王之时,已是末途。

“一个朝代的衰亡,必然是因为种种因素致使,是诸多势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女娲将圣驾停留在云端,她的下方,是商都朝歌,纣王帝辛正率领着文武群臣于女娲宫中降香,她伸出纤长素白的手指,轻轻点着下方的商王道:“因果纠缠,殷商将亡于此后二十八年,非是帝辛,也会有他人,不论他如何想方设法地挽救,也抵不过五百年来所累积的种种弊难,非革故不足以鼎新,纣王虽有才能,但却并没有上古三皇那般改天换日的气魄,心有大志,无力回天,说得便是帝辛了。”

陆压正恭敬而安静地站立在女娲娘娘尊驾的后方,他聆听着圣人的教诲,若有所思一般地看向群臣最前方的商王。